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察小鼠、蛙类肠系膜微循环简易手术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359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兽医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观察小鼠、蛙类肠系膜微循环简易手术台,特别是一种可根据小鼠、蛙类大小调节固定装置,并便于观察小鼠、蛙类肠系膜微循环的简易手术台。包括手术工作面、固定夹、头部粘扣带、尾部粘扣带、腹腔撑开机构和观察孔;头部粘扣带和尾部粘扣带固定连接试验标本头、尾部,腹腔撑开机构撑开试验标本腹腔,固定夹固定连接试验标本四肢;不同部位采用不同固定方式,固定快捷高效,同时不易对标本本体产生破坏。对标本本体产生破坏。对标本本体产生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观察小鼠、蛙类肠系膜微循环简易手术台


[0001]本技术涉及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兽医学实验设备
,特别涉及观察小鼠、蛙类肠系膜微循环简易手术台,特别是一种可根据小鼠、蛙类大小调节固定装置,并便于观察小鼠、蛙类肠系膜微循环的简易手术台。

技术介绍

[0002]微循环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经典的微循环包括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通血毛细血管、动

静吻合支和微静脉等部分。
[0003]由于小鼠、蛙类的肠系膜组织很薄,易于透光,可以在显微镜下或利用图像分析系统直接观察其微循环血流状态。因此该实验必然涉及小动物的解剖。传统的小动物解剖手术台多由玻璃材质加工制成,即使是玻璃材质的手术台也无法在显微镜下清晰看到微循环血流状态。并且现有手术台多用绑绳固定四肢。由于小动物四肢较细,选用过粗线绑扎,小动物容易逃脱,细线绑扎又容易勒断四肢,造成标本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用于小鼠、蛙类肠系膜微循环观察的简易手术台。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观察小鼠、蛙类肠系膜微循环简易手术台,包括手术工作面、固定夹、头部粘扣带、尾部粘扣带、腹腔撑开机构和观察孔;头部粘扣带和尾部粘扣带固定连接试验标本头、尾部,腹腔撑开机构撑开试验标本腹腔,固定夹固定连接试验标本四肢;所述腹腔撑开机构包括弯头针和固定边钉,手术工作面侧部设有多个固定边钉,固定边钉上连接弯头针,手术工作面上开设观察孔。不同部位采用不同固定方式,固定快捷高效,同时不易对标本本体产生破坏。
[0007]所述弯头针和固定边钉通过橡皮筋连接,橡皮筋弹力和长度根据标本大小调节。根据腹腔撑开要求选择橡皮筋弹力和长度提升不同标本的适用性。
[0008]所述手术工作面的材质为硅胶,厚度0.5

1cm。上述厚度硅胶材料保证手术工作面具有较好延展性的同时便于插针方便标本操作。
[0009]所述手术工作面的四角下部设有支撑脚。可以根据试验现场要求通过支撑脚调节高度。
[0010]还包括有输液架。由于小动物肠系膜微循环观察实验,需要在肠道中缓慢输入肾上腺素、毛果芸香碱等药物,输液架可以更好配合输液工作开展。
[0011]所述手术工作面上开设四条导向槽,导向槽上部设有固定夹,导向槽下部设有固定扣,固定夹通过螺钉与固定扣连接,螺钉穿入导向槽。可根据小动物大小调整固定夹的位置。调整也更加灵活,彻底改变现有设备线绳捆扎的方式,固定牢靠快捷。
[0012]所述四条导向槽分别沿手术工作面对角线布设。
[0013]还包括固定针,所述观察孔开孔位置与腹腔撑开机构撑开位置对应,固定针固定试验标本的肠部,使肠部与观察孔对应,显微镜通过观察孔观察标本。观察小动物肠系膜微循环时,可将小肠用固定针固定在椭圆形观察孔的一侧,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0014]所述手术工作面上开设椭圆形观察孔。在镜头下能清晰观察小动物的肠系膜微循环。
[0015]所述手术工作面上开设粘扣带穿孔,头部粘扣带或尾部粘扣带一端固定在手术工作面上,另一端穿过粘扣带穿孔通过粘扣带魔术粘贴固定。上述结构可反复使用,并且固定快捷有效。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 是手术工作面底部示意图;
[0018]图3 是支撑脚结构示意图;
[0019]图4 是固定夹示意图;
[0020]图5 是腹部撑开器示意图。
[0021]图中:支撑脚1、固定夹2、头部粘扣带3、粘扣带穿孔4、尾部粘扣带5、弯头针6、橡皮筋7、固定边钉8、观察孔9、固定针10、输液架11、固定扣12、粘扣带魔术粘贴13、导向槽14、手术工作面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3]一种观察小鼠、蛙类肠系膜微循环简易手术台,包括手术工作面15、固定夹2、头部粘扣带3、尾部粘扣带5、腹腔撑开机构和观察孔9;头部粘扣带3和尾部粘扣带5固定连接试验标本头、尾部,腹腔撑开机构撑开试验标本腹腔,固定夹2固定连接试验标本四肢;所述腹腔撑开机构包括弯头针6和固定边钉8,手术工作面15侧部设有多个固定边钉8,固定边钉8上连接弯头针6,手术工作面15上开设观察孔9。
[0024]所述弯头针6和固定边钉8通过橡皮筋7连接,橡皮筋7弹力和长度根据标本大小调节。所述手术工作面15的材质为硅胶,厚度0.5

