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高效反应澄清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264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一体化高效反应澄清池,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絮凝反应池、加药系统和污泥回流系统;加药系统设置在絮凝反应池内的上方,加药系统的加药口开设在絮凝反应池的顶部;污泥回流系统与絮凝反应池连接,用于将从絮凝反应池流出的污水进行分离;絮凝反应池设有污水进口、污水出口、水平搅拌装置和竖直搅拌装置;其中水平搅拌装置和竖直搅拌装置均伸入到絮凝反应池的内部;絮凝反应池的内部还设有污泥隔板,污泥隔板的高度处于污水进口和水平搅拌装置的安装高度之间。该澄清池具有全自动投加药剂、絮凝沉淀密度高和快速启动等特点,能够实现对废水的一体化高效净化处理,减少污水处理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益。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高效反应澄清池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高效反应澄清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保政策日益严格,对生态文明要求逐渐提高。因此,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净化无害处理受到越来越广泛重视,这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对排放污水中的悬浮物进行絮凝分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也是污水处理技术的关键。
[0003]现有技术中,传统澄清池存在以下问题:
[0004](1)需要人工投加药剂,以机械搅拌沉淀的方法去除悬浮物。絮凝的实施靠添加适当的絮凝剂,其作用是吸附微粒,在微粒间“架桥”,从而促进集聚,在处理钢铁废水、印染废水、油田水、焦化废水和垃圾渗滤液等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但这种处理方式工艺繁杂,处理工程投资大,运行成本高。
[0005](2)水进入设备后没有能够和净化层充分接触,导致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不能被充分吸收,净化不彻底,对悬浮物处理效果不佳,导致回流污泥减少,澄清效率不高。
[0006](3)传统澄清池的机械搅拌装置只能在固定位置工作,导致混凝效率低,常出现泥渣沉积,输泥管堵塞等问题,维护管理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高效反应澄清池,具有全自动投加药剂、絮凝沉淀密度高和快速启动等特点,实现对废水的一体化高效净化处理,能有效达到减少污水处理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一体化高效反应澄清池,包括絮凝反应池、加药系统和污泥回流系统;所述的絮凝反应池通过支撑架固定;所述的加药系统设置在絮凝反应池内的上方,加药系统的加药口开设在絮凝反应池的顶部;所述的污泥回流系统与絮凝反应池连接,用于将从絮凝反应池流出的污水进行分离;
[0010]所述的絮凝反应池一侧的中上部设有污水进口,所述的污水进口连接废水源,同一侧的中下部设有水平搅拌装置,另一侧的中下部设有污水出口,所述的污水出口作为污泥回流系统的进口;所述的絮凝反应池的顶部设有竖直搅拌装置;所述的水平搅拌装置和竖直搅拌装置均伸入到絮凝反应池的内部;
[0011]所述的絮凝反应池的内部设有污泥隔板,所述的污泥隔板的高度处于污水进口和水平搅拌装置的安装高度之间。
[0012]优选的,所述的污泥回流系统包括底部呈锥形的沉淀池、以及设置在沉淀池上的排泥口和净水出口,所述的排泥口位于沉淀池的底部,净水出口位于沉淀池的中部或中上部;所述的净水出口与絮凝反应池的污水出口位于相对的两个侧面上。
[0013]优选的,所述的沉淀池的锥形部分低于絮凝反应池的底面,且锥形部分的侧壁上设有不少于2个刮泥板。
[0014]优选的,所述沉淀池的外壁与所述絮凝反应池的外壁连为一体。
[0015]优选的,还包括检修检测系统,所述的检修检测系统包括检修爬梯和观测窗,所述的检修爬梯安装在澄清池的外侧壁上,观测窗开设在澄清池的顶部。
[0016]优选的,所述的加药系统包括第一加药装置和第二加药装置,所述的第一加药装置和第二加药装置的出药口处设有电磁阀。
[0017]优选的,所述的絮凝反应池上的污水进口和污水出口、以及沉淀池上的排泥口和净水出口处均设有控制进/出口启闭和开度的电磁阀。
[0018]优选的,所述的水平搅拌装置包括水平电机和水平搅拌叶片,所述的水平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固定在絮凝反应池一侧的中下部,水平电机输出轴伸入到絮凝反应池内部,水平搅拌叶片与水平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
[0019]所述的竖直搅拌装置包括竖直电机和竖直搅拌叶片,所述的竖直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固定在絮凝反应池的顶部,竖直电机输出轴伸入到絮凝反应池内部,竖直搅拌叶片与竖直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的竖直搅拌叶片通过升降杆与竖直电机连接,所述的升降杆一端与竖直电机输出轴连接,升降杆另一端穿过污泥隔板后与竖直搅拌叶片连接,所述的竖直搅拌叶片位于污泥隔板的下方。
[0021]优选的,所述的水平电机和竖直电机的外侧设有电机防护罩。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在于:本技术在传统澄清池的基础上增设加药系统,可实现全自动投加药剂,提高了添加药剂的精确度,实现了与废水定量比例混合,确保了对废水的最佳絮凝效果;在澄清池中安装有污泥隔板、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搅拌电机,过滤效果好,搅拌强度大,保证了污水与药剂充分接触,絮凝沉淀的密度高,实现了对废水的一体化高效净化处理;此外,竖直方向上的搅拌电机可升降,可实现不同竖直高度上的搅拌。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一体化高效反应澄清池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

