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车库的充电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048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智能车库的充电桩装置,涉及充电桩相关技术领域,包括充电桩本体以及通过线缆与充电桩本体连接的充电插口,充电插口远离充电桩本体一端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外壁套接有套筒,套筒的端部与充电插口的手持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滑槽端部的内壁与套筒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微动开关,微动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充电桩本体内部的控制器连接,滑槽的外壁设置有限位槽,套筒的内壁设置有与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块,限位块正对两侧与限位槽正对两端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复位弹簧,密封圈为侧壁中空的筒状结构。通过以上各装置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防止汽车充电时与充电插口之间产生电弧,可以减少安全隐患,避免财产损失。失。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车库的充电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相关
,具体为一种用于智能车库的充电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现有的智能型车库的内部均设置有充电桩,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之间通过充电插口连接,充电插口输出端的电压较高,使得充电插口在与新能源汽车之间连接时,容易使得充电桩插口与新能源汽车的连接处之间产生电弧,产生的电弧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使得新能源汽车充电线路的故障率上升,并且不仅在充电插口与新能源汽车连接时产生电弧,在充电插口与新能源汽车之间分离时,也会产生电弧,即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之间的热拔插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特提出一种能够有效防止电弧产生,消除安全隐患,可以使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更加安全的用于智能车库的充电桩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车库的充电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能车库的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本体以及通过线缆与充电桩本体连接的充电插口,充电插口远离充电桩本体一端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外壁套接有套筒,套筒的端部与充电插口的手持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滑槽端部的内壁与套筒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微动开关,能够对控制器发出充电插口与充电接口是否连接的信号。
[0005]微动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充电桩本体内部的控制器连接,滑槽的外壁设置有限位槽,套筒的内壁设置有与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块,限位块正对两侧与限位槽正对两端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复位弹簧,方便套筒在滑槽内部的复位。
[000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密封圈为侧壁中空的筒状结构,密封圈的内壁与充电插口的外壁贴合,密封圈的外壁与充电套筒的外壁齐平,防止密封圈受到外力损坏。
[000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充电桩本体正对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散热口的内部安装有集热块,集热块远离充电桩本体内部的一端固定有热电制冷片,热电制冷片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充电桩本体内部的控制器连接,热电制冷片远离集热块的一端固定有散热扇,散热扇固定在充电桩本体的外侧,热电制冷片和集热块的贴合面之间以及热电制冷片与散热扇,提升热电制冷片转移热量的效率。
[000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热电制冷片的吸热端和散热端分别与集热块和散热扇贴合,充电桩本体远离散热口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的内部安装有引流扇,引流扇固定在充电桩本体的外侧,进气口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网,充电桩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集热网,集热网的侧面分别与散热口和进气口正对,集热网靠近散热口的侧面与集热块的端部贴合,提升充电桩本体的散热速率。
[000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充电桩本体内部的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有指示灯,且指示灯与车库进口的天花板固定,方便空闲充电桩本体的找寻,能够减少充电桩本体找寻所需的时间。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充电桩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充电桩本体内部的控制器连接,充电桩本体的外壁设置有活动筒,活动筒的内壁绕接有线圈,活动筒的内部插接有用于固定线圈的固定筒,固定筒的侧面开设有缺口,活动筒的内部安装有活动块,活动块的外壁一体设置有触杆,触杆的端部穿过缺口与线圈贴合,触杆的端部设置有与线圈匹配的触片,能够避免积水损坏充电桩本体内部的电路板。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活动块的外壁通过连杆连接有辊轮,辊轮的外壁与固定筒的内壁贴合,线圈和触片均通过导线与充电桩本体内部的控制器连接。
[0012]一种用于智能车库充电桩的防电弧产生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3]T1、充电插口向着汽车充电接口内部插入时,套筒受到挤压在滑槽的外壁滑动,微动开关被闭合,充电桩本体内部的控制器随机闭合电源开关,实现对汽车的充电,当充电插口与汽车的充电接口分离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套筒复位,微动开关受到的压力消失,充电桩本体内部的控制器得不到反馈便断开电源,可以防止充电插口和汽车充电接口之间在通电状态下拔插,有效防止电弧产生,消除安全隐患;
