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228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质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生态监测装置,包括多个数据采集端、信号收发端、现场控制终端和监测中心,数据采集端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包括主机、蓄电池、变送器电路板、光学电极、电化学电极,变送器电路板设置在主机下方,光学电极和变送器电路板连接,电化学电极连接在光学电极上,外壳侧面底端有出水管,外壳顶端连接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顶面左侧端竖直安装有入水管,过滤装置顶端与外壳顶端之间安装有导水管。该水生态监测装置,通过在监测装置前端通过导水管连接有过滤装置,且过滤装置能够将进入到监测装置内部的水质进行过滤,防止水中的杂质直接进入到监测装置内部,对监测装置的使用寿命不利。对监测装置的使用寿命不利。对监测装置的使用寿命不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生态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质监测
,具体为水生态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生态监测装置一般由取样、测试和信号处理三部分组成。取样可通过采样器采集水样送测试或将传感器与采样器一起直接安装在水体中完成。水污染监测系统监测参数通常有水温、流速、流量、pH值、电导率、溶解氧、铵离子、氰离子、硝酸根、COD、TOC等。传感器随测试的参数不同而不同。如溶解氧采用隔膜式原电池或极谱式传感器;pH采用玻璃电极传感器;氨和氰离子采用电极传感器等。信号处理部分主要完成数据采集、传输、显示、记录、贮存等功能。水污染监测系统分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两类。自动监测系统可连续自动进行监测、信号处理和传输。它一般安装在人群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的水体,其运转和维护费用亦较高。
[0003]在富含杂质的水中使用时,水生态监测装置的检测仪会受到杂质或水草的附着,检测仪的检测工作就会受到杂质附着的干扰,或无法进行检测工作或使得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因此必须将杂质对检测仪的附着消除,以使检测工作持续进行下或者避免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水生态监测装置,具备过滤水质,有效的保护水质监测装置的使用寿命等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生态监测装置,包括多个数据采集端、信号收发端、现场控制终端和监测中心,数据采集端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包括主机、蓄电池、变送器电路板、光学电极、电化学电极,变送器电路板设置在主机下方,光学电极和变送器电路板连接,电化学电极连接在光学电极上,所述外壳侧面底端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外壳顶端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顶面左侧端竖直安装有入水管,所述过滤装置顶端与外壳顶端之间安装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两端设置有旋转纽扣,所述过滤装置内部位于入水管下方安装有水藻栅,所述水藻栅内部设置有档杆,所述水藻栅下方设置有杂质过滤板,所述杂质过滤板顶面与底面分别设置有粗板与细板,所述粗板与细板之间安装有过滤布,所述过滤装置内部顶面中心竖直向下安装有挡板,所述过滤装置内部底面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内部位于挡板侧方安装有抽取装置。
[0008]进一步,所述出水管连接于外壳侧面远离过滤装置一端,所述入水管安装于过滤装置顶面位于导水管左侧端,所述旋转纽扣设置有两组。
[0009]进一步,所述水藻栅内部设置有多根档杆,所述档杆平行于过滤装置底面,所述杂质过滤板位于水藻栅下方,所述杂质过滤板与水藻栅侧面分别安装有拉扣。
[0010]进一步,所述粗板位于细板上方,所述粗板与细板顶面都开设有过滤孔,所述粗板顶面开设的过滤孔截面大于细板顶面开设的过滤孔。
[0011]进一步,所述挡板位于过滤装置内部,所述搅拌装置位于挡板底面与过滤装置内部底面上方之间,所述抽取装置位于挡板远离水藻栅一侧端。
