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井接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060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查井接口装置,该装置包括:连接管、呈环形的连接壳、第一密封机构和第二密封机构;连接壳的内部中空且填充防水材料,连接壳置于检查井开设的通孔内且与检查井可拆卸地连接;连接管可拆卸地插设于连接壳且部分置于检查井内;第一密封机构设置于连接壳与连接管之间;第二密封机构设置于连接壳与通孔内壁之间以及第一密封机构与检查井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连接管和连接壳均与检查井相对固定,第一密封机构和第一密封机构能够对缝隙进行封堵密封,连接壳内的防水材料可在连接壳断裂后对连接管与检查井之间的断裂处进行填充,能有效地对连接管与检查井之间缝隙进行封堵、修复和警示,提前预防连接管与检查井接口的断裂,保证交通安全。保证交通安全。保证交通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查井接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查井接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排水管道的建设逐年增加,城市地下管网的规模不断扩大,然而从排水管道建设和运行调研结果看,除了建国初期开始建设的、使用已达半个世纪以上的管道出现损坏外,一些新建管道也由于局部地质条件较差等原因而出现结构性和功能性损坏。与此同时,在建工程对周边已建排水管道造成影响甚至损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城市排水的安全运行。因此,掌握排水管道的运行状况,确保城市排水安全运行,对存在缺陷的管道进行及时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0003]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已从建设时代逐渐进入维护管理时代,但管道维护与修复往往受到繁忙的城市交通、地下管线、环境保护、古迹维护、农作物和绿化保护、构(建)筑物、高速公路、铁路及河流等各种复杂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不仅导致传统的开挖修复施工维护措施代价高昂,而且对社会效益造成了影响。因此,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考虑,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将更有助于延长城市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节约基础设施投资,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的技术水平。因此,对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归纳总结、推广运用,保障城市排水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4]通常,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是在管道与检查井接口出现断裂漏水导致路面沉降后进行管道修复,而路面沉降会发生交通安全事故,造成不可估计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检查井接口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接口处出现断裂漏水后进行修复易导致路面沉降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检查井接口装置,该装置包括:连接管、呈环形的连接壳、第一密封机构和第二密封机构;其中,连接壳的内部中空且填充防水材料,连接壳用于置于检查井开设的通孔内且与检查井可拆卸地连接;连接管可拆卸地插设于连接壳且部分置于检查井内;第一密封机构设置于连接壳与连接管之间;第二密封机构设置于连接壳与通孔内壁之间以及第一密封机构与检查井之间。
[0007]进一步地,上述检查井接口装置中,防水材料为遇水膨胀固化材料。
[0008]进一步地,上述检查井接口装置中,连接壳为脆性材料制成。
[0009]进一步地,上述检查井接口装置中,第一密封机构包括:两个环形的密封件;其中,两个密封件分别置于连接壳的两侧,并且,每个密封件均套设于连接管且与连接壳相接触。
[0010]进一步地,上述检查井接口装置中,第二密封机构为封堵于连接壳与通孔内壁之间缝隙处以及第一密封机构与检查井之间缝隙处的封堵材料。
[0011]进一步地,上述检查井接口装置中,封堵材料为防水砂浆。
[0012]进一步地,上述检查井接口装置中,连接管的外壁开设有多道环形的第一卡合槽,
连接壳的内壁开设有多道环形的第二卡合槽,各第一卡合槽与各第二卡合槽相卡合。
[0013]进一步地,上述检查井接口装置中,连接壳与检查井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0014]进一步地,上述检查井接口装置中,连接壳的宽度与检查井的壁厚相等。
[0015]本专利技术中,连接壳与检查井的通孔可拆卸连接,连接管插设于连接壳,则连接管和连接壳均与检查井相对固定,第一密封机构和第一密封机构共同作用能够对缝隙进行封堵,起到防水保护,连接壳内的防水材料可在连接壳断裂后对连接管与检查井之间的断裂处进行填充,能够有效地对连接管与检查井之间缝隙进行封堵、修复和警示,避免断裂处漏水造成路面沉降,不仅能够提前预防连接管与检查井接口的断裂,保证交通安全,而且便于工作人员在维修时及时发现、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接口处出现断裂漏水后进行修复易导致路面沉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检查井接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检查井接口装置中,连接管和连接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检查井接口装置中,挡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1]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检查井接口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检查井接口装置用于与检查井3相连接,检查井接口装置包括:连接管1、连接壳2、第一密封机构和第二密封机构。其中,连接壳2整体呈环形,连接壳2的内部中空,具体地,连接壳2可以为内部中空的环形壳体,连接壳2的内部填充防水材料。优选的,防水材料为遇水膨胀固化材料,该遇水膨胀固化材料是采用真空形式填充于连接壳2的内部。具体实施时,遇水膨胀固化材料可以为环氧树脂。
[0022]优选的,连接壳2为脆性材料制成,具体可以为聚乙烯等脆性材料制成。
[0023]连接壳2置于检查井3开设的通孔31内,并且,连接壳2与检查井3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地,检查井3靠近底板处的侧壁开设有通孔31,连接壳2置于通孔31内,并且,连接壳2与通孔31的内壁可拆卸地连接。也就是说,连接壳2对应于检查井3的通孔31内壁处,并且,连接壳2与通孔31的内壁相接触。
[0024]优选的,连接壳2与检查井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并能防止水流冲刷脱落,保证连接壳2与检查井3之间的稳定连接,即使得连接管1与检查井3相对稳固连接。
[0025]优选的,连接壳2的宽度与检查井3的壁厚相等,具体地,连接壳2正好处于通孔31内,并未伸出至检查井3的内侧和外侧。
[0026]具体实施时,检查井3的通孔31与检查井3的底板之间的距离为50mm。
[0027]在连接壳2与检查井3可拆卸连接固定之后,连接管1的内部中空,连接管1可拆卸地插设于连接壳2,具体地,连接管1靠近第一端处从连接壳2的中心插设于连接壳2内,连接壳2套设于连接管1的外壁,并且,连接壳2与连接管1可拆卸地连接。
[0028]具体实施时,连接管1可以为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等,连接管1的管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0029]连接管1在插设连接壳2后,连接壳2置于连接管1与通孔31的内壁之间。并且,连接管1部分置于检查井3内,具体地,连接管1连同连接壳2一起穿设通孔31,并且,连接管1的第一端置于检查井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查井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1)、呈环形的连接壳(2)、第一密封机构和第二密封机构;其中,所述连接壳(2)的内部中空且填充防水材料,所述连接壳(2)用于置于检查井(3)开设的通孔(31)内且与所述检查井(3)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连接管(1)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连接壳(2)且部分置于所述检查井(3)内;所述第一密封机构设置于所述连接壳(2)与所述连接管(1)之间;所述第二密封机构设置于所述连接壳(2)与所述通孔(31)内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密封机构与所述检查井(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井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材料为遇水膨胀固化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井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2)为脆性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井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机构包括:两个环形的密封件;其中,两个所述密封件分别置于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勇樊继庆杨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