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文地质检测取样用的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291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地质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文地质检测取样用的打孔装置,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支撑板左端的两侧之间固定安装有推手,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通槽之间的支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电机、连杆、振动块和弹簧,由于第一电机的运行,将会使得连杆通过轴套带动连接块、U形框和振动块整体往复升降运动,由于弹簧的弹力恢复作用,弹簧将会通过活动板带动钻头整体往复振动,最终可以解除钻头的卡钻,使得钻头继续转动,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打孔作业,因此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该装置的实用性。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文地质检测取样用的打孔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地质检测
,具体是一种水文地质检测取样用的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质检测是指定期观测工程建筑物地基、围岩、边坡工况和有关不良地质现象变化过程的工作,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期间,为了准确预测渗漏、岸坡稳定性、地基沉陷、硐室围岩变形及水库诱发地震等间题,除进行地质勘探和试验研究外,有时需要较长期的观测、监视不良地质现象及其有关因素的动态和变化规律。
[0003]目前,工作人员在对地质进行检测时,经常会用到打孔装置,而现有的打孔装置在使用时尽管有基本的钻孔功能,但是地质的结构复杂,钻头在打孔时,钻头经常会卡在土壤中无法转动,给工作人员的打孔作业带来了不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打孔效率,同时,打孔装置在打孔过程中经常产生位置偏移,影响钻孔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文地质检测取样用的打孔装置,具有可以解除卡钻和防止位置偏移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文地质检测取样用的打孔装置,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支撑板左端的两侧之间固定安装有推手,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通槽之间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气压缸,所述气压缸为现有装置,且气压缸的型号适用于MGGMB45

350系列,所述气压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气压缸的底端均贯穿顶板并延伸至顶板的下方且固定安装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两侧均与支撑柱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放置箱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支撑柱之间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为现有装置,且第一电机的型号适用于Y80M2

2系列,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贯穿放置箱并延伸至放置箱的内部且与放置箱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放置箱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位于连杆正下方的活动板,所述连杆中部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轴套,所述轴套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端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连接棒,所述连接棒的两端均贯穿连接块并延伸至连接块的两侧且固定连接有U形框,所述U形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振动块,所述振动块的底部与活动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振动块两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振动块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另一端均穿过限位槽并延伸至连接板的外部,所述限位块的外表面与限位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连接板两侧的振动杆,所述振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振动杆的另一端贯穿放置箱并延伸至
放置箱的下方,所述振动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位于活动板底部和放置箱内腔底部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放置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箱内腔底端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通孔正上方的防护罩,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防护罩内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为现有装置,且第二电机的型号适用于Y112M

2系列,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钻头所述钻头的另一端贯穿防护罩并延伸至放置箱的下方,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位于钻头正下方的第二通孔。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箱,所述限位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箱内腔的底部均活动套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贯穿限位箱并延伸至限位箱的上方且固定套接有转把,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位于限位箱内部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外表面与限位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丝杆外表面的螺纹与移动块内部的螺纹相适配,由于丝杆的设计,可以保证当丝杆转动时,移动块能够在限位箱的内部移动。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限位箱彼此之间相对应的一侧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移动槽的内壁均与限位箱的内部相互连通,两个所述移动块彼此之间相对应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限位块,所述L形限位块的外表面与移动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L形限位块的另一端穿过移动槽并延伸至通槽的内部且固定安装有固定齿牙板,由于移动槽的设计,可以保证当移动块在限位箱的内部运动时,L形限位块能够沿移动槽的内壁稳定移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齿牙板的外表面均与通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齿牙板的底部设有抓地齿牙,由于固定齿牙板的设计,可以保证该装置能够更好的固定在地面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防护罩底部的面积,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二通孔的孔径,由于第一通孔的设计,可以保证当活动板上下振动时,能够避免防护罩触碰到放置箱的内壁。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杆的外表面光滑,所述连杆的中部呈凹陷状,由于连杆的设计,可以保证当连杆转动时,将会使得轴套通过连接块带动U形框和振动块整体往复升降运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电机、连杆、振动块和弹簧,由于第一电机的运行,将会使得连杆通过轴套带动连接块、U形框和振动块整体往复升降运动,由于弹簧的弹力恢复作用,弹簧将会通过活动板带动钻头整体往复振动,最终可以解除钻头的卡钻,使得钻头继续转动,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打孔作业,因此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丝杆、L形限位块和固定齿牙板,当转动转把时,将会使得丝杆通过移动块带动L形限位块和固定齿牙板整体向下运动,使得固定齿牙板底部的抓地齿牙与地面接触,最终实现该装置的固定,提高了该装置在打孔过程中的稳定性,因此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放置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振动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移动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限位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万向轮;2、支撑板;3、支撑柱;4、顶板;5、气压缸;6、放置箱;7、第一电机;8、连杆;9、活动板;10、轴套;11、连接块;12、连接棒;13、U形框;14、振动块;15、连接板;16、限位槽;17、限位块;18、振动杆;19、弹簧;20、第一通孔;21、防护罩;22、第二电机;23、钻头;24、第二通孔;25、推手;26、限位箱;27、丝杆;28、转把;29、移动块;30、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文地质检测取样用的打孔装置,包括万向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32),所述支撑板(2)左端的两侧之间固定安装有推手(25),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通槽(32)之间的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顶板(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气压缸(5),所述气压缸(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气压缸(5)的底端均贯穿顶板(4)并延伸至顶板(4)的下方且固定安装有放置箱(6),所述放置箱(6)的两侧均与支撑柱(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放置箱(6)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支撑柱(3)之间的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输出轴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连杆(8),所述连杆(8)的另一端贯穿放置箱(6)并延伸至放置箱(6)的内部且与放置箱(6)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放置箱(6)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位于连杆(8)正下方的活动板(9),所述连杆(8)中部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轴套(10),所述轴套(10)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底端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连接棒(12),所述连接棒(12)的两端均贯穿连接块(11)并延伸至连接块(11)的两侧且固定连接有U形框(13),所述U形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振动块(14),所述振动块(14)的底部与活动板(9)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振动块(14)两侧的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15)的内部均开设有限位槽(16),所述振动块(1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7),所述限位块(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17)的另一端均穿过限位槽(16)并延伸至连接板(15)的外部,所述限位块(17)的外表面与限位槽(16)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连接板(15)两侧的振动杆(18),所述振动杆(1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振动杆(18)的另一端贯穿放置箱(6)并延伸至放置箱(6)的下方,所述振动杆(18)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位于活动板(9)底部和放置箱(6)内腔底部之间的弹簧(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泽学汪生斌赵振谢振兴张国强杨绍康秦光雄哈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九零六工程勘察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