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春风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科吸痰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077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呼吸科吸痰护理装置,属于吸痰护理领域,该一种呼吸科吸痰护理装置包括:负压装置和支撑组件,所述负压装置包括负压吸引表、吸引器、连接管、连接头和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表连接端与负压系统连接,所述负压吸引表输出端与吸引器连通,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吸引器连通,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立杆、锁紧件、支架和连接套,所述锁紧件套接在所述立杆外部,所述锁紧件一侧与所述支架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与所述支架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吸引器插接在所述连接套内部。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首先是实现了吸痰的功能,其次实现了对吸引器和连接管的支撑和限位以及对吸引器的固定,为吸痰装置的使用提供了便利。为吸痰装置的使用提供了便利。为吸痰装置的使用提供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科吸痰护理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吸痰护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呼吸科吸痰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吸痰是指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适应症于昏迷病人、痰液特别多有窒息可能的情况、需气管内给药,注入造影剂或稀释痰液的病人。
[0003]目前,在呼吸科在对需要吸痰的患者进行吸痰时,要先放松吸引管端部,先把口腔内部分的泌物吸净,随后更换吸引管,在病人吸入空气时,顺势将吸引管经咽喉插入到达气管,实施对病人的吸痰作业,并且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病人缺氧。但是,呼吸科经常使用的吸痰装置是有多根连接管分别与负压吸引表和吸引器进行连接,可以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对于已经连接好的吸引器不便于将其进行固定,因此会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和倾倒的现象发生,并且由于采用的是对根连接管,也会造成连接管和吸引器之间的缠绕,同时存在连接管被折弯不通的现象发生,是的经常使用的吸痰装置在使用时的不便,因此会给病人在吸痰过程中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呼吸科吸痰护理装置,可以实现对连接管和吸引器的支撑,有效的防止了连接管和吸引器之间的缠绕,也防止了吸引器的晃动和倾倒,为吸痰装置的使用提供了便利。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呼吸科吸痰护理装置,包括:负压装置和支撑组件,所述负压装置包括负压吸引表、吸引器、连接管、连接头和吸引管,所述负压吸引表连接端与负压系统连接,所述负压吸引表输出端与吸引器连通,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吸引器连通,所述连接管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头连通,所述吸引管一端与所述连接头连通,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立杆、锁紧件、支架和连接套,所述锁紧件套接在所述立杆外部,所述锁紧件一侧与所述支架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与所述支架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吸引器插接在所述连接套内部。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呼吸科吸痰护理装置,在负压吸引表和负压系统的配合使用下,实现了将负压吸引表进行插接到负压系统中,在负压吸引表和吸引器的配合使用下,实现了吸引器的负压功能,在吸引器和连接管的配合使用下,实现了连接管的内部具有负压,在连接头和连接管与吸引管的配合使用下,实现了吸引管的内部具有负压,利用吸引管既可以实现了吸痰的功能,在立杆和锁紧件的配合使用下,实现了对支架的安装,在支架和连接套的配合使用下,实现了对吸引器的安装和固定,从而实现了对吸引器和连接管的支撑和限位,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首先是实现了吸痰的功能,其次实现了对吸引器和连接管的支撑和限位以及对吸引器的固定,为吸痰装置的使用提供了便利。
[0007]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呼吸科吸痰护理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
征: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负压吸引表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与所述负压吸引表输出端连通,所述连通管另一端与所述吸引器连通。
[000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引器设置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与所述连接套上方贴合。
[000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头设置有第一插接管,所述第一插接管插接在所述吸引管一端内部。
[001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引管吸引端设置有防堵嘴。
[00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立杆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00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立杆一端外部开设有防滑槽,所述锁紧件套接在所述防滑槽外部。
