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德海专利>正文

一种足踝外科骨折双叶复位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288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足踝外科骨折双叶复位钳,具体涉及复位钳领域,包括钳体,所述钳体包括带槽套管,所述带槽套管上套接设有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所述第一套圈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外臂以及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内臂,所述第二套圈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外臂以及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内臂,所述钳体上设有小腿夹持组件和脚掌夹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脚掌与小腿之间的角度被固定,从而使医务人员在打石膏时,不会改变脚掌与小腿的角度,从而使打石膏的固定效果更准确,有利于后期患者更好的恢复,操作更省时省力,且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和打石膏均只需一个人操作,使得医务人员工作难度大大降低,无需多人操作,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足踝外科骨折双叶复位钳


[0001]本技术涉及复位钳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足踝外科骨折双叶复位钳。

技术介绍

[0002]足踝是指小腿与脚之间部位的左右两侧的突起,足踝外科是一门新兴学科,近十余年来在发达国家得到了迅猛发展,主要原因有几点原因,一是运动损伤逐年增加,国民运动健身的意识较为普及,而足踝部的运动损伤如踝关节扭伤等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二是中老年人医疗要求提高,以往足部疼痛能忍则忍的情况已不多见,拇外翻、跟痛症、跖痛症、老年疼痛性扁平足等是中年以上人群的多发病,三是糖尿病足发病率明显增加。有10年以上糖尿病史的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几达90%,而糖尿病足的治疗是一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稍有不当则可导致截肢,若患者骨折时,一般采用复位钳进行复位辅助操作。
[0003]在现有技术中用于外科骨折的复位钳中还存在一定缺点,如足踝是一个相对特殊的部位,在进行石膏固定之前,需要对脚掌与小腿之间的角度进行固定,如在固定时脚掌与小腿之间的角度改变,则会影响固定后的效果和后期的恢复,而现在一般是人工进行固定,固定效果不好,操作费时费力,使得医务人员工作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足踝外科骨折双叶复位钳,通过钳体与第一螺杆呈直角且角度无法改变,配合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固定在小腿上,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夹紧在脚掌上,使脚掌与小腿之间的角度也无法改变,从而使医务人员在打石膏时,不会改变脚掌与小腿的角度,从而使打石膏的固定效果更准确,有利于后期患者更好的恢复,操作更省时省力,且使用本技术和打石膏均只需一个人操作,使得医务人员工作难度大大降低,无需多人操作,工作效率更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足踝外科骨折双叶复位钳,包括钳体,所述钳体包括带槽套管,所述带槽套管上套接设有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所述第一套圈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外臂以及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内臂,所述第二套圈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外臂以及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内臂,所述钳体上设有小腿夹持组件和脚掌夹持组件;
[0006]所述小腿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顶部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夹套,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底部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二夹套,所述第一内臂上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设于第二内臂上;
[0007]所述脚掌夹持组件包括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贯穿设于带槽套管内侧,所述第一螺杆一端套接设有第一手拧螺母,所述第一手拧螺母设于带槽套管顶部,所述第一螺杆底部固定设有第一夹块,所述第一夹块上贯穿设有两个第二螺杆,所述第一夹块底部设有第二夹块,所述第二螺杆底部固定设于第二夹块顶部,所述第二螺杆一端套接设有第二手
拧螺母,所述第二手拧螺母设于第一夹块顶部。
[000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内侧、第一夹块底部和第二夹块顶部均固定设有硅胶软垫。
[000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臂和第二内臂一端均套接设有防滑套。
[00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均包括套管和滑杆,所述滑杆贯穿设于套管内侧。
[00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管贯穿设有手拧螺丝。
[00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套圈设于第二套圈顶部,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设于第一外臂端部,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设于第二外臂端部。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通过钳体与第一螺杆呈直角且角度无法改变,配合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固定在小腿上,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夹紧在脚掌上,使脚掌与小腿之间的角度也无法改变,从而使医务人员在打石膏时,不会改变脚掌与小腿的角度,从而使打石膏的固定效果更准确,有利于后期患者更好的恢复,操作更省时省力,且使用本技术和打石膏均只需一个人操作,使得医务人员工作难度大大降低,无需多人操作,工作效率更高;
[0015]2、通过滑杆在套管中滑动,并通过手拧螺丝拧紧锁定,方便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通过设置的硅胶软垫,使固定效果更好,通过设置的防滑套,使握持第一内臂和第二内臂不易打滑。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夹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带槽套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滑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为:1钳体、2带槽套管、3第一套圈、4第二套圈、5第一外臂、6第一内臂、7第二外臂、8第二内臂、9小腿夹持组件、10脚掌夹持组件、11第一固定杆、12第二固定杆、13第一夹套、14第二夹套、15弹簧、16第一螺杆、17第一手拧螺母、18第一夹块、19第二螺杆、20第二夹块、21第二手拧螺母、22硅胶软垫、23防滑套、24套管、25滑杆、26手拧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附图1

附图5所示的一种足踝外科骨折双叶复位钳,包括钳体1,所述钳体1包括带槽套管2,所述带槽套管2上套接设有第一套圈3和第二套圈4,所述第一套圈3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外臂5以及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内臂6,所述第二套圈4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外臂7以及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内臂8,所述钳体1上设有小腿夹持组件9和脚掌夹持组件10;
[0024]所述小腿夹持组件9包括第一固定杆11和第二固定杆12,所述第一固定杆11和第二固定杆12顶部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夹套13,所述第一固定杆11和第二固定杆12底部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二夹套14,所述第一内臂6上固定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一端固定设于第二内臂8上;
[0025]所述脚掌夹持组件10包括第一螺杆16,所述第一螺杆16贯穿设于带槽套管2内侧,所述第一螺杆16一端套接设有第一手拧螺母17,所述第一手拧螺母17设于带槽套管2顶部,所述第一螺杆16底部固定设有第一夹块18,所述第一夹块18上贯穿设有两个第二螺杆19,所述第一夹块18底部设有第二夹块20,所述第二螺杆19底部固定设于第二夹块20顶部,所述第二螺杆19一端套接设有第二手拧螺母21,所述第二手拧螺母21设于第一夹块18顶部;
[0026]所述第一套圈3设于第二套圈4顶部,所述第一固定杆11固定设于第一外臂5端部,所述第二固定杆12固定设于第二外臂7端部。
[0027]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握住第一内臂6和第二内臂8将其摆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足踝外科骨折双叶复位钳,包括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体(1)包括带槽套管(2),所述带槽套管(2)上套接设有第一套圈(3)和第二套圈(4),所述第一套圈(3)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外臂(5)以及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内臂(6),所述第二套圈(4)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外臂(7)以及另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内臂(8),所述钳体(1)上设有小腿夹持组件(9)和脚掌夹持组件(10);所述小腿夹持组件(9)包括第一固定杆(11)和第二固定杆(12),所述第一固定杆(11)和第二固定杆(12)顶部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夹套(13),所述第一固定杆(11)和第二固定杆(12)底部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二夹套(14),所述第一内臂(6)上固定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一端固定设于第二内臂(8)上;所述脚掌夹持组件(10)包括第一螺杆(16),所述第一螺杆(16)贯穿设于带槽套管(2)内侧,所述第一螺杆(16)一端套接设有第一手拧螺母(17),所述第一手拧螺母(17)设于带槽套管(2)顶部,所述第一螺杆(16)底部固定设有第一夹块(18),所述第一夹块(18)上贯穿设有两个第二螺杆(19),所述第一夹块(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海孙广超冯德香
申请(专利权)人:孔德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