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散热模组、车载充电机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210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散热模组、车载充电机及电动汽车,所述集成散热模组包括散热壳体、绝缘骨架、若干第一发热器件和若干第二发热器件;所述散热壳体独立于所述车载充电机的外壳,且所述散热壳体包括容置腔;若干所述第一发热器件通过所述绝缘骨架组装在一起形成磁性组件,且所述磁性组件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发热器件安装在所述散热壳体的外表面;所述散热壳体包括散热结构,且所述磁性组件和第二发热器件分别通过所述散热结构散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可大大提高车载充电机的集成度,同时简化车载充电机的外壳结构,减少装配工序,提高装配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散热模组、车载充电机及电动汽车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车载充电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成散热模组、车载充电机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在新能源汽车中,主要通过车载充电机(On board charger,OBC)对其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在车载充电机中,磁性器件(例如:电感、变压器等)和半导体开关器件(例如:三极管或二极管等)为该车载充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载充电机工作过程中,磁性器件和半导体开关器件将产生大量的热,为保证车载充电机正常工作,需要通过散热系统对磁性器件和半导体开关器件进行散热。
[0003]现有的车载充电机产品中电感、变压器等磁性器件大部分采用单体安装方式,即电感、变压器等磁性器件一般采用螺钉锁固等方式分散安装在散热腔体内,占用空间大,导致水道利用率较低,且增加了灌胶量;此外,现有的车载充电机产品中一般采用车载充电机的外壳作为散热水道的载体,使得三极管等半导体开关器件仅能设置在车载充电机腔体内的侧壁上,而由于半导体开关器件的数量较多,其排列在车载充电机内的侧壁上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进一步增加了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散热模组,应用于车载充电机,且所述车载充电机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散热模组包括散热壳体、绝缘骨架、若干第一发热器件和若干第二发热器件;所述散热壳体独立于所述车载充电机的外壳,且所述散热壳体包括容置腔;若干所述第一发热器件通过所述绝缘骨架组装在一起形成磁性组件,且所述磁性组件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发热器件安装在所述散热壳体的外表面;所述散热壳体包括散热结构,且所述磁性组件和第二发热器件分别通过所述散热结构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器件包括以下器件中的一个或多个:主变压器、直流变压器、功率因数校正电感;所述绝缘骨架包括绝缘板,所述绝缘板包括多个第一端子孔,且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孔贯穿所述绝缘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若干所述第一发热器件分别固定在所述绝缘板下方,且若干所述第一发热器件的端脚分别穿过多个所述第一端子孔后到达所述绝缘板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孔包括突出于所述绝缘骨架的上表面的导引部,若干所述第一发热器件的端脚分别通过所述导引部引导突伸的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包括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端子孔对应的第二端子孔;在所述磁性组件安装到所述散热壳体的容置腔时,若干所述第一发热器件的端脚分别穿过多个所述第二端子孔后突伸到所述散热壳体外。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散热模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宝王帮伟向世松陶安发曾昭麟颜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