[00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紧件包括连接板、锁紧套和螺纹柱,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架两侧固定连接,一个所述锁紧套与所述连接板一侧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锁紧套一侧与所述螺纹柱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柱穿过所述连接板另一侧与所述连接板螺纹连接。
[001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紧套内侧间隔设置有防滑条,所述防滑条贴合在所述防滑槽外部。
[001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螺纹柱远离所述锁紧套一端设置有手柄。
[0016]病人在长期的生病过程中,由于自身无法将痰咳出,因此会对病人采取多次的吸痰治疗,但是在多次吸痰的治疗,在吸痰过程中对咽喉或是呼吸道造成创伤,使得呼吸道或是咽喉被吸痰的区域形成感染,一旦出现了创伤或是感染,会促使病人的痰量会增加,而经常使用的吸痰装置,不便于对咽喉或是呼吸道在吸痰过程中造成的创伤区域进行喷药消毒治疗,导致了经常使用的吸痰装置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喷药组件,所述喷药组件包括氧气连接头、雾化瓶、气泵、喷药管和喷药头,所述氧气连接头与氧气系统连通,所述雾化瓶与所述支架上方固定连接,所述雾化瓶与所述氧气连接头连通,所述气泵与所述支架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气泵输入端与所述雾化瓶连通,所述气泵输出端与所述连接头连通,所述喷药管外壁与所述吸引管外壁贴合,所述喷药管一端与所述连接头连通,所述喷药管另一端与所述喷药头连通,所述喷药头固定套接在所述吸引管靠近吸引端外部;在氧气连接头和氧气系统的配合使用,实现了氧气连接头与氧气系统的连接,在氧气连接头的配合使用下,实现了对雾化瓶的通气,在雾化瓶的使用下,将治疗的药物进行雾化,并在气泵的配合使用下,实现了将雾化的药物输送到连接头的内部,在连接头和喷药管的配合使用下,实现了将雾化的药物进行输送到喷药头的内部,在喷药头的使用下,雾化的药物经过喷药头喷向咽喉或是呼吸道的内部,实施对创伤和感染进行治疗,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实现了将治疗的药物输送到咽喉或是呼吸道的内部,便于对因多次的吸痰和病人长期无法自主咳出痰造成的创伤和感染,从而提高了吸痰装置的治疗效果。
[001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氧气连接头设置有第一氧气管,所述第一氧气管一端与所述雾化瓶连通,所述雾化瓶设置有第一输药管,所述第一输药管一端与所述气泵
输入端连通,所述气泵设置有第二输药管,所述第二输药管一端与所述连接头连通。
[001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雾化瓶一侧分别设置有泄压阀和压力表。
[001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设置有蓄电池组,所述连接头设置有开关,所述气泵与所述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开关与所述蓄电池组电性连接。
[002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头设置有第二插接管,所述第二插接管插接在所述喷药管一端。
[0021]在对病人进行吸痰时,病人会出现无法呼吸的现象,因此吸痰的时间要求不要超过15秒的时间,但是即使吸痰的时间很短,病人在吸痰过程中依然会出现无法呼吸的抽搐,同样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并且存在缺氧导致其它病症出现的风险,降低了吸痰装置的治疗的效果;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供氧组件,所述供氧组件包括氧气瓶、调节阀、供氧管和供氧头,所述氧气瓶与所述支架上方固定连接,所述氧气瓶与所述氧气连接头连通,所述调节阀与所述支架上方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阀与所述氧气瓶连通,所述调节阀与所述连接头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科吸痰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装置(100),所述负压装置(100)包括负压吸引表(110)、吸引器(120)、连接管(130)、连接头(140)和吸引管(150),所述负压吸引表(110)连接端与负压系统连接,所述负压吸引表(110)输出端与吸引器(120)连通,所述连接管(130)一端与所述吸引器(120)连通,所述连接管(130)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头(140)连通,所述吸引管(150)一端与所述连接头(140)连通;支撑组件(200),所述支撑组件(200)包括立杆(210)、锁紧件(220)、支架(230)和连接套(240),所述锁紧件(220)套接在所述立杆(210)外部,所述锁紧件(220)一侧与所述支架(230)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240)与所述支架(230)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吸引器(120)插接在所述连接套(240)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吸痰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表(110)设置有连通管(111),所述连通管(111)一端与所述负压吸引表(110)输出端连通,所述连通管(111)另一端与所述吸引器(12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吸痰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器(120)设置有限位圈(121),所述限位圈(121)与所述连接套(240)上方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吸痰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春风
申请(专利权)人:顾春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