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圆后三角形双刀盘组合式方形顶管机的切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0686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圆后三角形双刀盘组合式方形顶管机的切削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安装于壳体上的驱动件;与驱动件驱动连接的外齿回转轴承;设于壳体内的内齿圈;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内的旋转组件;穿置于穿孔内的后刀盘轴;安装于固定端上的后刀盘,后刀盘随后刀盘轴一起公转和自转;穿置于后刀盘轴内的前刀盘轴;安装于安装端上的前刀盘,随前刀盘轴的公转而自转,后刀盘上形成有凸伸出前刀盘外侧的切削部,通过后刀盘转动形成的后刀盘上切削部的切削范围和前刀盘转动形成的切削范围的组合从而实现覆盖顶管机的全断面,后刀盘本身结构行星式运动结合搅拌杆搅拌土体,提高了方形顶管机的切削能力和土体搅拌能力,改善了顶管机的施工能力。顶管机的施工能力。顶管机的施工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圆后三角形双刀盘组合式方形顶管机的切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建筑施工
,特指一种双刀盘式全断面切削正方形顶管机的切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常规正方形顶管机上设有圆形刀盘,结合壳体上四角的铲刀,通过驱动刀盘旋转实现对土体的主切削,该切削形式可实现方形断面切削,但土体切削率低,且刀盘切削不到的四角盲区土体容易固化,铲刀效果变差,土体阻力变大,造成土压不稳、排浆不畅、顶力变大等现象,现有常规顶管机施工精度低,无法满足束合管幕工法高精度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前圆后三角形双刀盘组合式方形顶管机的切削装置,以解决常规顶管机切削率低,施工精度差等问题,从而满足束合管幕新工法的施工需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圆后三角形双刀盘组合式方形顶管机的切削装置,包括:
[0005]内部中空且纵截面呈正方形状的壳体;
[0006]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驱动件;
[0007]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且位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圆后三角形双刀盘组合式方形顶管机的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且纵截面呈正方形状的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驱动件;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外齿回转轴承,包括轴承内圈和带有外齿的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内圈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轴承外圈啮合连接的内齿圈;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的旋转组件,设置方向与所述顶管机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旋转组件上设有设置方向与所述顶管机的长度方向一致的穿孔且所述穿孔偏离所述旋转组件的中心线设置,所述旋转组件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穿置于所述穿孔内且与所述穿孔相适配的后刀盘轴,一端与所述轴承外圈安装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旋转组件和所述壳体外形成固定端,通过所述旋转组件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后刀盘轴沿着所述内齿圈进行公转,同时带动所述后刀盘轴自转;安装于所述固定端上的后刀盘,随所述后刀盘轴一起进行公转和自转的运动;穿置于所述后刀盘轴内且设置方向与顶管机的长度方向一致的前刀盘轴,一端与所述轴承内圈安装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后刀盘轴外形成安装端,所述前刀盘轴在所述后刀盘轴的带动下沿着所述内齿圈进行公转;以及安装于所述安装端上且呈圆形状的前刀盘,所述前刀盘的中心与所述安装端错开设置,通过所述前刀盘轴公转进而带动所述前刀盘自转,所述后刀盘上形成有凸伸出所述前刀盘外侧的三个切削部且三个所述切削部沿所述前刀盘的外周均分分布,通过所述后刀盘转动形成的切削范围和所述前刀盘转动形成的切削范围覆盖顶管机的全断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圆后三角形双刀盘组合式方形顶管机的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所述后刀盘的公转速度和自转速度之间的关系以使得所述后刀盘移动至所述顶管机的角部时,所述后刀盘的切削部能够切削所述顶管机的角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圆后三角形双刀盘组合式方形顶管机的切削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所述后刀盘的公转速度和自转速度之间的关系以使得所述后刀盘移动至所述顶管机的侧部时,所述后刀盘的切削部能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庄欠伟翟一欣彭世宝袁玮皓吕建中吴兆宇李炎龙黄志红张弛徐天明李钦袁一翔陆晓华颜洪宇李若涵蔡丹丹潘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盾构设计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