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雨水进入的配电箱箱顶及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79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雨水进入的配电箱箱顶及配电箱,箱顶外壳扣在顶板上,箱顶外壳两斜边下方设有与顶板两相对侧连接的第一封板,所述顶板另外两相对侧各设有一块将箱顶外壳侧面封闭的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与顶板中间设有低于顶板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开设有第一凹槽通风孔;第二封板与顶板中间设有低于顶板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上开设有第二凹槽通风孔;将原来安装于配电箱侧面的通风孔设计在配电箱箱顶结构的第一、第二凹槽上,即使少量雨水进入,也会顺着第一、第二凹槽上的通风孔流出,而且第一、第二凹槽是设置在箱顶结构与顶板之间连接处的外侧,低于顶板设置,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到配电箱内部。配电箱内部。配电箱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雨水进入的配电箱箱顶及配电箱


[0001]本公开涉及分电力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雨水进入的配电箱箱顶及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户外安装的配电箱,一方面防护等级要达到IP54,一方面要求温升不能过高,这两个要求相互制约,结构上很难设计,加装风机,虽然利于散热,但是增加了配电箱成本,不利于公司降本增效。
[0003]目前户外安装的配电箱箱顶结构与箱体整体焊接,焊接完成后需要打磨抛光,工艺复杂,生产周期较长,也不利于后期元器件的装配工作。通风孔在配电箱侧面,雨水很容易浸入。
[0004]因此,亟需一种便于安装、利于散热、防止雨水进入的配电箱箱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雨水进入的配电箱箱顶及配电箱,通过在箱顶边缘设置凹槽,即使少量雨水进入也会顺着凹槽流出,使得雨水不会进入箱体内部,损害配电箱内部设备。
[0006]根据一些实施例,本技术的第一方案提供了一种防止雨水进入的配电箱箱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止雨水进入的配电箱箱顶,包括箱顶外壳,所述箱顶外壳扣在顶板上,所述箱顶外壳两斜边下方设有与顶板两相对侧连接的第一封板,所述顶板另外两相对侧各设有一块将箱顶外壳侧面封闭的第二封板;
[0008]所述第一封板与顶板中间设有低于顶板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开设有第一凹槽通风孔。
[0009]第二封板与顶板中间设有低于顶板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上开设有第二凹槽通风孔。
[0010]优选的,所述顶板四周均设有顶板通风孔,便于配电箱内部散热。
[0011]优选的,在顶板通风孔四周还设有顶板支架。
[0012]优选的,所述顶板支架上设有多个通孔。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为10mm。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为15mm。
[0015]根据一些实施例,本技术的第二方案提供了一种防止雨水进入的配电箱,
[0016]包括第一种方案所述的一种防止雨水进入的配电箱箱顶、配电箱箱体;将配电箱箱顶扣在配电箱箱体上。
[0017]优选的,所述配电箱箱顶与配电箱箱体通过螺母连接固定。
[0018]优选的,配电箱箱顶采用φ11的铆螺母。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技术将原来安装于配电箱侧面的通风孔设计在配电箱箱顶结构的第一、第二凹槽上,即使少量雨水进入,也会顺着第一、第二凹槽上的通风孔流出,而且第一、第二凹槽是设置在箱顶结构与顶板之间连接处的外侧,低于顶板设置,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到配电箱内部。
[0021]2.本技术顶板上四周均设有顶板通风孔,便于配电箱内部散热,无需另外安装风机,降低户外安装配电箱成本,利于公司降本增益。
[0022]3.本技术的配电箱箱顶结构与配电箱箱体采用装配式结构,配电箱箱顶结构采用φ11的铆螺母,将配电箱箱顶结构扣在配电箱箱体上,直接用螺母连接固定,使得工艺简单,提高了配电箱装配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配电箱箱顶侧视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配电箱箱顶主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配电箱顶板结构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配电箱整体结构图;
[0028]图中:1.箱顶外壳;2.第二封板;3.第一凹槽;4.顶板;5.顶板支架;6.顶板通风孔;7.第一封板;8.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0]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1]实施例一
[003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3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止雨水进入的配电箱箱顶,包括箱顶外壳,箱顶外壳扣在顶板上,箱顶外壳两斜边下方设有与顶板两相对侧连接的第一封板,顶板另外两相对侧各设有一块将箱顶外壳侧面封闭的第二封板。
[0034]具体的,第一封板与顶板中间设有低于顶板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为15mm,且第一凹槽上也开设有第一凹槽通风孔;由于第一凹槽是低于顶板的,即使少量雨水进入,也会顺着第一凹槽的凹槽通风孔流出,防止雨水进入到配电箱内部。
[0035]具体的,第二封板与顶板中间设有低于顶板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上开设有第二凹槽通风孔,第二凹槽为10mm;
[0036]第一凹槽的长度大于第二凹槽,当然,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长度可以根据具体的实施要求和配电箱的大小进行适当的选择。
[0037]具体的实施例中,顶板四周均设有顶板通风孔,便于配电箱内部散热,无需另外安装风机,降低户外安装配电箱成本,利于公司降本增益。
[0038]另外,在顶板通风孔四周还设有顶板支架,顶板支架上设有多个通孔,将配电箱箱顶结构扣在箱体上,通过顶板支架上的通孔利用螺母连接固定,配电箱箱顶结构与配电箱箱体通过螺母固定,使得工艺简单,便于拆卸和安装,提高了配电箱装配工作效率。
[0039]配电箱箱顶结构采用φ11的铆螺母,将箱顶结构扣在配电箱箱体上,直接用螺母连接固定;
[0040]具体的,箱顶拉φ11的铆螺母,配电箱冲φ11圆孔,从配电箱内部直接穿入φ10螺栓固定,无需安装螺母、弹垫、平垫,安装方便,提高工作效率,螺母和螺栓的直径可以根据具体实施要求来选择。
[0041]实施例二
[004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止雨水进入的配电箱,包括实施例一中的防止雨水进入的配电箱箱顶、配电箱箱体;
[0043]具体的,配电箱箱顶采用φ11的铆螺母,将箱顶结构扣在配电箱箱体上,通过螺母连接固定。
[0044]以上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45]1、将原来安装于配电箱侧面的通风孔设计在配电箱箱顶结构的第一、第二凹槽上,即使少量雨水进入,也会顺着第一、第二凹槽上的通风孔流出,而且第一、第二凹槽是设置在箱顶结构与顶板之间连接处的外侧,低于顶板设置,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到配电箱内部。
[0046]2、顶板上四周均设有顶板通风孔,便于配电箱内部散热,无需另外安装风机,降低户外安装配电箱成本,利于公司降本增益。
[0047]3、配电箱箱顶结构与配电箱箱体采用装配式结构,配电箱箱顶结构采用φ11的铆螺母,将配电箱箱顶结构扣在配电箱箱体上,直接用螺母连接固定,使得工艺简单,提高了配电箱装配工作效率。...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雨水进入的配电箱箱顶,包括箱顶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顶外壳扣在顶板上,所述箱顶外壳两斜边下方设有与顶板两相对侧连接的第一封板,所述顶板另外两相对侧各设有一块将箱顶外壳侧面封闭的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与顶板中间设有低于顶板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开设有第一凹槽通风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雨水进入的配电箱箱顶,其特征在于,第二封板与顶板中间设有低于顶板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上开设有第二凹槽通风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雨水进入的配电箱箱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四周均设有顶板通风孔,便于配电箱内部散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雨水进入的配电箱箱顶,其特征在于,在顶板通风孔四周还设有顶板支架。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灿伍秦爱华门燕青肖军明张力伟刘朝为吴开起马国强吕先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爱普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