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透层油渗入半刚性基层深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075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定透层油渗入半刚性基层深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一、按照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级配,选用无色硅质集料与白色水泥、水进行配比设计,制备得到透明无机结合料试样;二、在透明无机结合料试样表面洒布透层油,然后对透层油渗入无机结合料试样的深度进行测定,得到的结果即为透层油渗入半刚性基层深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透明无色硅质集料与白色水泥、水配比设计,制备与半刚性基层材料结构性能相似的透明无机结合料试样,获得并控制了半刚性基层与面层之间的结合程度情况,从而快速、准确地测定透层油渗透深度,解决了目前半刚性基层内部看不清、无法确定透层油渗透是否均匀的难题。难题。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定透层油渗入半刚性基层深度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公路基层施工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定透层油渗入半刚性基层深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透层主要有以下三个作用:一是防水下渗作用,质量较好的透层能做到基本不渗水,使从面层下渗的水沿透层表面排出,从而保证基层不唧泥、路床不积水;二是粘结作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而言,能加强基层与面层之间的粘结,使基层、面层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三是保护基层,基层是一种水泥稳定材料,在车辆的反复作用下容易扬尘、松散,透层能有效保护基层的水分散失,有利于基层强度的提高,避免基层在施工期间遭受破坏。
[0003]我国公路路面设计为多层弹性体系,层间条件为完全连续接触,路面结构层间结合不紧密,理论上结构层的厚度就要加大,经济上浪费,所以设计透层油来增强半刚性基层和面层之间的结合,使其层间的结合尽可能接近完全连续状态。
[0004]随着透层油所起的作用日渐被人们认知和重视,它在高等级公路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对它的质量要求、施工控制也越来越高。渗透深度是透层施工后的效果指标,面层与基层之间的联结,就是靠透层的渗透效果,透层油的渗透深度,一般为0.5cm~2cm。由于基层材料是由无机结合材料组成,透层油渗入进去,与无机结合料成为一体,无法用肉眼目测到,也不易用设备测量出渗入深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测定透层油渗入半刚性基层深度的方法。该方法选用透明无色硅质集料与白色水泥、水配比设计,制备与半刚性基层材料结构性能相似的透明无机结合料试样,从而快速、准确地测定透层油渗透深度,解决了目前半刚性基层内部看不清、无法确定透层油渗透是否均匀的难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测定透层油渗入半刚性基层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按照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级配,选用无色硅质集料与白色水泥、水进行配比设计,制备得到透明无机结合料试样;所述无色硅质集料的粒径级配范围包括小于5mm、大于等于5mm且小于10mm、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20mm和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30mm;
[0008]步骤二、在步骤一中得到的透明无机结合料试样表面洒布透层油,然后对透层油渗入无机结合料试样的深度进行测定,得到的结果即为透层油渗入半刚性基层深度。
[0009]本专利技术选择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按照该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级配,选用不同粒径的人工合成透明颗粒材料

无色硅质集料代替不同粒径的碎石,与白色水泥、水进行配比设计,制备得到透明无机结合料试样,该无机结合料试样充分模拟了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结构性能,减少了与实际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差异,然后在透明无机结合料试样的表面洒布
透层油,再通过目测直接观察透层油(通常为黑色)在无机结合料试样的渗透情况,并测定渗透深度,从而快速、准确地测定透层油渗透深度,获得并控制了半刚性基层与面层之间的结合程度情况,保证了半刚性基层与面层之间结合良好,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0010]上述的一种测定透层油渗入半刚性基层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白色水泥为P.0425白色水泥,按质量份数计所述无色硅质集料为2000~2500份,白色水泥为4~5份,水为5~6份。该种类的白色水泥保证制备得到透明无机结合料试样,有利于后续半刚性基层深度的测定,且满足了实际施工要求。
[0011]上述的一种测定透层油渗入半刚性基层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配比设计、制备的过程为:
[0012]步骤101、室温下选用不同粒径的无色硅质集料进行级配,然后按照配比设计加入白色水泥、水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0013]步骤102、将与试模配套的下垫块放入试模的下部且部分外露,然后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混合料分次灌入试模中并插实,将与试模配套的上垫块放入试模的上部且部分外露;所述试模为透明有机玻璃钢模,且下垫块外露的部分与上垫块外露的部分相等;
[0014]步骤103、将步骤102中灌入混合料的试模连同上垫块、下垫块放到反力架内的千斤顶上或压力机中,然后利用上压柱与下压柱进行加载,直至上压柱与下压柱均压入试模中后维持加载压力,得到透明的无机结合料试样。该配比设计、制备的过程与半刚性基层标准试件的制备过程一致,进一步减少了差异,且满足了工程实际。
[0015]上述的一种测定透层油渗入半刚性基层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2中所述试模的尺寸内径
×
高度为150mm
×
9.5mm,下垫块与上垫块外露的部分高度均为2cm;步骤103中所述加载的速率为1mm/min,加载压力的维持时间为2min,所述透明无机结合料试样的高度为9.5mm
±
1mm。
[0016]上述的一种测定透层油渗入半刚性基层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透层油中有效沥青的质量含量为(40%~50%)
±
1%。
[0017]上述的一种测定透层油渗入半刚性基层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洒布透层油和深度测定的过程为:
[0018]步骤201、将装在试模中的透明无机结合料试样的待洒布面沿水平方向垂直放置3h~5h,然后采用毛刷清理待洒布面上松散砂砾,再刷涂透层油;
[0019]步骤202、将步骤201中刷涂透层油的透明无机结合料试样连同试模放入混凝土标准养生室中,在温度20℃
±
2℃、相对湿度95%以上的条件下养生7d;
[0020]步骤203、将步骤202中养生后的试模的表面水分擦干,观察透明无机结合料试样中透层油渗透情况,当透明无机结合料试样中透层油均匀一致且无明显露白,则判定半刚性基层与面层粘结良好,然后采用测量尺测量透层油渗入的深度,得到的结果即为透层油渗入半刚性基层深度。
[0021]上述的一种测定透层油渗入半刚性基层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1中所述透层油的刷涂量为100g。
[002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3]1、本专利技术选用无色硅质集料与白色水泥、水配比设计,制备与半刚性基层材料结构性能相似的透明无机结合料试样,实现了目测直接观察透层油在无机结合料试样的渗透
情况并测定渗透深度,从而快速、准确地测定透层油渗透深度,获得并控制了半刚性基层与面层之间的结合程度情况,解决了目前半刚性基层内部看不清、无法确定透层油渗透是否均匀的难题。
[0024]2、相较于目前大多数渗透测定采用纯砂作为试样,而纯砂孔隙率过大、渗透过快、不符合半刚性基层材料结构组成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按照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级配,选择透明的无色硅质集料级配,更好地模拟了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结构性能,减少了与实际差异,进一步提高了透层油渗透深度的准确性。
[0025]3、本专利技术的测定过程简单,且便于快速监督透层油洒布量情况,保证了面层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定透层油渗入半刚性基层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级配,选用无色硅质集料与白色水泥、水进行配比设计,制备得到透明无机结合料试样;所述无色硅质集料的粒径级配范围包括小于5mm、大于等于5mm且小于10mm、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20mm和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30mm;步骤二、在步骤一中得到的透明无机结合料试样表面洒布透层油,然后对透层油渗入无机结合料试样的深度进行测定,得到的结果即为透层油渗入半刚性基层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定透层油渗入半刚性基层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白色水泥为P.0425白色水泥,按质量份数计所述无色硅质集料为2000~2500份,白色水泥为4~5份,水为5~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定透层油渗入半刚性基层深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配比设计、制备的过程为:步骤101、室温下选用不同粒径的无色硅质集料进行级配,然后按照配比设计加入白色水泥、水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步骤102、将与试模配套的下垫块放入试模的下部且部分外露,然后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混合料分次灌入试模中并插实,将与试模配套的上垫块放入试模的上部且部分外露;所述试模为透明有机玻璃钢模,且下垫块外露的部分与上垫块外露的部分相等;步骤103、将步骤102中灌入混合料的试模连同上垫块、下垫块放到反力架内的千斤顶上或压力机中,然后利用上压柱与下压柱进行加载,直至上压柱与下压柱均压入试模中后维持加载压力,得到透明的无机结合料试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彩艳陈利宁李智辉郝培文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正汇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