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小肽螯合钙、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5086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型小肽螯合钙、制备方法及应用,先以猪骨为原料,制成小肽混合液,然后向小肽混合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搅拌反应,得到小肽螯合钙溶液;再向小肽螯合钙溶液中加入海藻酸钠,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加入超细碳酸钙悬浮液,搅拌混匀,得到预混液,然后将预混液逐滴滴入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型小肽螯合钙、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稳定型小肽螯合钙、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蛋白盐加工


技术介绍

[0002]蛋白盐是可溶性盐与蛋白质、肽或氨基酸等配位而成的金属络合物,具体是金属离子与蛋白质、肽或氨基酸中的氨基、羧基、巯基等配位结合。蛋白盐的化学稳定性和生化稳定性远远优于无机物或复合物,在金属元素的吸收和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生物利用率。其中蛋白盐中金属元素所依附的蛋白质、肽或氨基酸从根本上决定了金属离子被吸收的效率,大分子蛋白质吸收性欠佳,特定氨基酸类型单一,氨基酸原料成本也较高,故小分子肽更具有天然的优势。
[0003]钙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之一,在骨骼生长、肌肉收缩、细胞代谢等人体众多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参与机体多种生理活动,缺钙会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中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导致缺钙的因素很多,除了钙摄入量不足,更关键的是钙有效吸收率低。
[0004]现有研究表明,食源性蛋白肽与钙形成的复合物在小肠上皮细胞可促进钙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但是,食源性肽螯合钙热稳定性较差,甚至在生产过程中就会发生结构破坏,导致钙螯合率大大降低,进而影响补钙效果。
[0005]专利申请CN105506044A公开了一种血球蛋白肽螯合钙微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是将猪血球和去离子水配置成溶血液,然后将蛋白酶加入溶血液中,水解后灭酶、压滤,调节pH后与可溶性钙盐进行螯合反应,再采用适当的壁材溶液对蛋白肽螯合钙溶液进行包埋,最后喷雾干燥即得。该专利技术利用卵磷脂、蔗糖、麦芽糊精混合制成壁材溶液实现包埋,热稳定性欠佳,钙吸收率也不甚理想,补钙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型小肽螯合钙、制备方法及应用,钙螯合率高,补钙效果好。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8]一种稳定型小肽螯合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9](1)先以猪骨为原料,粉碎成猪骨粉,经水抽提、两次酶解,透析,得到截留分子量低于1000Da的小肽混合液;
[0010](2)然后向小肽混合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搅拌反应,得到小肽螯合钙溶液;
[0011](3)再向小肽螯合钙溶液中加入海藻酸钠,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加入超细碳酸钙悬浮液,搅拌混匀,得到预混液,然后将预混液逐滴滴入D

葡萄糖内酯溶液中,持续搅拌直至形成均匀的溶胶,密闭静置,过滤得到微球;
[0012](4)最后将聚乙烯醇溶于水中,接着加入羧甲基壳聚糖和微球,搅拌混匀,边搅拌边加入戊二醛,持续搅拌得到水凝胶,干燥,即得所述的小肽螯合钙。
[0013]优选的,步骤(1)中,将猪骨粉碎成粒径5μm以下的猪骨粉。
[0014]优选的,步骤(1)中,水抽提的具体方法为:将猪骨粉加入其5~7倍重量的水中,300~500W微波处理15~20分钟,得到水抽提液。
[0015]优选的,步骤(1)中,以重量份计,两次酶解的具体方法为:先向100份水抽提液中加入1~2份弹性蛋白酶、0.4~0.6份木瓜蛋白酶,第一次酶解,再加入0.7~0.8份羧肽酶B、0.3~0.5份胰蛋白酶,第二次酶解,即可。
[0016]进一步优选的,第一次酶解的工艺条件为:pH=7.5~8,温度27~30℃,时间2~3小时;第二次酶解的工艺条件为:pH=8~8.5,35~38℃,时间40~60分钟。
[0017]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先将100份小肽混合液的pH调整至7~8,然后加入质量浓度0.5~0.7%氯化钙溶液,37℃搅拌反应80~90分钟,即得所述的小肽螯合钙溶液。
[0018]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步骤(3)的具体方法如下:先向100份小肽螯合钙溶液中加入2~3份海藻酸钠,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加入20~30份质量浓度2~3%超细碳酸钙悬浮液,搅拌混匀,得到预混液,然后将预混液逐滴滴入新鲜配制的20~30份质量浓度3~4%D