第一加药装置、2

电磁阀、3

污水进口、4

污泥隔板、5

水平电机防护罩、6

水平电机、7

搅拌叶片、8

支撑架、9

排泥口、10

刮泥板、11

净水出口、12

检修爬梯、13

观测窗、14

污水出口、15

第二加药装置、16

升降装置、17

电机安装座、18

竖直电机、19

竖直电机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高效反应澄清池,能有效处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处理悬浮物为主的各种废水。该澄清池主要包括:絮凝反应池、自动加药系统、污泥回流系统、检修监测系统,以实现对废水的一体化高效净化处理。
[0027]其中,所述的絮凝反应池通过支撑架8固定,本实施例中,采用金属钢材作为支撑
架;所述的加药系统设置在絮凝反应池内的上方,加药系统的加药口开设在絮凝反应池的顶部;所述的污泥回流系统与絮凝反应池连接,用于将从絮凝反应池流出的污水进行分离;
[0028]所述的絮凝反应池一侧的中上部设有污水进口3,所述的污水进口3连接废水源,同一侧的中下部设有水平搅拌装置,另一侧的中下部设有污水出口14,所述的污水出口作为污泥回流系统的进口;所述的絮凝反应池的顶部设有竖直搅拌装置;所述的水平搅拌装置和竖直搅拌装置均伸入到絮凝反应池的内部;
[0029]所述的絮凝反应池的内部设有污泥隔板4,所述的污泥隔板的高度处于污水进口和水平搅拌装置的安装高度之间。本实施例中,污泥隔板采用圆形多孔金属网状滤网,用于实现过滤分离。
[0030]所述的污泥回流系统包括底部呈锥形的沉淀池、以及设置在沉淀池上的排泥口9和净水出口11,所述的排泥口9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高效反应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絮凝反应池、加药系统和污泥回流系统;所述的絮凝反应池通过支撑架(8)固定;所述的加药系统设置在絮凝反应池内的上方,加药系统的加药口开设在絮凝反应池的顶部;所述的污泥回流系统与絮凝反应池连接,用于将从絮凝反应池流出的污水进行分离;所述的絮凝反应池一侧的中上部设有污水进口(3),所述的污水进口(3)连接废水源,同一侧的中下部设有水平搅拌装置,另一侧的中下部设有污水出口(14),所述的污水出口作为污泥回流系统的进口;所述的絮凝反应池的顶部设有竖直搅拌装置;所述的水平搅拌装置和竖直搅拌装置均伸入到絮凝反应池的内部;所述的絮凝反应池的内部设有污泥隔板(4),所述的污泥隔板的高度处于污水进口和水平搅拌装置的安装高度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效反应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回流系统包括底部呈锥形的沉淀池、以及设置在沉淀池上的排泥口(9)和净水出口(11),所述的排泥口(9)位于沉淀池的底部,净水出口(11)位于沉淀池的中部或中上部;所述的净水出口(11)与絮凝反应池的污水出口(14)位于相对的两个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高效反应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的锥形部分低于絮凝反应池的底面,且锥形部分的侧壁上设有不少于2个刮泥板(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高效反应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外壁与所述絮凝反应池的外壁连为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效反应澄清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修检测系统,所述的检修检测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朝霞陈河元程瑜谢建华史斌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浙江北仑第一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