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艳专利>正文

一种下肢骨折支被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354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下肢骨折支被架,包括支被架主体,所述支被架主体底部两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支被架主体的底部位于一侧的第一连接杆的左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支被架主体的底部位于另一侧的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固定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连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远离第三连接杆的一侧连接有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靠近第二连接杆的一侧连接有第六连接杆,所述支被架主体的内部连接有托马式架,通过支被架主体配合托马式架的作用,既可以对患者骨折处进行防护,使骨折患者使用时更加的安全,又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方便。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方便。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骨折支被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具体为一种下肢骨折支被架。

技术介绍

[0002]下肢骨折主要是下肢部位的骨质受到外伤以后,引起骨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中断,下肢骨折包括大腿部位的股骨骨折,以及膝关节部位的髌骨骨折,和小腿部位的胫骨,腓骨的骨折,足部的7块跗骨以及5块跖骨和14块脚趾部位的骨折,在出现上述下肢骨折以后,首先要限制下肢部位的屈伸和负重的活动,以免导致骨折部位受力牵拉了以后,从而影响骨折部位恢复,并且在卧床休息时要适当的垫高患肢,有利于静脉的回流和骨折部位淤血肿胀的消退,从而有利于骨折的恢复。
[0003]骨科病人由于外伤造成患肢的疼痛伴活动受限或流血情况,病情及专科需要抬高制动,同时病人处于烦躁、焦虑、担心复杂心理等状况,在护理工作中也会带来很多的不顺利,如护士查房或交班时,病人身上的遮盖物,由于护士操作不细心或动作幅度过大或遮盖物的盲区给病人造成再次伤害疼痛或出血,而遮盖物压在病人患肢影响病人休息及循环。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下肢骨折支被架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骨折支被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下肢骨折支被架,包括支被架主体,所述支被架主体底部两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支被架主体的底部位于一侧的第一连接杆的左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支被架主体的底部位于另一侧的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固定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连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远离第三连接杆的一侧连接有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靠近第二连接杆的一侧连接有第六连接杆,所述支被架主体的内部连接有托马式架。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五连接杆和第六连接杆均为不锈钢材料,其中所述支被架主体的最高位置距地为66cm,所述托马式架的长度为55cm。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均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第六连接杆焊接固定,所述第五连接杆和第六连接杆焊接固定。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四连接杆和第五连接杆均为弧形圆孔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以及第六连接杆均为直形圆孔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为方形连接杆。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靠近托马式架的一侧连接有挂钩,
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挂钩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托马式架靠近挂钩的一侧固定有与挂钩配合使用的连接孔。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支被架主体的外端包裹缠绕有绷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支被架主体,从而通过支被架主体配合托马式架的作用,既可以对患者骨折处进行防护,使骨折患者使用时更加的安全,又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方便。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复位弹簧、挂钩以及连接孔,从而通过挂钩和连接孔的连接便于对托马式架进行固定,防止支被架主体移动,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安全。
[0016]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绷带,通过在支被架主体外端包裹缠绕有绷带,通过绷带可以避免病人接触支被架主体觉得太凉或太硬,提高了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支被架主体和托马式架连接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支被架主体和绷带连接后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支被架主体;101、第一连接杆;102、第二连接杆;103、第三连接杆;104、第四连接杆;105、第五连接杆;106、第六连接杆;2、托马式架;3、挂钩;301、复位弹簧;302、连接孔;4、绷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3]一种下肢骨折支被架,包括支被架主体1,支被架主体1底部两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杆101,支被架主体1的底部位于一侧的第一连接杆101的左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杆102,支被架主体1的底部位于另一侧的第一连接杆101的两端固定有第三连接杆103,第二连接杆102的顶部连接有第四连接杆104,第二连接杆102和第四连接杆104远离第三连接杆103的一侧连接有第五连接杆105,第五连接杆105靠近第二连接杆102的一侧连接有第六连接杆106,支被架主体1的内部连接有托马式架2,通过支被架主体1配合托马式架2的作用,既可以对患者骨折处进行防护,使骨折患者使用时更加的安全,又便于医护人员操作,通过挂钩3和连接孔302的连接便于对托马式架2进行固定,防止支被架主体1移动,通过在支被架主体1外端包裹缠绕有绷带4,通过绷带4可以避免病人接触支被架主体1觉得太凉或太硬,提高了舒适性。
[0024]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图2,第一连接杆101、第二连接杆102、第三连接杆103、第四连接杆104、第五连接杆105和第六连接杆106均为不锈钢材料,其中支被架主体1的最高位置距地为66cm,托马式架2的长度为55cm,第一连接杆101和第二连接杆102、第三连接杆103
均通过焊接固定,第二连接杆102和第四连接杆104、第六连接杆106焊接固定,第五连接杆105和第六连接杆106焊接固定,第四连接杆104和第五连接杆105均为弧形圆孔连接杆,第二连接杆102、第三连接杆103以及第六连接杆106均为直形圆孔连接杆,第一连接杆101为方形连接杆,通过设置的支被架主体1,在实际使用时,将支被架主体1和托马式架2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放到床上进行使用,支被架主体1上的第四连接杆104可以防止患者的脚受到被服压迫,保证了护理质量和病人舒适度,使用时,患者的患肢位于支被架主体1的内部托马式架2上,随后将被子覆盖其上,此时支被架主体1起到支撑作用,将支被架主体1固定于托马式架2既起到固定作用又方便操作避免牵引针直接勾住被服牵拉造成疼痛,也减少被服勾住牵引针造成疼痛或流血,污染被服,减轻护士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从而通过支被架主体1配合托马式架2的作用,既可以对患者骨折处进行防护,使骨折患者使用时更加的安全,又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方便。
[0025]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图2,第一连接杆101靠近托马式架2的一侧连接有挂钩3,第一连接杆10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骨折支被架,包括支被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被架主体(1)底部两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杆(101),所述支被架主体(1)的底部位于一侧的第一连接杆(101)的左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杆(102),所述支被架主体(1)的底部位于另一侧的第一连接杆(101)的两端固定有第三连接杆(103),所述第二连接杆(102)的顶部连接有第四连接杆(104),所述第二连接杆(102)和第四连接杆(104)远离第三连接杆(103)的一侧连接有第五连接杆(105),所述第五连接杆(105)靠近第二连接杆(102)的一侧连接有第六连接杆(106),所述支被架主体(1)的内部连接有托马式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骨折支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01)、第二连接杆(102)、第三连接杆(103)、第四连接杆(104)、第五连接杆(105)和第六连接杆(106)均为不锈钢材料,其中所述支被架主体(1)的最高位置距地为66cm,所述托马式架(2)的长度为55cm。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
申请(专利权)人:刘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