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臭复合菌剂及其除臭剂和除臭生物液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制剂
,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生物处理餐厨垃圾的除臭复合菌剂及其除臭剂和除臭生物液。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兴起,垃圾中转站逐渐增多,生活垃圾中餐厨垃圾极易腐烂,而伴随严重的臭味问题。垃圾中转站的臭气为无组织排放气源,而且其臭度和TVOCS值爆表,刺激性强。垃圾中转站分布多且占地面积小,不适合采用大型处理设备,倾向于采用小型设备处理臭味,通过小型设备的移动除臭而处理各垃圾中转站的城市垃圾。
[0003]现有的除臭技术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主,物理方法不改变恶臭物质的化学性质,主要靠掩蔽和吸附技术除臭,治标不治本。化学方法采用氧化、热分解等,存在二次污染,成本较高的问题。故物理除臭不能分解恶臭物质,化学除臭存在二次污染,成本较高的问题。而生物除臭法不需要添加化学物质,能在正常条件下运行,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可长期运行,能分解臭气中的恶臭因子,臭气最终产物为简单的无机物,不会有二次污染,适合垃圾中转站这种长期有臭气产生的环境。r/>[0004]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臭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地衣芽孢杆菌菌剂、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菌剂、铜绿假单胞菌菌剂、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和乳酸菌菌剂,且重量比为0.5~1.5:0.5~1.5:1~2:1~2:0.5~1.5:0.5~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所述地衣芽孢杆菌菌剂、所述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菌剂、所述铜绿假单胞菌菌剂、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和所述乳酸菌菌剂分别通过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和乳酸菌依次经驯化、扩培、提纯、发酵可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臭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所述地衣芽孢杆菌菌剂、所述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菌剂和所述铜绿假单胞菌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取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所述地衣芽孢杆菌、所述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或所述铜绿假单胞菌分别投加到LB液体培养基中,震荡培养得各原菌液;(2)从各所述原菌液中取适量的菌液摇匀后用生理盐水洗菌,并将所述LB液体培养基、缓冲溶液和所述菌液按1~3:100:0.5~1.5的比例混匀得混合溶液并置于第一容器中,取适量的餐厨垃圾粉碎混匀敞开放置一定时间后置于第二容器中并进行密封,所述第二容器借用气管连接空气泵作为气源通到所述第一容器内并对所述菌液进行驯化;(3)将驯化后的菌液采用甘油管保存,并接种到所述LB液体培养基上扩培,涂布分离划线进行提纯得各单菌甘油管;(4)将各所述单菌甘油管中的菌种分别投加到LB液体培养基中发酵,可分别得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所述地衣芽孢杆菌菌剂、所述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菌剂和所述铜绿假单胞菌菌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臭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取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投加到光合细菌培养基中,震荡培养得沼泽红假单胞原菌液;(2)从所述沼泽红假单胞原菌液中取适量的菌液摇匀后用生理盐水洗菌,并将所述LB液体培养基、缓冲溶液和所述菌液按1~3:100:0.5~1.5的比例混匀得混合溶液并置于第一容器中,取适量的餐厨垃圾粉碎混匀敞开放置一定时间后置于第二容器中并进行密封,所述第二容器借用气管连接空气泵作为气源通到所述第一容器内并对所述菌液进行驯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梓宜,杨秋婵,张保安,谭永生,段磊,王学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