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边定位结构的眼睑撑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眼科护理
,具体地说,涉及基于双边定位结构的眼睑撑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眼科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中,无论是对眼部进行清洗或滴入眼药水,还是对眼部进行检查手术,都需要将病人的眼睑撑开,常用的方法上是医务工作者用手将患者的眼睑扒开,然后进行眼睛检查、清洗或手术工作。
[0003]但是在眼部检查、清洗或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医务人员一直用手扒着病人的眼睑,无法固定,因手部用力过久,往往会导致手部颤抖,而且医生单手操作带来许多不便,从而使得眼睑的撑开距离发生改变,不利于检查、清洗或手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双边定位结构的眼睑撑开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边定位结构的眼睑撑开装置,包括撑开架及连接在撑开架两侧的侧边定位架,撑开架内设置有一对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撑开架上的螺栓,螺栓一端设置有插接在撑开架内的中间块,中间块一侧固定有轴杆,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边定位结构的眼睑撑开装置,包括撑开架(100)及连接在撑开架(100)两侧的侧边定位架(300),其特征是:所述撑开架(100)内设置有一对调节机构(200);所述调节机构(200)包括螺纹连接在撑开架(100)上的螺栓(210),所述螺栓(210)一端设置有插接在撑开架(100)内的中间块(220),所述中间块(220)一侧固定有轴杆(230),所述轴杆(230)一侧分别设有上移动块(234)和下移动块(232),所述轴杆(230)两侧均设有连接臂(231),两所述连接臂(231)一侧分别转动连接在轴杆(230)上,两所述连接臂(231)的另一侧分别与上移动块(234)及下移动块(232)铰接一起,所述上移动块(234)顶部开设有上插接引导孔(235),所述下移动块(232)顶部开设有下插接引导孔(233),所述撑开架(100)内固定有一对间隔设置的插接柱(110),所述上插接引导孔(235)和所述下插接引导孔(233)分别与两所述插接柱(110)插接配合一起,所述下移动块(232)一侧通过连接柱固定有下撑开板(250),所述上移动块(234)一侧通过连接柱固定有上撑开板(240),当所述上撑开板(240)及下撑开板(250)靠拢一起时、所述上移动块(234)侧的连接臂(231)位于水平方向朝上,所述下移动块(2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莹燕,吴伯乐,刘青林,孙巧红,冯伶俐,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