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覆盖阻隔技术的废树脂粉堆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0607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覆盖阻隔技术的废树脂粉堆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土壤污染区域边界确定;土壤污染场地取样,检测污染物含量;S2、污染场地预处理;清理污染场地,建立雨水导排系统;S3、建立监测系统;开挖地下水监测井,布设地下水监测系统;S4、建立地下垂直阻隔层;开挖阻隔槽,填充粉质黏土;S5、建立地面水平阻隔层;铺设底衬层和覆盖层;S6、建立种植系统;在覆盖层上方均种植富集植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设计合理,能够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有效的阻隔治理,避免重金属污染物的进一步迁移,适宜大量推广。适宜大量推广。适宜大量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覆盖阻隔技术的废树脂粉堆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污染壤治理
,具体是涉及基于覆盖阻隔技术的废树脂粉堆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壤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为生物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土壤环境也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成为包括重金属、有机物等在内的各类污染物的“汇”。土壤环境关系人居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因而日益受到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关注。为加强污染监管、做好污染预防,需要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定期对重点监管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开展监测,结果作为环境执法和风险预警的重要依据。
[0003]阻隔技术是指通过铺设阻隔层阻断土壤介质中污染物迁移扩散的途径,使污染介质与周围环境隔离,避免污染物与人体接触和随降水或地下水迁移进而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危害的技术。对于阻隔技术的应用,应基于污染地块风险三要素的分析,以及设定的风险管控目标,判断其适用性,同时还要考虑其与其他技术经济成本的比较情况。阻隔技术实施的工作程序包括设计、施工和监测维护等内容。设计阶段需考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覆盖阻隔技术的废树脂粉堆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土壤污染区域边界确定;S10、对土壤污染场地进行不同深度的土壤取样,取样时相邻取样点之间间隔10

20cm;S11、使用ICP

MS测试仪分别检测分析各土壤样本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以及种类,确定土壤污染区域边界;S2、污染场地预处理;S20、对步骤S1确定的土壤污染区域进行清理及植物清除,并去除土壤污染区域地表以下3

8cm的表层污染土壤;S21、在土壤污染区域边界内部且与土壤污染区域边界间隔30

50cm处预挖深度和宽度均为30

50cm的雨水导排系统基槽;然后在土壤污染区域边界外部且与土壤污染区域边界间隔4

7m处开挖体积为8

15m3的储水池,并使所述储水池与雨水导排系统基槽导通;S3、建立监测系统;在所述雨水导排系统基槽内部且与雨水导排系统基槽间隔50

80cm处开挖4

8个体积为1

3m3的地下水监测井,并在每个所述地下水监测井中布设地下水监测系统;S4、建立地下垂直阻隔层;在所述土壤污染区域边界外部且与土壤污染区域边界间隔1

3m处开挖宽度为0.5

1.5m的阻隔槽,所述阻隔槽的深度为5

8m;然后向所述阻隔槽内填充粉质黏土,并进行夯实处理,所述粉质黏土的渗透系数小于10
‑7cm/s;S5、建立地面水平阻隔层;在所述土壤污染区域边界内均匀铺设底衬层,然后在所述底衬层表面均匀铺设覆盖层;所述底衬层和覆盖层的铺设厚度均为5

15cm;S6、建立种植系统;在所述覆盖层上方均匀铺设厚度为30

50cm的种植层,然后按照30

60cm的行距种植间距为50

80cm的富集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覆盖阻隔技术的废树脂粉堆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地下水监测系统包括水位传感器、水质检测仪、水泵和后台终端;所述水位传感器、水质检测仪和水泵分别与后台终端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覆盖阻隔技术的废树脂粉堆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覆盖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硅酸盐水泥30

50份、碳酸钙15

25份、长石粉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炜张钦凯马骏陈岩贽夏凤英田军建陶诗阳陈禧温春宇张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宝航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