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高的光纤插芯对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80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性高的光纤插芯对接结构,涉及光纤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提出光纤的插芯对接环节中易因操作不当导致光纤损坏,降低生产效率和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操作平台一侧设置有支架,支架下端设置有下沿,下沿下端设置有延长杆,延长杆下端设置有第一探测头,操作平台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托板,两个第一托板内均设置有第一托台,操作平台上端表面开设有对称的第一滑槽,两个第一滑槽内均设置有第二托台,两个第二托台上端均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夹板,操作平台上端表面设置有第三托台,第三托台位于两个第一滑槽之间,操作平台上端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第二滑槽内均设置有滑竿,两个滑竿上端均设置有第二夹板。两个滑竿上端均设置有第二夹板。两个滑竿上端均设置有第二夹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性高的光纤插芯对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
,具体为一种稳定性高的光纤插芯对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光纤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通常光纤的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的另一端的接收装置使用光敏元件检测脉冲。
[0003]随着光纤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生产制造环节也是尤为重要的,现有光纤的插芯对接环节中易因操作不当导致光纤损坏,降低生产效率和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光纤插芯对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光纤的插芯对接环节中易因操作不当导致光纤损坏,降低生产效率和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高的光纤插芯对接结构,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下端设置有下沿,所述下沿下端设置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下端设置有第一探测头,所述操作平台前后两端均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性高的光纤插芯对接结构,包括操作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1)一侧设置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下端设置有下沿(3),所述下沿(3)下端设置有延长杆(4),所述延长杆(4)下端设置有第一探测头(5),所述操作平台(1)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托板(6),两个所述第一托板(6)内均设置有第一托台(7),所述操作平台(1)上端表面开设有对称的第一滑槽(8),两个所述第一滑槽(8)内均设置有第二托台(9),两个所述第二托台(9)上端均设置有对称的第一夹板(10),所述操作平台(1)上端表面设置有第三托台(11),所述第三托台(11)位于两个第一滑槽(8)之间,所述操作平台(1)上端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2),两个所述第二滑槽(12)内均设置有滑竿(13),两个所述滑竿(13)上端均设置有第二夹板(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光纤插芯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沿(3)内开设有第三滑槽(15),所述延长杆(4)上端通过第三滑槽(15)设置有第五汽缸(35),两个所述第一托台(7)上端均设置有第二探测头(16),两个所述第一托台(7)下端均设置有第一汽缸(17),两个所述第一托板(6)内设置有控制器(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光纤插芯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1)内设置有对称的第一驱动电机(19),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9)内侧均设置有第一丝杆(20),两个所述第一丝杆(20)内均设置有第一滑块(21),两个所述第一滑块(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谢辉蔡晓刚毕振帅彭钉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拓恒无人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