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清洗废水源头污染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199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清洗废水源头污染物处理装置,焚烧炉内部设有承料板,生活垃圾经左侧进料口进入焚烧炉内并喷洒有催化剂,生活垃圾于承料板上焚烧处理,焚烧炉渣从右侧出料口进入输送清洗机构顶部进料口,焚烧炉渣经输送清洗机构进行轴向输送并配合水体将灰烬和固体物分离,微塑胶颗粒伴随清洗废水进入集水箱收集,清洗废水输送至降解池进行可见光催化分解,清洗废水输送至沉淀回收池内,带有磁性的催化剂向下沉淀后并输送回焚烧炉顶部再利用,沉淀回收池上层水体输送至输送清洗机构再利用清洗焚烧炉渣。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方便操作、降解效率好且循环再利用率高等优点,可有效对微塑胶颗粒可靠降解以保护环境。颗粒可靠降解以保护环境。颗粒可靠降解以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清洗废水源头污染物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焚烧炉渣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清洗废水源头污染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及各种生活场景中,相应地,产生的生活垃圾也随之增多。
[0003]现阶段,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直接填埋以及高温焚烧处理,其中直接填埋方式会占用较多宝贵土地资源,并且填埋分解过程时渗滤液还会对填埋场的周边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现有的处理技术主流趋向采用高温焚烧方式处理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高温焚烧后,可使生活垃圾的整体体积极大降低、去除垃圾中大量水分以及将生活垃圾内的有毒有害物质有效分解。然而生活垃圾高温焚烧后会残留一定量的焚烧炉渣,焚烧炉渣不仅包括金属块、石块等固体废弃物,还会存在大量微塑胶颗粒。
[0004]焚烧炉渣通常用于制作行道砖等公共场合的建筑材料,若焚烧炉渣在重新利用前,不对微塑胶颗粒进行去除处理,将会使微塑胶颗粒在建筑材料日常使用中向环境析出,再通过一定环节食物链进入人体。与此同时,当环境水体带有大量的微塑胶颗粒后,也会使得微塑胶颗粒成为载体而携带的各种污染物,可对环境和有机体造成严重危害。
[0005]因此焚烧炉渣在制成为建筑材料之前,则需要对焚烧炉渣进行相应的清洗、筛分以及将进入至清洗废水内的微塑胶颗粒进行快速且高效的分解处理,从而避免其直接向环境直接排放或者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方便操作、降解效率好且循环再利用率高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清洗废水源头污染物处理装置,旨在对微塑胶颗粒可靠降解以保护环境。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清洗废水源头污染物处理装置,包括焚烧炉、输送清洗机构、降解池、沉淀回收池,焚烧炉为内部中空壳体且内部设有承料板,生活垃圾经左侧进料口进入焚烧炉内并喷洒有催化剂,生活垃圾于承料板上进行焚烧处理,焚烧炉渣从右侧出料口进入输送清洗机构顶部进料口,焚烧炉渣经输送清洗机构进行轴向输送并配合水体将灰烬和固体物分离,微塑胶颗粒伴随清洗废水进入集水箱收集,清洗废水输送至降解池进行可见光催化分解,清洗废水输送至沉淀回收池内,带有磁性的催化剂向下沉淀后并输送回焚烧炉顶部再利用,沉淀回收池上层水体输送至输送清洗机构再利用清洗焚烧炉渣。
[0008]优选地,所述承料板设置于所述焚烧炉下部,承料板右侧与焚烧炉内壁板铰接相连,焚烧炉左侧内壁板设有限位块支撑承料板左侧,承料板左侧铰接相连向上设置的过渡板,过渡板顶端相连钢丝绳,钢丝绳绕过上方的滑轮并与设置于焚烧炉外的绞线电机相连;焚烧炉左侧设有左侧进料斗与所述左侧进料口相连,焚烧炉右侧设有右侧出料口,并且右
侧出料口向下设有送料板。
[0009]优选地,所述焚烧炉左侧下部设有进风口以及在进风口设置有鼓风机,所述承料板内部设有若干通气孔,焚烧炉底板为向右且向下倾斜板,焚烧炉右侧下部设有通气孔。
[0010]优选地,所述输送清洗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输送筒体,输送筒体内部设有中心轴,中心轴表面设有输送叶片,中心轴右端穿过输送筒体并与驱动电机驱动相连,输送筒体中部上表面设有若干进水口,输送筒体底部设有若干出水口,输送筒体底部相连集水斗,集水斗正下方设有集水箱,输送筒体左侧顶部设有顶部进料斗,输送筒体右侧底部设有排料管,排料管下方设有表面镂空的输送带,输送带位于集水箱上方。
