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华专利>正文

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疼痛理疗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3827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熏蒸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疼痛理疗辅助装置,包括加热腔,加热腔上连接有熏蒸腔;所述熏蒸腔靠近加热腔的一端连接有底板,底板上均布有熏蒸孔;所述熏蒸腔另一端连接有布顶,布顶上设有一对放置口;所述熏蒸腔内设有与布顶相对应的内筒,内筒上均布有穿孔;所述底板上连接有多个导流筒,导流筒均匀设置于内筒和加热腔之间;所述底板上转动连接有主轴,主轴上设有与加热腔相配合的搅拌桨;所述底板上方固接有支撑板,主轴上还设有与支撑板相对应的按摩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理疗辅助设备熏蒸效果较差的问题。熏蒸效果较差的问题。熏蒸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疼痛理疗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熏蒸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疼痛理疗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药物熏蒸疗法是指用中药煮沸之后产生的蒸气薰蒸患者全身或局部,利用药性、水和蒸汽等刺激作用来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通常使用相应的熏蒸设备对患者进行熏蒸,但是现有的熏蒸设备在使用时,熏蒸腔内容易形成靠近加热腔的蒸汽温度高,熏蒸腔靠近出口的蒸汽温度低,造成熏蒸效果降低,影响熏蒸的效果;另外在进行熏蒸过程中,药液内的药粉发生沉淀,影响药液的利用率,降低熏蒸时蒸汽内药液比例,影响熏蒸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疼痛理疗辅助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理疗辅助设备熏蒸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疼痛理疗辅助装置,包括加热腔,加热腔上连接有熏蒸腔;所述熏蒸腔靠近加热腔的一端连接有底板,底板上均布有熏蒸孔;所述熏蒸腔另一端连接有布顶,布顶上设有一对放置口;所述熏蒸腔内设有与布顶相对应的内筒,内筒上均布有穿孔;所述底板上连接有多个导流筒,导流筒均匀设置于内筒和加热腔之间;所述底板上转动连接有主轴,主轴上设有与加热腔相配合的搅拌桨;所述底板上方固接有支撑板,主轴上还设有与支撑板相对应的按摩结构。
[0005]进一步地,所述熏蒸腔上固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入锥齿轮组;所述输入锥齿轮组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锥齿轮组,输出锥齿轮组的输出端与主轴相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按摩结构包括与主轴固接的曲柄,支撑板上滑动连接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上设有与曲柄相配合的驱动槽,曲柄上设有与驱动槽相配合的销轴。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均布有按摩柱,按摩柱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按摩板上均布有与按摩柱相配合的三角形结构的驱动块,驱动块设于相邻两列按摩柱之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还设有连接口,连接口设于相邻导流筒之间,导流筒上均布有出气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腔内设有隔板,搅拌桨设于隔板与底板之间;所述加热腔内还设有加热器,加热器上还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阀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内筒和熏蒸腔之间的区域对内筒区域内的蒸汽进行保温,防止热气散失,而且通过导流筒将热气导流至熏蒸腔顶端,热气通过穿孔进入内筒顶部,与底板上熏蒸孔遥相辉映,使内筒内上下热气的温度较为均匀,提高本申请的熏蒸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中搅拌结构和按摩结构的配合状态的第一轴测图;
[0016]图5为本技术中搅拌结构和按摩结构的配合状态的第二轴测图;
[0017]图中:1、电机,2、加热腔,3、排水管,4、熏蒸腔,5、布顶,6、放置口,7、底板,8、隔板,9、连接口,10、导流筒,11、出气口,12、内筒,13、支撑板,14、按摩柱,15、熏蒸孔,16、按摩板,17、搅拌桨,18、输出锥齿轮组,19、输入锥齿轮组,20、曲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疼痛理疗辅助装置,如图1