[0012]进一步,所述搅拌装置底端设置有电机,且电机顶端连接有搅杆,所述抽取装置顶面连接于导水管底端,所述抽取装置内部安装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底端连接有抽水管。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生态监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水生态监测装置,通过在监测装置前端通过导水管连接有过滤装置,且过滤装置能够将进入到监测装置内部的水质进行过滤,防止水中的杂质直接进入到监测装置内部,对监测装置的使用寿命不利。
[0015]2、该水生态监测装置,通过在过滤装置内部通过水藻栅对水中水藻等长条杂质进行过滤,杂质过滤板能够将水中细小杂质进行吸附,且通过内部安装的搅拌装置能够将水中的杂质向上搅动,能够使得杂质在过滤布中进行吸附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监测装置于过滤装置连接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结构过滤装置正剖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结构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结构2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其中:1、外壳;11、出水管;2、过滤装置;21、入水管;3、导水管;31、旋转纽扣;4、水藻栅;41、档杆;5、杂质过滤板;51、粗板;52、细板;53、过滤布;6、挡板;7、搅拌装置;8、抽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一种水生态监测装置,包括多个数据采集端、信号收发端、现场控制终端和监测中心,数据采集端包括外壳1,外壳1内设置有包括主机、蓄电池、变送器电路板、光学电极、电化学电极,变送器电路板设置在主机下方,光学电极和变送器电路板连接,电化学电极连接在光学电极上,外壳1侧面底端安装有出水管11,外壳1顶端连接有过滤装置2,过滤装置2顶面左侧端竖直安装有入水管21,过滤装置2顶端与外壳1顶端之间安装有导水管3,导水管3两端设置有旋转纽扣31,过滤装置2内部位于入水管21下方安装有水藻栅4,水藻栅4内部设置有档杆41,水藻栅4下方设置有杂质过滤板5,杂质过滤板5顶面与底面分别设置有粗板51与细板52,粗板51与细板52之间安装有过滤布53,过滤装置2内部顶面中心竖直向下安装有挡板6,过滤装置2内部底面安装有搅拌装置7,过滤装置2内部位于挡板6侧方安装有抽取装置8。
[0023]具体的,出水管11连接于外壳1侧面远离过滤装置2一端,入水管21安装于过滤装
置2顶面位于导水管3左侧端,旋转纽扣31设置有两组。出水管11能够将外壳1内部的监测完成的水进行排出,且过滤装置2顶面对应设置有入水管,利用入水管能够使得将需要监测的水输送至外壳1内部,旋转纽扣31能够将导水管3安装在过滤装置2与外壳1之间。
[0024]具体的,水藻栅4内部设置有多根档杆41,档杆41平行于过滤装置2底面,杂质过滤板5位于水藻栅4下方,杂质过滤板5与水藻栅4侧面分别安装有拉扣。水藻栅4通过多根档杆41将水藻进行过滤,并且水藻栅4侧端设置有拉板,利用拉板能够将水藻栅4从过滤装置2内部拉出的效果,使得对水藻栅4内部进行清理,杂质过滤板5能够将水中细小的杂质进行清理与过滤的效果,防止杂质直接进入到过外壳1内部,导致对监测装置的使用寿命不利,杂质过滤板5与水藻栅4卡接在挡板6与外壳1左侧面之间。
[0025]具体的,粗板51位于细板52上方,粗板51与细板52顶面都开设有过滤孔,粗板51顶面开设的过滤孔截面大于细板52顶面开设的过滤孔。粗板51与细板52大小相等,顶部表面开设有截面大小不等的过滤孔,利用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生态监测装置,包括多个数据采集端、信号收发端、现场控制终端和监测中心,数据采集端包括外壳(1),外壳(1)内设置有包括主机、蓄电池、变送器电路板、光学电极、电化学电极,变送器电路板设置在主机下方,光学电极和变送器电路板连接,电化学电极连接在光学电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侧面底端安装有出水管(11),所述外壳(1)顶端连接有过滤装置(2),所述过滤装置(2)顶面左侧端竖直安装有入水管(21),所述过滤装置(2)顶端与外壳(1)顶端之间安装有导水管(3),所述导水管(3)两端设置有旋转纽扣(31),所述过滤装置(2)内部位于入水管(21)下方安装有水藻栅(4),所述水藻栅(4)内部设置有档杆(41),所述水藻栅(4)下方设置有杂质过滤板(5),所述杂质过滤板(5)顶面与底面分别设置有粗板(51)与细板(52),所述粗板(51)与细板(52)之间安装有过滤布(53),所述过滤装置(2)内部顶面中心竖直向下安装有挡板(6),所述过滤装置(2)内部底面安装有搅拌装置(7),所述过滤装置(2)内部位于挡板(6)侧方安装有抽取装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松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淼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