[0014]T2、套筒受到汽车充电接口的压力在滑槽的内部滑动,能够对密封圈进行挤压,进而使得密封圈产生形变,可以对充电插口和充电接口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提升两者连接的稳定性,随着套筒的复位,密封圈随机复位,不会影响充电插口和充电接口之间的正常分离。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专利技术中记载了一种用于智能车库的充电桩装置,通过将充电插口进行隔断式的设计,能够避免充电插口与汽车的充电接口插接或者分离时带电,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汽车充电和充电完成时产生电弧,能够有效提升汽车充电的安全性。
[0017]利用散热口以及进气口能够增加充电桩本体内部热量散发的速率,以及能够实现外部空气于其内部的循环,从而能够有效防止热量在充电桩本体内部堆积,可以提升充电桩本体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充电桩本体结构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充电头局部爆炸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充电桩本体局部剖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系统原理框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活动筒结构爆炸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5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4]图中:1、充电桩本体;2、充电插口;3、滑槽;31、限位槽;32、限位块;4、套筒;5、密封圈;6、散热口;61、集热块;62、热电制冷片;63、散热扇;7、进气口;71、引流扇;72、集热网;8、活动筒;81、线圈;82、固定筒;9、活动块;91、触杆;92、辊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6]实施例1
[0027]请参阅图1

2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车库的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本体1以及通过线缆与充电桩本体1连接的充电插口2,充电桩本体1的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与供电源连接,充电插口2设置于充电桩本体1的外部,充电插口2通过与汽车充电接口之间的连接,能够实现汽车的充电。
[0028]充电插口2远离充电桩本体1一端的外壁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外壁套接有套筒4,通过套筒4在滑槽3外部的滑动,能够将充电插口2与充电接口内部的移动转换为套筒4的滑动,进而能够实现微动开关的触发以及密封圈5的形变。
[0029]套筒4的端部与充电插口2的手持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滑槽3端部的内壁与套筒4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微动开关。
[0030]微动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充电桩本体1内部的控制器连接,当微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车库的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本体(1)以及通过线缆与充电桩本体(1)连接的充电插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口(2)远离充电桩本体(1)一端的外壁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外壁套接有套筒(4),所述套筒(4)的端部与充电插口(2)的手持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所述滑槽(3)端部的内壁与套筒(4)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充电桩本体(1)内部的控制器连接,所述滑槽(3)的外壁设置有限位槽(31),所述套筒(4)的内壁设置有与限位槽(31)相匹配的限位块(32),所述限位块(32)正对两侧与限位槽(31)正对两端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复位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车库的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5)为侧壁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密封圈(5)的内壁与充电插口(2)的外壁贴合,所述密封圈(5)的外壁与充电套筒(4)的外壁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车库的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正对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6),所述散热口(6)的内部安装有集热块(61),所述集热块(61)远离充电桩本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有热电制冷片(62),所述热电制冷片(62)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充电桩本体(1)内部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热电制冷片(62)远离集热块(61)的一端固定有散热扇(63),所述散热扇(63)固定在充电桩本体(1)的外侧,所述热电制冷片(62)和集热块(61)的贴合面之间以及热电制冷片(62)与散热扇(6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车库的充电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制冷片(62)的吸热端和散热端分别与集热块(61)和散热扇(63)贴合,所述充电桩本体(1)远离散热口(6)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口(7),所述进气口(7)的内部安装有引流扇(71),所述引流扇(71)固定在充电桩本体(1)的外侧,所述进气口(7)的内部安装有防尘网,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集热网(72),所述集热网(72)的侧面分别与散热口(6)和进气口(7)正对,所述集热网(72)靠近散热口(6)的侧面与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叶静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典典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