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防止直流低电压协调控制的直流配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365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带防止直流低电压协调控制的直流配电系统,包括有若干个所述AC/DC变流器的一端接交流电网,另一端接直流母线,若干个负载分别通过DC/DC变流器与直流母线电连接,若干个AC/DC变流器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器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控制器的检测端通过第一电压互感器与直流母线电连接;若干个DC/DC变流器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器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控制器的检测端通过第二电压互感器与直流母线电连接,所述重合闸装置设置在直流母线用于控制直流母线的开断,所述重合闸装置的受控端与第二控制器的控制端电连接;电流互感器的一端与直流母线电连接,电流互感器的另一端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该装置可以保障配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安全高效运行。安全高效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防止直流低电压协调控制的直流配电系统


[0001]本技术设计配电
,具体的涉及带防止直流低电压协调控制的直流配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直流配电网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直流电网中,如果存在多台AC/DC变流器并联运行,可以采用主从式的控制方式,一台AC/DC变流器控制直流电压,其它的控制功率;也可以采用分布式控制,即各AC/DC变流器都采用电压

功率下垂控制方式。采用分布式控制,不需要主机,各变流器之间也不需要通信。各变流器通过检测直流电压的大小,调整传送功率的大小与方向,达到功率在各变流器的合理分配。
[0003]目前在配电系统中,由于母线故障导致的误动作事件层出不穷,系统中广泛使用的自动重合闸装置,可以使发生瞬时性故障的架空线路迅速投入运行,而现有的重合闸系统缺乏自恢复功能,并且对故障类型不具备判别能力,一旦再次自动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尤其是主变近区故障,则会对系统造成二次伤害,加重电力设备的损伤程度。因此传统重合闸装置对在发生主变近区故障时,存在“盲目”合闸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重合闸对于电路故障判定不准确而误动作导致的线路影响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设计了带防止直流低电压协调控制的直流配电系统,该系统可以获取主变近区故障的故障电流,将此故障电流与设备中进行监测的阈值进行比对,大于阈值则将重合闸放电,使其闭锁而不动作;小于阈值则将重合闸开启,同时设计的重合闸驱动装置,驱动重合闸的开启和闭锁动作,更加安全可靠。<br/>[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带防止直流低电压协调控制的直流配电系统,包括有若干个AC/DC变流器,若干个所述AC/DC变流器的一端接交流电网,另一端接直流母线,若干个负载分别通过DC/DC变流器与直流母线电连接,若干个AC/DC变流器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器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控制器的检测端通过第一电压互感器与直流母线电连接;若干个DC/DC变流器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器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控制器的检测端通过第二电压互感器与直流母线电连接,所述重合闸装置设置在直流母线用于控制直流母线的开断,所述重合闸装置的受控端与第二控制器的控制端电连接;电流互感器的一端与直流母线电连接,电流互感器的另一端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
[0006]本方案中,第一控制器控制AC/DC变流器动作,将380v的交流的电转换成750v的直流电,第二控制器控制DC/DC变流器将750v的直流电转换成负载的工作电压,当直流母线故障时,电流互感器检测故障电流,将此故障电流与第二控制器设定的电流阈值进行比对,大于阈值则将重合闸放电,使其闭锁而不动作;小于阈值则将重合闸开启。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重合闸装置包括有双掷继电器、启停开关、以及重合闸本体,所述双掷继电器的控制端和启停开关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器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双掷继电
器的电源输入端与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双掷继电器的电源输出端通过启停开关与重合闸本体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
[0008]本方案中,通过第二控制器,可以控制双掷继电器连通两组通路,实现电源正负极的转换,启停开关导通才能实现双掷继电器的正负极切换的功能,同时可以防止双掷继电器带电切换带来的安全隐患。
[0009]作为优选,所述重合闸本体包括有电机、托板、联动板以及闸刀,所述电机的电源输入正端通过导线与启停开关电连接,所述电机的电源输入负端通过导线与双掷继电器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联动板传动连接,所述联动板通过弹簧支撑在托板上,所述重合闸与联动板铰接。
[0010]本方案中,托板设置有供联动板上下穿插的空隙,并且通过弹簧支撑联动板,可以更好的平衡联动板的上、下行动作,同时由于弹簧弹性力的作用,可以使得重合闸开启的动作更快。
[0011]作为优选,所述联动板包括有与电机的传动轴传动连接的上臂、与上臂固定连接的U型架以及设置在U形架底端的绝缘凸块,所述绝缘凸块与闸刀铰接。
[0012]本方案中,由于闸刀带有母线电压,与闸刀铰接的凸块采用绝缘材质制成,避免了对重合闸驱动装置内的元器件造成损坏。
[0013]作为优选,所述双掷继电器包括有触点J1

1、触点J1

2、触点J1

3以及触点J1

4,供电电源正极端与触点J1

2电连接,供电电源负极端与触点J1

1电连接,触点J1

3与电机的负极端电连接,触点J1

4与启停开关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双掷开关实现两组通路,第一组通路为触点J1

1和触点J1

4连通、触点J1

2和触点J1

3,第二组通路为触点J1

1和触点J1

3连通、触点J1

2和触点J1

4连通。两种通路的输出端都是对接电机的正负极,刚好实现电机的正反转,进而驱动闸刀的开合。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均为stm32f103单片机。
[0015]本方案中,stm32f103单片机的扩展性能好,性能稳定。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了带防止直流低电压协调控制的直流配电系统,该系统可以获取主变近区故障的故障电流,将此故障电流与设备中进行监测的阈值进行比对,大于阈值则将重合闸放电,使其闭锁而不动作;小于阈值则将重合闸开启,同时设计的重合闸驱动装置,驱动重合闸的开启和闭锁动作,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带防止直流低电压协调控制的直流配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重合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说明:1

交流电网、2

直流母线、3

DC/DC变流器、4

AC/DC变流器、5

负载、6

第一控制器、7

第二控制器、8第一电压互感器、9

第二电压互感器、10

电流互感器、A

重合闸装置、J1

双掷继电器、91

供电电源、92

启停开关、10

电机、11

联动板、12

托板、13

U型架、14

绝缘凸块、15

弹簧、16

闸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防止直流低电压协调控制的直流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若干个AC/DC变流器,若干个所述AC/DC变流器的一端接交流电网,另一端接直流母线,若干个负载分别通过DC/DC变流器与直流母线电连接,若干个AC/DC变流器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器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控制器的检测端通过第一电压互感器与直流母线电连接;若干个DC/DC变流器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器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控制器的检测端通过第二电压互感器与直流母线电连接,重合闸装置设置在直流母线用于控制直流母线的开断,所述重合闸装置的受控端与第二控制器的控制端电连接,电流互感器的一端与直流母线电连接,电流互感器的另一端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止直流低电压协调控制的直流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合闸装置包括有双掷继电器、启停开关、以及重合闸本体,所述双掷继电器的控制端和启停开关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器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双掷继电器的电源输入端与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双掷继电器的电源输出端通过启停开关与重合闸本体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防止直流低电压协调控制的直流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合闸本体包括有电机、托板、联动板以及闸刀,所述电机的电源输入正端通过导线与启停开关电连接,所述电机的电源输入负端通过导线与双掷继电器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联动板传动连接,所述联动板通过弹簧支撑在托板上,所述重合闸与联动板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裕民徐璟杨石丰戴晓俊叶丽斌马红慧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普明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