葡萄糖内酯溶液中,搅拌直至形成均匀的溶胶,密闭静置得到微球。
[0019]进一步优选的,超细碳酸钙悬浮液是将粒径0.02~0.05μm的碳酸钙加入水中,搅拌分散均匀而得。
[0020]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步骤(4)的具体方法为:先将3~4份聚乙烯醇溶于1000份水中,接着加入13~15份羧甲基壳聚糖和9~11份微球,搅拌30~40分钟,然后边搅拌边加入0.9~1.1份戊二醛,持续搅拌50~60分钟,得到水凝胶,喷雾干燥,即得所述的小肽螯合钙。
[0021]进一步优选的,将聚乙烯醇加入水中,85~90℃搅拌加热至聚乙烯醇全部溶解,再冷却至50~60℃,接着加入羧甲基壳聚糖和微球。
[0022]优选的,步骤(4)中采用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70~190℃,出风温度为70~80℃,进料泵流速为6~8r/min。
[0023]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一种稳定型小肽螯合钙。
[0024]上述一种稳定型小肽螯合钙在制备钙补充剂中的应用。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以猪骨为原料,制成小肽混合液,然后向小肽混合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搅拌反应,得到小肽螯合钙溶液;再向小肽螯合钙溶液中加入海藻酸钠,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加入超细碳酸钙悬浮液,搅拌混匀,得到预混液,然后将预混液逐滴滴入D

葡萄糖内酯溶液中,持续搅拌直至形成均匀的溶胶,密闭静置,过滤得到微球;最后将聚乙烯醇溶于水中,接着加入羧甲基壳聚糖和微球,搅拌混匀,边搅拌边加入戊二醛,持续搅拌得到水凝胶,干燥,得到一种小肽螯合钙。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原料成本低,所得产品的钙螯合率高,补钙效果好。
[0027]猪骨营养丰富,除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黏蛋白。本专利技术将猪骨粉碎成猪骨粉,经水抽提、两次酶解,透析,得到小肽混合液,在此过程中,上述的这些成分以小分子的形式(分子量150Da以下占比大)进入小肽混合液,可以提供更多营养,促进钙吸收,改善补钙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将小肽螯合钙制成微球,实现对小肽螯合钙的表面包覆,接着借助聚乙烯
醇、羧甲基壳聚糖交联形成水凝胶,实现了对小肽螯合钙的进一步包覆,从而大大提高了小肽螯合钙的稳定性,钙螯合率高,同时,微球和水凝胶结构的形成提高了比表面积,促进人体吸收,进一步改善补钙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稳定型小肽螯合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32](1)先以猪骨为原料,粉碎成粒径5μm以下的猪骨粉,经水抽提、两次酶解,透析,得到截留分子量低于1000Da的小肽混合液;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型小肽螯合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先以猪骨为原料,粉碎成猪骨粉,经水抽提、两次酶解,透析,得到截留分子量低于1000Da的小肽混合液;(2)然后向小肽混合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搅拌反应,得到小肽螯合钙溶液;(3)再向小肽螯合钙溶液中加入海藻酸钠,搅拌至完全溶解,接着加入超细碳酸钙悬浮液,搅拌混匀,得到预混液,然后将预混液逐滴滴入D

葡萄糖内酯溶液中,持续搅拌直至形成均匀的溶胶,密闭静置,过滤得到微球;(4)最后将聚乙烯醇溶于水中,接着加入羧甲基壳聚糖和微球,搅拌混匀,边搅拌边加入戊二醛,持续搅拌得到水凝胶,干燥,即得所述的小肽螯合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水抽提的具体方法为:将猪骨粉加入其5~7倍重量的水中,300~500W微波处理15~20分钟,得到水抽提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重量份计,两次酶解的具体方法为:先向100份水抽提液中加入1~2份弹性蛋白酶、0.4~0.6份木瓜蛋白酶,第一次酶解,再加入0.7~0.8份羧肽酶B、0.3~0.5份胰蛋白酶,第二次酶解,即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先将100份小肽混合液的pH调整至7~8,然后加入质量浓度0.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钦强王湧郭宝震沈彩芹郭泗华翟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安为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