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生成风筒的加工简图及其干涉验证方法、装置和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筒加工简图设计
,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基于三维数字化智能生成风筒的加工简图及其干涉验证方法、一种基于三维数字化智能生成风筒的加工简图及其干涉验证装置和一种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离心式压缩机,其风筒通常情况下是由复杂的曲面组成的,加工的需要车削掉多余的加工余量以形成风筒的曲面,因此,在设计工艺标准时需要绘制出进风筒和出风筒的加工简图,以供操作工人车削加工。但是,绘制加工简图的过程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0003]第一,效率较低。由于加工简图的设计过程是利用风筒尺寸作为中间函数关系,并需要通过大量复杂的计算来确定,因此,为了保证加工简图的准确性,工艺员需要对每张加工简图计算至少三次,而审核人员也需要进行验证计算,时间较长,效率较低。
[0004]第二,容易出错。由于计算的过程过于复杂,且人工计算、或人工使用辅助工具计算存在失误的情况,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若工艺员为减少加工简图的错误而更加仔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维数字化智能生成风筒的加工简图及其干涉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基于三维数字化建立任一风筒类别的参数化装配体模型,其中,所述参数化装配体模型包括基础原图模型、基础加工模型、基础加工简图,且所述参数化装配体模型的参数驱动所述基础原图模型、所述基础加工模型、所述基础加工简图的尺寸变化;获取所述参数化装配体模型的各个参数的尺寸数值,并驱动生成第一参数化装配体模型、第一基础原图模型、第一基础加工模型、第一基础加工简图;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化装配体模型,建立检测截面,以对所述第一基础原图模型和第一基础加工模型是否干涉进行对比验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三维数字化建立任一所述风筒类别的参数化装配体模型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基于风筒的第一参数对风筒进行分类,确定至少一个所述风筒类别;其中,所述第一参数包括风筒形状、变截面图形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风筒类别包括进风筒变截面由圆形变为跑道圆、出风筒变截面由矩形变圆形、出风筒变截面由圆形变为圆形、出风筒变截面由圆形变矩形且端部被球面截断中的至少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三维数字化建立任一风筒类别的参数化装配体模型,其中,所述参数化装配体模型包括基础原图模型、基础加工模型、基础加工简图,且所述参数化装配体模型的参数驱动所述基础原图模型、所述基础加工模型的尺寸变化,所述基础加工模型驱动所述基础加工简图的尺寸变化的步骤,具体包括:基于任一所述风筒类别的基础形状建立第一参数表,所述第一参数表包括多个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为任一所述风筒类别所对应的所述基础形状的可变形尺寸;基于三维数字化建立装配体;在装配体结构树下,草绘所述基础形状,建立第一零件模型;将第一零件模型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参数进行关联,以形成所述基础原图模型;在装配体结构树下,草绘加工模型外壁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建立第二零件模型,其中,所述最大外径和所述最小外径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参数关联,所述第二零件模型与所述第一零件模型的坐标系重合;将第二零件模型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参数进行关联,以形成所述基础加工模型;基于三维数字化,根据所述基础加工模型所对应的工程图,标注尺寸,以确定所述基础加工简图;基于所述装配体建立第二参数表,并将所述第二参数输入至所述第二参数表,将所述第二参数表中的所述第二参数与所述第一零件模型、所述第二零件模型进行关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零件模型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参数进行关联的步骤,具体包括:基于所述第一零件模型建立第三参数表,并将所述第二参数输入至所述第三参数表;通过代码将所述第一零件模型中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参数表中的所述第二参数进行关联;和/或所述将第二零件模型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参数进行关联的步骤,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零件模型建立第四参数表,并将所述第二参数输入至所述第四参数表;通过代码将所述第二零件模型中的尺寸与所述第三参数表中的所述第二参数进行关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装配体结构树下,草绘加工模型外壁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建立第二零件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所述装配体结构树下,打开零件模型;以同一基准分别草绘所述加工模型外壁的最大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淇,郭峰,董浩,张威,柳鹏,陈德权,吕冰洋,邢蕾,杨辉,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