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婴儿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66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婴儿枕头,包括婴儿枕头主体,所述婴儿枕头主体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纠正垫,所述婴儿枕头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保护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3D婴儿枕头,通过保护机构可对婴儿的头部进行塑性,透气层可防止婴儿熟睡后头部与枕头的接触面因不透气导致出汗,有效的提高婴儿枕头的舒适性,而抑菌层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微生物无法生长和繁殖,防止细菌及螨虫对婴儿造成伤害,在使用时,人们可撕开黏贴块抽出软胶盒,将防蚊虫的香料放入其中,再将软胶盒放入孔洞内,防止婴儿裸露在被褥外的头部受到蚊虫的叮咬,起到保护的作用,有效的增强了枕头的实用性,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婴儿枕头


[0001]本技术涉及婴儿枕头领域,具体为一种3D婴儿枕头。

技术介绍

[0002]婴儿枕头一般是指初生到3岁的宝宝用的枕头,一般0

3个月的宝宝称为新生儿,3

12个月的宝宝叫婴儿,1

3岁的称为幼儿,婴儿枕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宝宝脑袋转动,并不给宝宝的颈椎压迫,新生儿颈部平直,用枕头对宝宝的颈椎反而有压迫,所以,婴儿枕的要求就是有一个适合宝宝头型的凹坑,而3D枕头是指100%采用3D立体纤维,制成的新型枕头,它克服了传统的枕头芯材不可洗涤、不透气、不防霉和不防潮的缺陷,并且在弹性、支撑力和耐压力方面都表现出强劲的优势,是一款突破性的产品。
[0003]现有的3D婴儿枕头在使用时,其上不具备驱虫效果,而婴儿在熟睡时,头部在被褥外面,会遭到蚊虫的叮咬,同时,枕头不能除菌,在空气的会存在很多细菌和螨虫,对婴儿的健康造成影响,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3D婴儿枕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3D婴儿枕头,具备实用、舒适、防护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3D婴儿枕头,包括婴儿枕头主体,所述婴儿枕头主体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纠正垫,所述婴儿枕头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保护机构,所述婴儿枕头主体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防蚊虫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透气层、塑性垫、荞麦壳、一号树脂透气膜、吸湿层、二号树脂透气膜、抑菌层与孔腔,所述防蚊虫机构包括黏贴块、孔洞、吸附层与软胶盒。
[0008]优选的,所述婴儿枕头主体的外壁均与纠正垫为可拆卸连接,且纠正垫有两组,所述婴儿枕头主体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一号绣花针脚与保护机构的外侧不可拆卸连接,且保护机构的厚度为3

4cm,所述婴儿枕头主体的后端外表面与防蚊虫机构为可拆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透气层的内部开设有孔腔,所述孔腔的内腔设置有荞麦壳,所述透气层的内壁设置有塑性垫,且塑性垫的厚度为1.2

1.5cm,所述透气层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树脂透气膜,且透气层的厚度为1.2

1.5cm,所述一号树脂透气膜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吸湿层,且吸湿层的厚度为0.8

1.2cm,所述吸湿层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树脂透气膜,且一号树脂透气膜和二号树脂透气膜的厚度均为0.1

0.15cm,所述二号树脂透气膜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抑菌层,且抑菌层的厚度为0.8

1cm。
[0010]优选的,所述透气层的内壁通过二号绣花针脚与塑性垫的外壁为不可拆卸连接,所述透气层的下端外表面通过一号树脂透气膜与吸湿层的上端外表面为不可拆卸连接,所
述吸湿层的下端外表面通过二号树脂透气膜与抑菌层的上端外表面为不可拆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婴儿枕头主体的后端外表面左右对称设置有吸附层,且吸附层有两组,所述婴儿枕头主体的后端外表面开设有孔洞,且吸附层均位于孔洞的两侧,所述孔洞的内腔设置有软胶盒,所述软胶盒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黏贴块,且吸附层均位于黏贴块的前端。
[0012]优选的,所述婴儿枕头主体的后端外表面均通过三号绣花针脚与吸附层的一侧为不可拆卸连接,所述软胶盒的后端外表面与黏贴块的前端外表面之间均设置有粘结剂,且软胶盒的后端外表面均通过粘结剂与黏贴块的前端外表面为不可拆卸连接,所述黏贴块的前端外表面均通过吸附层与婴儿枕头主体的后端外表面为可拆卸连接。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3D婴儿枕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一种3D婴儿枕头,通过设置的保护机构,可对婴儿的头部进行塑性,透气层可防止婴儿熟睡后头部与枕头的接触面因不透气导致出汗,有效的提高婴儿枕头的舒适性,内部的荞麦壳具有自由滑动的特定,枕在宝宝头部,不会给宝宝的颈部压迫感,并可以任意的固定宝宝头部睡姿,而塑性垫的材质是记忆棉,其具有缓慢变形的能力,外力使其变形后,会缓慢地回复原先形状,具有一种兼具黏性和弹性的特性,吸收冲击动能,并能反复使用且不至于永久变形,同时吸湿层可吸收枕头内的水气,保持婴儿枕头主体的干燥性,下层的抑菌层的材质为银离子抗菌纤维,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由于胞内渗透压是胞外渗透压的20

