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颌面外科皮瓣移植术后床上头部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2030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颌面外科皮瓣移植术后床上头部制动装置,包括枕垫和若干限位块;所述枕垫可拆卸安装于病床的床头表面,所述枕垫的表面沿病床中线对称设置有若干可装填的拘束袋,患者过床后头部枕于枕垫上并压住部分拘束袋的袋体,若干限位块一一对应地塞入拘束袋中从两侧将患者头部拘束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头部制动装置采用分步组装的结构,在患者过床的过程中保持病床平坦,便于将患者平移过床。过床后无需搬动患者头部即可从两侧组装限位块实现对患者头部的拘束固定,避免了传统头部制动装置佩戴时搬动患者头部引发吻合口端断裂的问题。端断裂的问题。端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颌面外科皮瓣移植术后床上头部制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颌面外科皮瓣移植术后床上头部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皮瓣外科的迅速发展,口腔恶性肿瘤手术从过去单纯切除病变组织,发展到同时进行缺损组织的修复和功能的重建,以更好地恢复患者的功能和外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游离皮瓣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并已成为肿瘤术后缺损立即整复的主要手段。
[0003]患者手术后躺卧在移动手术床上送回病房,需要将患者整体平移到病房的病床上,此过程称为过床。而游离皮瓣及口腔的动静脉吻合手术后,需要佩戴头部制动装置保持头部和颈部的相对静止4至5天,防止吻合口端断裂。
[0004]传统的头部制动装置包括佩戴式和支架式两种,其中佩戴式需要需要搬动患者头部进行佩戴难免会牵动伤处,引发吻合口端断裂。支架式固定于病床会影响患者的过床平移操作,易造成患者在过床的过程中因颠簸而导致头部大幅度移动牵动伤处,引发吻合口端断裂。
[0005]综上所述,亟需一种无需搬动患者头部又不影响患者过床的头部制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颌面外科皮瓣移植术后床上头部制动装置,在患者过床到病房床位后,无需移动患者头部便可从两侧将患者头部拘束固定。
[0007]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新型颌面外科皮瓣移植术后床上头部制动装置,包括枕垫和若干限位块;所述枕垫可拆卸安装于病床的床头表面,所述枕垫的表面沿病床中线对称设置有若干可装填的拘束袋,患者过床后头部枕于枕垫上并压住部分拘束袋的袋体,若干限位块一一对应地塞入拘束袋中从两侧将患者头部拘束固定。
[0009]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得到以下技术效果:
[0010]在患者从移动的手术床过床到病房的病床之前,预先将枕垫套设于病床的床头位置,调整枕垫使拘束袋位于病床中线两侧,患者过床时直接将患者平移至头部枕在枕垫中线的位置,此时患者的头部压住两侧拘束袋的部分袋体。患者卧姿调整完成后,将若干限位块对应装填在患者头部两侧的拘束袋中,从两侧拘束患者头部实现固定效果,有利于术后恢复。
[0011]优选的,所述拘束袋的袋口朝向病床侧方。
[0012]优选的,所述拘束袋的袋口安装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两端分别与袋口的两侧连接,用于固定装填在拘束袋中的限位块。
[0013]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为可变形的沙袋。
[0014]优选的,所述枕垫呈条状,其首尾两端通过拉链、魔术贴或搭扣连接构成闭合环状
结构套设于病床。
[0015]优选的,所述枕垫为棉垫、海绵垫或气垫。
[0016]优选的,所述拘束袋的袋体采用呢绒布、棉布或丝绸布制成。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技术的头部制动装置采用分步组装的结构,在患者过床的过程中保持病床平坦,便于将患者平移过床。过床后无需搬动患者头部即可从两侧组装限位块实现对患者头部的拘束固定,避免了传统头部制动装置佩戴时搬动患者头部引发吻合口端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头部制动装置组装状态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头部制动装置拆解状态示意图。
[0021]图例:
[0022]1枕垫;2限位块;3病床;4拘束袋;
[0023]11拉链;
[0024]41弹力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颌面外科皮瓣移植术后床上头部制动装置,由枕垫1和四个限位块2构成。枕垫1为长条状,其首尾两端通过拉链11连接为封闭的环状结构。可套绕在病床3上固定,作为患者的头枕和限位块2的安装基座使用。在枕垫1的表面设置有四个拘束袋4,四个拘束袋4以病床3的中线为对称轴两两对称且袋口朝向病床3的两侧。患者过床后身体以病床3中线为基准调整,使头部枕在枕垫1上并同时压住四个拘束袋4的部分袋体。患者姿态调整完毕后,将四个限位块2分别塞入四个拘束袋4中,从两侧将患者头部拘束固定。患者过床的过程中保持了病床3表面的平坦,患者过床后也无需搬动患者头部,即可实现在患者卧姿状态下固定患者头部的效果。
[0028]值得一提的是,枕垫1的首尾两端也体用魔术贴、搭扣或别针连接。
[0029]四个限位块2均采用封闭的沙袋,具备塑性变形的效果。分别塞入四个拘束袋4中后,可通过推挤沙袋填充缝隙,在患者头部两侧挤压形成适配于患者头部形状的模槽,既增强了拘束固定头部的效果,又避免坚硬填充物硌在患者头部而引发不适感。
[0030]拘束袋4的袋口朝向病床3的两侧,可确保每个拘束袋4的袋口均能完全敞开,避免患者躺卧位置偏斜而压住袋口的情况。并且,在拘束袋4的袋口安装弹力带41,弹力带41的一端与拘束袋4的袋体固定,另一端则通过魔术贴或搭扣连接,用于封堵袋口。同时,弹力带41通过魔术贴的粘贴位置或搭扣的扣合位置调节长度,可对限位块2施加朝向患者头部的推力,提升拘束效果。
[0031]为减轻其长时间卧床的痛苦,枕垫1采用棉垫、海绵垫或气垫中的一种,提升患者枕卧的舒适度。同样地,拘束袋4需要贴合患者两颊,为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拘束袋4的袋体
采用呢绒布、棉布或丝绸布制作。
[0032]以上实施方式中的各种技术特征可以任意进行组合,只要特征之间的组合不存在冲突或矛盾即可,但是限于篇幅,未进行一一描述。
[0033]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颌面外科皮瓣移植术后床上头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垫和若干限位块;所述枕垫可拆卸安装于病床的床头表面,所述枕垫的表面沿病床中线对称设置有若干可装填的拘束袋,患者过床后头部枕于枕垫上并压住部分拘束袋的袋体,若干限位块一一对应地塞入拘束袋中从两侧将患者头部拘束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颌面外科皮瓣移植术后床上头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拘束袋的袋口朝向病床侧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颌面外科皮瓣移植术后床上头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拘束袋的袋口安装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两端分别与袋口的两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小玲刘雪利刘曙光黄娜侯雅蓉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