5所示,包括加热腔2,加热腔2上连接有熏蒸腔4;所述熏蒸腔4靠近加热腔2的一端连接有底板7,底板7上均布有熏蒸孔15;所述熏蒸腔4另一端连接有布顶5,布顶5上设有一对放置口6;使用者进行熏蒸时,可通过放置口6将双腿放置于熏蒸腔4内,加热腔2内的热气通过熏蒸孔15进入熏蒸腔4内对患者腿部进行熏蒸;所述熏蒸腔4内设有与布顶5相对应的内筒12,内筒12上均布有穿孔;所述底板7上连接有多个导流筒10,导流筒10均匀设置于内筒12和加热腔2之间;通过内筒12和熏蒸腔4之间的区域对内筒12区域内的蒸汽进行保温,防止热气散失,而且通过导流筒10将热气导流至熏蒸腔4顶端,热气通过穿孔进入内筒12顶部,与底板7上熏蒸孔15遥相辉映,使内筒12内上下热气的温度较为均匀,提高本申请的熏蒸效果。
[0019]所述底板7上转动连接有主轴,主轴上设有与加热腔2相配合的搅拌桨17;所述底板7上方固接有支撑板13,主轴上还设有与支撑板13相对应的按摩结构;通过搅拌桨17对药液进行搅拌,能够有效的防止药液内的药粉沉淀,提高药液的利用率;通过按摩结构对使用者脚部进行按摩,提高患者熏蒸治疗的效果。
[0020]进一步地,所述熏蒸腔4上固接有电机1,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入锥齿轮组19;所述输入锥齿轮组19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锥齿轮组18,输出锥齿轮组18的输出端与主轴相连接;所述输入锥齿轮组19和输出锥齿轮组18均包括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上啮合有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为输入端,从动锥齿轮为输出端;电机1通过输入锥齿轮组19、输出锥齿轮组18带动主轴转动。
[0021]进一步地,所述按摩结构包括与主轴固接的曲柄20,支撑板13上滑动连接有按摩板16;所述按摩板16上设有与曲柄20相配合的驱动槽,曲柄20上设有与驱动槽相配合的销轴;所述支撑板13上均布有按摩柱14,按摩柱14与支撑板13滑动连接;所述按摩板16上均布有与按摩柱14相配合的三角形结构的驱动块,驱动块设于相邻两列按摩柱14之间;按摩结构在使用时,主轴通过曲柄20、销轴与驱动槽相配合带动按摩板16往复运动,按摩板16通过驱动块带动按摩柱14向上运动,按摩柱14在脚部的作用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复位;通过按摩柱14对患者脚部进行按摩,活络患者脚部血液,促进患者脚部对药气的吸收,提高本申请的熏蒸效果。
[0022]进一步地,所述底板7上还设有连接口9,连接口9设于相邻导流筒10之间,导流筒10上均布有出气口11;通过连接口9将蒸汽引导至导流筒10靠近底板7的端部,连接口9与导
流筒10相配合能够持续的保证内筒12和熏蒸腔4之间温度的持续,提高本申请熏蒸的稳定性。
[0023]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腔2内设有隔板8,搅拌桨17设于隔板8与底板7之间;所述加热腔2内还设有加热器,加热器上还设有排水管3,排水管3上设有阀门;通过隔板8隔离搅拌桨17和加热器,提高本申请的稳定性。
[0024]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
[0025]本技术在使用时,将药液注入加热器内,加热器工作对加热腔2内的药液进行加热;通过放置口6将双腿放置于熏蒸腔4内,脚部放置于支撑板13上,热气通过熏蒸孔15进入熏蒸腔4内对患者腿部进行熏蒸;患者熏蒸过程中,电机1持续工作,电机1通过输入锥齿轮组19、输出锥齿轮组18带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搅拌桨17对药液进行搅拌;与此同时,主轴带动曲柄20转动,曲柄20通过销轴与驱动槽相配合带动按摩板16往复运动,按摩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疼痛理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腔(2),加热腔(2)上连接有熏蒸腔(4);所述熏蒸腔(4)靠近加热腔(2)的一端连接有底板(7),底板(7)上均布有熏蒸孔(15);所述熏蒸腔(4)另一端连接有布顶(5),布顶(5)上设有一对放置口(6);所述熏蒸腔(4)内设有与布顶(5)相对应的内筒(12),内筒(12)上均布有穿孔;所述底板(7)上连接有多个导流筒(10),导流筒(10)均匀设置于内筒(12)和加热腔(2)之间;所述底板(7)上转动连接有主轴,主轴上设有与加热腔(2)相配合的搅拌桨(17);所述底板(7)上方固接有支撑板(13),主轴上还设有与支撑板(13)相对应的按摩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西医结合内科疼痛理疗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腔(4)上固接有电机(1),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入锥齿轮组(19);所述输入锥齿轮组(19)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锥齿轮组(18),输出锥齿轮组(18)的输出端与主轴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西医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华曹秋玲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