[0011]优选地,所述集水箱侧部与第一管道一端相连,第一管道另一端与所述降解池相连,集水箱上部设有在同一水平面内纵横相连的第一可见光网,集水箱内还设有深入水体内部且竖直设置的若干第二可见光管。
[0012]优选地,所述集水箱另一侧与第二管道一端相连,第二管道另一端与所述沉淀回收池上部相连,沉淀回收池下部为上宽下窄漏斗状结构,沉淀回收池下部内壁面为光滑面,沉淀回收池下部外周面安装有电磁线圈,沉淀回收池底部与第三管道一端相连,第三管道另一端与所述焚烧炉上部相连。
[0013]优选地,所述沉淀回收池中部与第四管道一端相连,第四管道另一端与所述输送筒体中部上表面设有若干进水口相连。
[0014]优选地,所述沉淀回收池侧部设置有超声波振动电机。
[0015]优选地,所述左侧进料口铰接相连有常闭的第一保护板,所述右侧出料口铰接相连有常闭的第二保护板,所述通气孔铰接相连有常闭的第三保护板。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中部分别设置有抽水泵。
[0017]本技术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焚烧炉的下部位置设置承料板和铰接相连的过渡板,从而使得垃圾焚烧变成焚烧炉渣后,绞线电机拉动钢丝绳而使承料板左高右低,焚烧炉渣能够自动地通过右侧出料口进入至输送清洗机构内。而焚烧炉渣在输送清洗机构内通过加压水体而将灰烬和固体物方便地分离,并且焚烧产生的微塑胶颗粒伴随清洗废水进入集水箱内,而含有微塑胶颗粒的清洗废水在降解池内受到第一可见光网以及第二可见光管产生光线照射,并配合催化剂作用而使微塑胶颗粒进行分解,经过一定时间分解后的微塑胶颗粒和清洗废水在沉淀回收池内,因电磁线圈产生磁极作用而使催化剂定向沉淀,通过特定管道输送回焚烧炉再次利用,而沉淀回收池的上层水体通过另一特定管道输送回输送清洗机构再次对焚烧炉渣清洗。因此本技术技术方案能够方便且可靠地对焚烧炉渣清洗,并且催化剂和水体能够重复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和再循环利用率,对环境极为友好。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清洗废水源头污染物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附图标号说明:
[0025]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焚烧炉24输送叶片11承料板25驱动电机12左侧进料口26进水口13右侧出料口27出水口131送料板28集水斗14限位块29排料管15过渡板3降解池16钢丝绳5集水箱17滑轮51第一可见光网18绞线电机52第二可见光管19左侧进料斗6降解池110进风口7沉淀回收池111鼓风机71下部内壁面112通风孔72电磁线圈113焚烧炉底板8输送带114通气孔91第一管道115延伸板92第二管道2输送清洗机构93第三管道21顶部进料口94第四管道211顶部进料斗101第一保护板22输送筒体102第二保护板23中心轴103第三保护板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清洗废水源头污染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炉、输送清洗机构、降解池、沉淀回收池,焚烧炉为内部中空壳体且内部设有承料板,所述承料板设置于所述焚烧炉下部,承料板右侧与焚烧炉内壁板铰接相连,焚烧炉左侧内壁板设有限位块支撑承料板左侧,承料板左侧铰接相连向上设置的过渡板,过渡板顶端相连钢丝绳,钢丝绳绕过上方的滑轮并与设置于焚烧炉外的绞线电机相连;焚烧炉左侧设有左侧进料斗与所述左侧进料口相连,焚烧炉右侧设有右侧出料口,并且右侧出料口向下设有送料板;所述焚烧炉左侧下部设有进风口以及在进风口设置有鼓风机,所述承料板内部设有若干通气孔,焚烧炉底板为向右且向下倾斜板,焚烧炉右侧下部设有通气孔;所述输送清洗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输送筒体,输送筒体内部设有中心轴,中心轴表面设有输送叶片,中心轴右端穿过输送筒体并与驱动电机驱动相连,输送筒体中部上表面设有若干进水口,输送筒体底部设有若干出水口,输送筒体底部相连集水斗,集水斗正下方设有集水箱,输送筒体左侧顶部设有顶部进料斗,输送筒体右侧底部设有排料管,排料管下方设有表面镂空的输送带,输送带位于集水箱上方;所述集水箱侧部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毅叶富城罗健明周锦潮阮伟涛陆钢张新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绿富域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