30倍,因此细胞膜破裂,胞浆物外泄,这样也就终止了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使微生物无法生长和繁殖,大幅度的减少枕头中的细菌及螨虫,防止细菌及螨虫对婴儿造成伤害,
[0016]2、该一种3D婴儿枕头,通过设置的防蚊虫机构,在使用时,人们可撕开黏贴块抽出软胶盒,将防蚊虫的香料放入其中,再将软胶盒放入孔洞内,防止婴儿裸露在被褥外的头部受到蚊虫的叮咬,起到保护的作用,有效的增强了枕头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3D婴儿枕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3D婴儿枕头中保护机构的结构剖析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3D婴儿枕头中防蚊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婴儿枕头主体;2、保护机构;3、纠正垫;4、防蚊虫机构;201、透气层;202、塑性垫;203、荞麦壳;204、一号树脂透气膜;205、吸湿层;206、二号树脂透气膜;207、抑菌层;208、孔腔;401、黏贴块;402、孔洞;403、吸附层;404、软胶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如图1

3所示,一种3D婴儿枕头,包括婴儿枕头主体1,婴儿枕头主体1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纠正垫3,婴儿枕头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保护机构2,婴儿枕头主体1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防蚊虫机构4,保护机构2包括透气层201、塑性垫202、荞麦壳203、一号树脂透气膜204、吸湿层205、二号树脂透气膜206、抑菌层207与孔腔208,防蚊虫机构4包括黏贴块
401、孔洞402、吸附层403与软胶盒404。
[0023]进一步的,婴儿枕头主体1的外壁均与纠正垫3为可拆卸连接,且纠正垫3有两组,婴儿枕头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一号绣花针脚与保护机构2的外侧不可拆卸连接,且保护机构2的厚度为3

4cm,婴儿枕头主体1的后端外表面与防蚊虫机构4为可拆卸连接,提高部件连接时的稳固性。
[0024]进一步的,透气层201的内部开设有孔腔208,孔腔208的内腔设置有荞麦壳203,透气层201的内壁设置有塑性垫202,且塑性垫202的材质为记忆棉,其厚度为1.2

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婴儿枕头,包括婴儿枕头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枕头主体(1)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纠正垫(3),所述婴儿枕头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保护机构(2),所述婴儿枕头主体(1)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防蚊虫机构(4),所述保护机构(2)包括透气层(201)、塑性垫(202)、荞麦壳(203)、一号树脂透气膜(204)、吸湿层(205)、二号树脂透气膜(206)、抑菌层(207)与孔腔(208),所述防蚊虫机构(4)包括黏贴块(401)、孔洞(402)、吸附层(403)与软胶盒(4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婴儿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枕头主体(1)的外壁均与纠正垫(3)为可拆卸连接,且纠正垫(3)有两组,所述婴儿枕头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一号绣花针脚与保护机构(2)的外侧不可拆卸连接,且保护机构(2)的厚度为3

4cm,所述婴儿枕头主体(1)的后端外表面与防蚊虫机构(4)为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婴儿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201)的内部开设有孔腔(208),所述孔腔(208)的内腔设置有荞麦壳(203),所述透气层(201)的内壁设置有塑性垫(202),且塑性垫(202)的厚度为1.2

1.5cm,所述透气层(20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树脂透气膜(204),且透气层(201)的厚度为1.2

1.5cm,所述一号树脂透气膜(20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吸湿层(205),且吸湿层(205)的厚度为0.8

1.2cm,所述吸湿层(205)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桃芬王治中龚燕董惠根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富美家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