1cm。所述手术工作面15的四角下部设有支撑脚1。还包括有输液架11。所述手术工作面15上开设四条导向槽14,导向槽14上部设有固定夹2,导向槽14下部设有固定扣12,固定夹2通过螺钉与固定扣12连接,螺钉穿入导向槽14。所述四条导向槽14分别沿手术工作面15对角线布设。还包括固定针10,所述观察孔9开孔位置与腹腔撑开机构撑开位置对应,固定针10固定试验标本的肠部,使肠部与观察孔9对应,显微镜通过观察孔9观察标本。所述手术工作面15上开设椭圆形观察孔9。所述手术工作面15上开设粘扣带穿孔4,头部粘扣带3或尾部粘扣带5一端固定在手术工作面15上,另一端穿过粘扣带穿孔4通过粘扣带魔术粘贴13固定。
[0025]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手术台由硅胶材质制成,可插针,目的在于观察小动物肠系膜微循环时,可将小肠用大头针固定在椭圆形孔的一侧,手术台涉及的四个撑脚是用螺丝钉穿过手术台四角上的圆孔,手术台上固定好小动物。当小动物较大时,固定夹固定可能会
让小动物逃脱,此时可绑定小动物的四肢固定在边钉上。
[0026]本手术台涉及的简易腹腔撑开器由实验室常见材料设计完成,只需弯头针和橡皮筋辅助,在小动物腹部两侧各备两个腹腔撑开器。弯头针一端勾住小动物腹腔皮毛,另一端绑好橡皮筋,拉至边钉扣上即可将小动物腹腔撑开,且不影响其他手术的操作。
[0027]将小动物肠子拉过腹部旁边的椭圆形孔后用大头固定针住肠子,使肠系膜暴露于圆孔上方,此时拿起手术台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将椭圆形孔对准显微镜镜头,可在镜头下清晰观察小动物的肠系膜微循环。
[0028]本技术不仅能完成小鼠、蛙类的采血、喂药,也可进行手术操作,还可以为肠系膜微循环的观察提供实验条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察小鼠、蛙类肠系膜微循环简易手术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术工作面(15)、固定夹(2)、头部粘扣带(3)、尾部粘扣带(5)、腹腔撑开机构和观察孔(9);头部粘扣带(3)和尾部粘扣带(5)固定连接试验标本头、尾部,腹腔撑开机构撑开试验标本腹腔,固定夹(2)固定连接试验标本四肢;所述腹腔撑开机构包括弯头针(6)和固定边钉(8),手术工作面(15)侧部设有多个固定边钉(8),固定边钉(8)上连接弯头针(6),手术工作面(15)上开设观察孔(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察小鼠、蛙类肠系膜微循环简易手术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针(6)和固定边钉(8)通过橡皮筋(7)连接,橡皮筋(7)弹力和长度根据标本大小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察小鼠、蛙类肠系膜微循环简易手术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工作面(15)的材质为硅胶,厚度0.5

1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察小鼠、蛙类肠系膜微循环简易手术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工作面(15)的四角下部设有支撑脚(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察小鼠、蛙类肠系膜微循环简易手术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输液架(11)。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淑琴杨榛张全伟何玉琴张霞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