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前儿童发散型思维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317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学前儿童发散型思维训练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一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一训练板和第二训练板,所述第一训练板和所述第二训练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训练板两侧通过固定杆转动安装有活动卡扣,所述第二训练板上皆安装有定位柱,所述活动卡扣和所述定位柱相适配,所述第二训练板所述第二训练板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卡座,所述卡座内插接有训练卡本体,所述训练卡本体内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训练卡本体正面开设有观察孔,所述训练卡本体一侧开设有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老师手持训练装置进行口头描述的情况,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训练效果。提高训练效果。提高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学前儿童发散型思维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学前教育器具
,具体为一种学前儿童发散型思维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0003]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化、独创性等特征。流畅性是指智力活动灵敏迅速,能在较短时间内发表较多观念,是发散思维的量的指标;变化是指不受某些定势的约束,产生超常的构思,提出不同的新观念;独创性是指思维具有超乎寻常的新异的成分,可以通过从不同方面思考同一问题。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
[0004]在对学前幼儿进行发散思维能力训练时,大多是通过教师启发幼儿联想、想象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进行发散思维,相关教材和使用器具少。仅有少数教育机构会使用器具来启发幼儿进行发散思维,而且这些器具往往都是老是拿在手中向幼儿进行口头描述,幼儿不能真正动手操作,训练效果不佳,儿童还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不能激发学习兴趣。
[0005]另一方面,现有的儿童发散思维训练教具通常由较为零散的部件构成,在训练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将部分部件丢失的情况,造成训练教具的不完整性,进而会影响儿童的训练。
[0006]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学前儿童发散型思维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学前儿童发散型思维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学前儿童发散型思维训练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一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一训练板和第二训练板,所述第一训练板和所述第二训练板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训练板两侧通过固定杆转动安装有活动卡扣,所述第二训练板上皆安装有定位柱,所述活动卡扣和所述定位柱相适配,所述第二训练板所述第二训练板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卡座,所述卡座内插接有训练卡本体,所述训练卡本体内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训练卡本体正面开设有观察孔,所述训练卡本体一侧开设有插槽。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安装在所述训练卡本体内,所述固定柱上交叉安装有一组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训练卡本体的外部,所述压杆之间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安装在所述训练卡本体内,所述套管内对称安装有一组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活动杆相背的一侧铰接在所述
压杆上。
[0011]优选的,所述卡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一组卡槽,所述卡槽内安装有卡杆,所述卡杆相对的一侧安装有一组竖杆,所述竖杆远离所述卡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训练卡本体内部,所述压杆相背的一侧铰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远离所述压杆的一端铰接有横杆,所述竖杆固定在所述横杆相背的一侧。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两侧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活动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支架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架内安装有辅助架,所述支架下部安装有螺栓,所述辅助架上开设有多个螺孔,所述螺栓与所述螺孔相适应。
[0013]优选的,所述活动卡扣远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相对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相对的一侧通过固定架安装有滚珠。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之间安装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安装在所述第一训练板和所述第二训练板的上方。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活动卡扣与定位柱相卡接,将相对设置的第一训练板和第二训练板展开,便于两个幼儿同时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幼儿通过插槽将训练卡片插入训练卡本体内,通过观察孔进行观察并进行发散思考,改变了老师手持训练装置进行口头描述的情况,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训练效果。
[0017]2、本技术通过相对挤压压杆的外端,在固定柱的作用下,使得压杆的内端相对移动,随着压杆内端的相对移动,压杆上铰接的第一活动杆通过横杆和竖杆带动卡杆相对移动,使得卡杆之间的距离略小于两个卡槽之间的距离,便于卡杆滑进卡座的卡槽内,在压杆相对移动的过程中,压杆之间安装的第二活动杆对套管内的第一弹簧进行挤压,第一弹簧收缩,在卡杆卡入卡槽后,松开压杆,在第一弹簧的反作用下,第二活动杆推动压杆的内端复位,进而通过第一活动杆,横杆和竖杆对卡杆施力,将卡杆固定在卡槽内,防止幼儿训练时将训练板本体弄丢。
[0018]3、本技术通过调整支架和辅助架的相对位置,将螺栓旋入相对应的螺孔内,便于调节整个训练装置的高度,适用于不同身高的幼儿使用,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卡座与训练卡本体连接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活动卡扣剖视图。
[0022]图中:1

第一训练板,2

第二训练板,3

连接件,4

辅助杆,5

卡座,6

训练卡本体,7

观察孔,8

插槽,9

活动卡扣,10

固定板,11

支架,12

辅助架,13

螺栓,14

螺孔,15

卡槽,16

卡杆,17

竖杆,18

横杆,19

第一活动杆,20

压杆,21

套管,22

第二活动杆,23

第一弹簧,24

固定柱,25

定位柱,26

滑槽,27

滚珠,28

连接板,29

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学前儿童发散型思维训练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一组连接件3,连接件3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一训练板1和第二训练板2,第一训练板1和第二训练板2结构相同,第一训练板1两侧通过固定杆转动安装有活动卡扣9,第二训练板2上皆安装有定位柱25,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学前儿童发散型思维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一组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一训练板(1)和第二训练板(2),所述第一训练板(1)和所述第二训练板(2)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训练板(1)两侧通过固定杆转动安装有活动卡扣(9),所述第二训练板(2)上皆安装有定位柱(25),所述活动卡扣(9)和所述定位柱(25)相适配,所述第二训练板(2)所述第二训练板(2)包括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上安装有卡座(5),所述卡座(5)内插接有训练卡本体(6),所述训练卡本体(6)内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训练卡本体(6)正面开设有观察孔(7),所述训练卡本体(6)一侧开设有插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学前儿童发散型思维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柱(24),所述固定柱(24)安装在所述训练卡本体(6)内,所述固定柱(24)上交叉安装有一组压杆(20),所述压杆(2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训练卡本体(6)的外部,所述压杆(20)之间安装有套管(21),所述套管(21)安装在所述训练卡本体(6)内,所述套管(21)内对称安装有一组第二活动杆(22),所述第二活动杆(22)相对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弹簧(23),所述第二活动杆(22)相背的一侧铰接在所述压杆(2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学前儿童发散型思维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5)内壁上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淑梅刘重阳薄双张青青马尉菡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幼儿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