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对矿井掘进面进行支护的钻机装置和使用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机装置和使用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对矿井掘进面进行支护的钻机装置和使用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掘进工作面又称掘进迎头,是指在为回采工作面做准备时,首先开采一条巷道,这条巷道包含探煤、掘煤、探水、探气等作用,具体说就是一个以掘进为主,以其他地质条件为辅的单独独头巷道,没有自主的通风系统,无直接通往地面的通道,需要做巷道顶部与两帮的支护,一般为机械掘进和炮掘,因此钻机装置是一种重要的矿山装置,在现有的钻机装置中,还都是直接使用一般钻进和使用液压支架进行支护,由于液压支架属于固定支护,在对掘进面扩展时,需要在掘进面进行重新安装液压支架,从而影响了对矿井掘进面的钻孔效率,基于申请人于2021年4月28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和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专利技术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基于对矿井掘进面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对矿井掘进面进行支护的钻机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作为运动支撑载体的移动底盘(1)、用于对矿井掘进面进行钻孔作业的钻机(93)、用于作用在矿井掘进面顶壁上的翻转托台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对矿井掘进面进行支护的钻机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对矿井掘进面的钻孔和支护集成进行实施的方式把移动底盘(1)、钻机(93)和翻转托台装置相互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对矿井掘进面进行支护的钻机装置,其特征是:按照通过翻转支撑实现对矿井掘进面的支护方式把翻转托台装置与移动底盘(1)和钻机(93)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对矿井掘进面进行支护的钻机装置,其特征是: 翻转托台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翻转架(6)、翻转伸缩缸(7)和主托台(8),或,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移动底盘(1)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升降台(2)和升降装置(3),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附件装置和钻机(93)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钻机座(4),或,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附件装置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摆动伸缩缸(9)、第一伸缩臂(90)和副托台(10),或,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三附件装置上,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调角装置(91)和横移托台(9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对矿井掘进面进行支护的钻机装置,其特征是:在移动底盘(1)和升降台(2)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3),在升降台(2)上分别设置有钻机座(4)、翻转架(6)、第一伸缩臂(90)和横移托台(92),在翻转架(6)与升降台(2)之间设置有翻转伸缩缸(7)并且在第一伸缩臂(90)与升降台(2)之间设置有摆动伸缩缸(9),在横移托台(92)与升降台(2)之间设置有调角装置(91)并且在钻机座(4)上设置有钻机(93),在翻转架(6)上设置有主托台(8)并且在第一伸缩臂(90)上设置有副托台(1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对矿井掘进面进行支护的钻机装置,其特征是:移动底盘(1)设置为包含有机动底盘(11)、副车架(12)、操纵装置(13)、铲板(14)和铲板伸缩缸(15)并且机动底盘(1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副车架(12)联接,机动底盘(11)的前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铲板(14)联接并且铲板伸缩缸(15)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铲板(14)联接,铲板伸缩缸(15)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副车架(12)的前端端面部联接并且副车架(12)的上端端面后部设置为与操纵装置(13)联接,副车架(12)的上端端面前部设置为与升降装置(3)联接并且机动底盘(11)设置为履带式底盘,机动底盘(11)的驱动轮直径与机动底盘(11)的导向轮直径的比例设置为1:1.44
‑
1.56并且副车架(12)设置为矩形架状体,副车架(12)的后部设置为与机动底盘(11)呈向后延伸分布并且操纵装置(13)设置为液压操纵装置,铲板(14)设置为推土铲并且铲板伸缩缸(15)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铲板伸缩缸(15)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操纵装置(13)联接,或,钻机(93)设置为全液压钻机并且钻机(93)设置为与钻机座(4)联接,或,翻转架(6)设置为H字形架状体并且翻转架(6)的后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升降台(2)联接,翻转架(6)的前端头设置为与主托台(8)联接并且翻转架(6)的中间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翻转伸缩缸(7)联接,
或,翻转伸缩缸(7)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升降台(2)联接并且翻转伸缩缸(7)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翻转架(6)联接,翻转伸缩缸(7)设置为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翻转伸缩缸(7)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移动底盘(1)联接,或,主托台(8)设置为包含有前支撑梁(81)、后支撑梁(82)、托板(83)和连接梁(84)并且前支撑梁(81)的下端头和后支撑梁(82)的下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翻转架(6)联接,前支撑梁(81)的上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托板(83)的前端头联接并且托板(83)的后端头设置为与连接梁(84)联接,前支撑梁(81)、后支撑梁(82)和连接梁(84)分别设置为具有通孔体的矩形板状体并且在后支撑梁(82)的通孔体和连接梁(84)的通孔体中设置有插轴,托板(83)设置为矩形座状体,或,升降台(2)设置为L字形座状体并且升降台(2)的横部下端端面中间部设置为与升降装置(3)联接,升降台(2)的横部下端端面前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摆动伸缩缸(9)联接并且升降台(2)的横部前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一伸缩臂(90)联接,升降台(2)的竖部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钻机座(4)和翻转架(6)联接,或,升降装置(3)设置为包含有升降伸缩缸(31)、下摆动臂(32)、上摆动臂(33)和转动轴(34)并且升降伸缩缸(31)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移动底盘(1)联接,升降伸缩缸(31)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转动轴(34)的中间部转动式联接并且转动轴(34)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下摆动臂(32)的其中一个端头和上摆动臂(33)的其中一个端头转动式联接,下摆动臂(32)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移动底盘(1)联接并且上摆动臂(33)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升降台(2)联接,升降伸缩缸(31)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升降伸缩缸(31)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移动底盘(1)联接,下摆动臂(32)和上摆动臂(33)分别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转动轴(34)设置为圆形杆状体,或,钻机座(4)设置为包含有伸缩筒(41)、支撑架(42)、横移伸缩缸(43)和顶针(44)并且伸缩筒(41)的前端筒端面部设置为与支撑架(42)的后竖部端头联接,支撑架(42)的前竖部设置为与顶针(44)联接并且横移伸缩缸(43)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伸缩筒(41)的前端筒联接,横移伸缩缸(43)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伸缩筒(41)的后端筒联接并且支撑架(42)的后端筒端头设置为与通过销轴与升降台(2)联接,支撑架(42)的横部设置为与钻机(93)联接,伸缩筒(41)设置为两节式矩形伸缩筒并且支撑架(42)设置为N字形座状体,横移伸缩缸(43)设置为设置为两节式伸缩缸并且横移伸缩缸(43)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移动底盘(1)联接,顶针(44)设置为矩形尖体的杆状体,或,摆动伸缩缸(9)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升降台(2)联接并且摆动伸缩缸(9)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与第一伸缩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伟,赵斌,李健,王允峰,刘文强,张良,宋娟,王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祥德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