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通风的预制承重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268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00
本公开涉及一种内通风的预制承重墙体,包括第一墙体,第一墙体两端安装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钢管、左右两侧安装有与第一钢管贯通的第二钢管,第一钢管之间设有多个第一联通件。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一联通件在第一墙体内形成设有上接口、下接口和侧接口的半封闭空间,上接口、下接口和侧接口设有手动、智能阀门或封堵板。本申请结构简单可靠,生产及运输过程方便,墙体之间通过钢管连接件实现快速连接施工,方便快捷,材料成本、劳动成本和强度均不高,施工效率高。多个第一墙体相互并联形成外墙通风体系,可外接供热制冷设备、新风设备、特朗伯墙等,有效减小外围护结构厚度,避免了空调风直接接触人体,特别适合老年人居住建筑。特别适合老年人居住建筑。特别适合老年人居住建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通风的预制承重墙体


[0001]本公开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建筑空调通风技术、养老建筑领域的内通风的预制承重墙体。

技术介绍

[0002]据国家统计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能耗在能源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0%,外围护结构耗能所占的比例达到了55%以上,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又占到建筑物能耗的60%以上。在目前碳中和碳达峰的大背景至下,减少建筑围护结构和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是建筑业从业人员急待提升的方向。国内外经常采用特朗伯(Trombe)墙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消耗。
[0003]但是传统的特朗伯(Trombe)墙在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由于特朗伯(Trombe)墙对外立面的要求过高,墙厚度增大,导致对于住宅等建筑来讲适应性不强,如公开号为CN202767279的技术专利和公开号为CN110685376的专利技术专利,虽然充分利用了特朗伯(Trombe)墙的优点,但无法解决通风与结构承重一体化的问题。同时,传统的空调系统在实现建筑室内舒适热环境所需空调设备及管道较多,空调系统较为复杂,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能源损耗。而且传统的空调通风技术较容易造成人吹风感及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易引起扬尘及空调系统供冷(热)量损失大,不能很好地满足居住及工作环境的舒适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内通风的预制承重墙体。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0006]一种内通风的预制承重墙体,包括第一墙体,所述第一墙体两端安装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钢管、左右两侧安装有与第一钢管贯通的第二钢管,第一钢管之间设有多个第一联通件。
[0007]所述内通风的预制承重墙体材质为普通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的一种,材料强度为C25

C60,厚度100mm

300mm;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第一联通件为圆形封闭管、方形封闭管、异形封闭管的一种,材质为钢材或外部钢材内部PVC的双层材质。
[0008]所述第一联通件由两个对称的第一钢板通过拉铆螺栓连接而成;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联通件由两个对称的第一压型钢板通过拉铆螺栓连接而成;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联通件由一个圆钢管,两侧焊接第二钢板组合而成。
[0011]所述的内通风的预制承重墙体,所述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一联通件在第一墙体内形成设有上接口、下接口和侧接口的半封闭空间,上接口、下接口和侧接口设有手动、智能阀门或封堵板;
[0012]优选的,利用外接智能温控设备,通过蓝牙、WIFI等无线连接方式主动控制阀门开闭或流量控制;
[0013]优选的,通过阀门的开闭方式,计算流量用于计费。
[0014]所述的内通风的预制承重墙体,上接口、下接口和侧接口与相邻预制承重墙体通过第一钢管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钢管连接件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相对端均具有第一竖向插装缺口,所述第一竖向插装缺口用于卡接所述第一定位连接部;
[0015]优选的,可采取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连接相邻的内通风的预制承重墙体,保证结构的水平连接、竖向连接强度,满足结构性能要求。
[0016]所述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连接部,所述第一加强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墙体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加强连接部,保证第一墙体与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的抗剪切性能。
[0017]所述的第一联通件,联通件两侧设孔口,孔口内放置垂直于第一联通件的第一分布钢筋;通过第一分部钢筋,保证第一墙体的竖向抗弯性能和抗裂性能。
[0018]所述的内通风的预制承重墙体,多个第一墙体相互并联形成外墙通风体系,可外接供热制冷设备、新风设备、特朗勃墙等。
[0019]多个内通风的预制承重墙体组合形成相互连通的中部空间,可形成单个房间、单楼层、多楼层的通风系统,利用外接设备,实现主动式的外围护升降温能力。
[0020]综上所述,本申请内通风的预制承重墙体的结构简单可靠,生产及运输过程方便,墙体之间通过第一/第二竖向钢管连接件实现快速连接施工,方便快捷,材料成本、劳动成本和强度均不高,施工效率高;本申请的内通风系统,一材多用,利用了钢结构构件具备空腔的特点,利用空腔形成通风系统,节约成本、降低墙厚;特别对于养老建筑,无人吹风感,室内温度分布均匀,不易引起扬尘,空调系统供冷(热)量损失小。
附图说明
[0021]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0022]图1是本技术中第一墙体侧俯视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墙体侧仰视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一联通件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联通件、孔口、分布钢筋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中水平钢管连接件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中第一加强连接部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技术中第一联通件组合一的示意图;
[0029]图8是本技术中第一联通件组合二示意图;
[0030]图9是本技术中第一联通件组合三示意图;
[0031]图中标记:1为第一墙体,2为第一钢管,3为第二钢管,4为第一联通件,5为第一钢板,6为第一压型钢板,7为第二钢板,8为上接口,9为下接口,10为侧接口,11为第一钢管连接件,12为第一竖向插装缺口,13为第一定位连接部,14为第一加强连接部,15为孔口,16为第一分布钢筋,17为拉铆螺栓,18为圆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1至3所示,一种内通风的预制承重墙体,包括第一墙体1,所述第一墙体1两端安装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钢管2、左右两侧安装有与第一钢管2贯通的第二钢管3,第一钢管2之间设有多个第一联通件4;所述墙体材质为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材料强度为C25

C60,厚度100mm

300mm;所述第一钢管2和第二钢管3、第一联通件4为圆形封闭管、方形封闭管、异形封闭管,材质为钢材或外部钢材内部PVC的双层材质;
[0036]所述第一钢管2、第二钢管3、第一联通件4在第一墙体1内形成设有上接口8、下接口9和侧接口10的半封闭空间,上接口8、下接口9和侧接口10设有手动、智能阀门或封堵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通风的预制承重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墙体(1),所述第一墙体(1)两端安装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钢管(2)、左右两侧安装有与第一钢管(2)贯通的第二钢管(3),第一钢管(2)之间设有多个第一联通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通风的预制承重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通件(4)由两个对称的第一钢板(5)通过拉铆螺栓(17)连接而成;由两个对称的第一压型钢板(6)通过拉铆螺栓(17)连接而成;由一个圆钢管(18),两侧焊接第二钢板(7)组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通风的预制承重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管(2)、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艳赵卫赵轶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乐易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