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制品自动开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90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制品自动开合模具,涉及混凝土模具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外模,外模的内部设置有模芯,外模内部的上端设置有顶模,外模的下端设置有底模;模具包括有:机械锁紧机构,用以对外模和底模进行连接;开合机构,用以调节外模的松紧程度,实现外模的自动开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对各种管状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辅助成型,密封性能较好,能够有效的防止混凝土泄漏,且能够自动调节外模的松紧程度,能够实现模具的快速开合,并具备自锁功能,能够较为简单的将成型的混凝土构件从模具中取出,降低管状混凝土构件预制的难度,并大大的提升管状混凝土构件预制的效率。大的提升管状混凝土构件预制的效率。大的提升管状混凝土构件预制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制品自动开合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制品自动开合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由凝胶材料、骨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置,再经过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复合材料的统称,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人工土木建筑材料;
[0003]在对混凝土进行预制时需要使用模具辅助混凝土成型,但现有模具不能够有效的对管状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辅助成型,密封性能较差,混凝土在凝固成型的过程中容易泄漏,且需要手动调节外模的松紧程度,将成型的混凝土构件从模具中取出时难度较大,导致管状混凝土构件预制的难度较大,预制的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制品自动开合模具,以解决现有的问题:现有模具不能够有效的对管状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辅助成型,密封性能较差,混凝土在凝固成型的过程中容易泄漏,且需要手动调节外模的松紧程度,将成型的混凝土构件从模具中取出时难度较大,导致管状混凝土构件预制的难度较大,预制的效率较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制品自动开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2),所述外模(2)的内部设置有模芯(6),所述外模(2)内部的上端设置有顶模(1),所述外模(2)的下端设置有底模(3);所述模具包括有:机械锁紧机构(4),用以对外模(2)和底模(3)进行连接;开合机构(5),用以调节外模(2)的松紧程度,实现外模(2)的自动开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品自动开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2)由一型号为Q345B的钢材卷曲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品自动开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3)的材质为一型号为ZG35的钢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品自动开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1)、外模(2)和底模(3)的表面均涂刷有两层防锈底漆,所述防锈底漆的外侧涂刷有油漆,用以防止防锈底漆风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品自动开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锁紧机构(4)包括有环形盘(41)和多个固定连接件(43),多个所述固定连接件(43)固定连接在底模(3)外侧的下端,所述环形盘(41)设置在底模(3)的下端,所述环形盘(4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连接件(42),所述转动连接件(42)的上端滑动连接有螺杆(44),且所述螺杆(44)贯穿固定连接件(43),所述螺杆(44)的外侧且位于固定连接件(43)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4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制品自动开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5)包括有第一垫块(503)和第二垫块(504),所述第一垫块(503)和第二垫块(504)分别固定连接在外模(2)外侧的两端,所述第一垫块(50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座组件(505),所述气缸座组件(505)的内部倾斜装配有传动气缸(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正魁张勇张泽介顾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光双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