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石场植被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042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石场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包括S1、清理坡面的危岩浮石;S2、对清理后的坡面挂网;S3、对已挂网的坡面安装生态棒,且相邻两层生态棒之间的间距设置为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石场植被生态修复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地质修复
,尤其是涉及一种矿山石场植被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其不可避免的引起地质环境问题,因此国家倡导在合适阶段对矿山进行植被生态修复,这是践行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
[0003]现阶段,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常采用的矿山修复技术方法主要有覆土绿化、挡墙蓄坡绿化、挂网喷播绿化、草毯绿化等。
[0004]公告号为CN21258912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废弃采石场生态复绿结构,其坡面复绿单元中的V形槽中,锚杆的下端插入锚孔内,锚孔内灌注有水泥砂浆,锚杆的上端裸露部分横向固定有若干排横筋,锚杆和横筋的周围现场浇筑形成浇筑板,浇筑板的顶部设有排水口,浇筑板的内侧通过拉筋与坡面固定,拉筋的外侧与对应位置的锚杆固定连接,V形槽内的坡面种植土的表面铺设有土工网,其底部设有砂砾,坡面种植土与砂砾之间通过土工布间隔,V形槽内还设有滴灌管。
[0005]上述技术方案,其可在陡峭边坡的地质环境,给坡面复绿植被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进行生态复绿,但是其在纯岩、近垂直坡面,修复效果相对不佳,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提高对纯岩、近垂直坡面的修复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矿山石场植被生态修复方法。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矿山石场植被生态修复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矿山石场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包括:
>[0009]S1、清理坡面的危岩浮石;
[0010]S2、对清理后的坡面挂网;
[0011]S3、对已挂网的坡面安装生态棒,且相邻两层生态棒之间的间距设置为20

40cm,相邻两层的生态棒横向不规则安装,并通过稳固杆固定;
[0012]S4、在生态棒处理后的坡面上进行基层喷播,且喷播为分层多次喷播,喷播轨迹自上而下产生,先产生于喷播面的凹陷部,再产生于喷播面的凸出部;其中,喷播的材料包括混合的水、土和木纤维;
[0013]S5、在喷播后的基层上进行表层SPF木纤维喷播;以及,
[0014]S6、在表层喷播后的T1时间以预设频次对坡面进行喷淋养护。
[0015]可选的,所述基层喷薄之前,对坡面洒水,且若干个预设节点的喷播厚度大于非节点区。
[0016]可选的,所述喷播轨迹包括相对喷播面呈“S”形或螺旋形。
[0017]可选的,在基层喷播之前,再次铺设CF网,且预安装用于喷淋供水的水管,水管固定于坡面挂网的内侧。
[0018]可选的,所述通过自动喷播系统进行基层和/或表层喷播,所述自动喷播系统包括:
[0019]车体,其用作移动工作平台;
[0020]喷播主体,其安装于车体,用于将物料混合并用于将混合料增压送出;
[0021]喷枪,其通过管道连通于喷播主体的增压泵输出端口;
[0022]转动装置,其安装于喷播主体,用于固定喷枪,并用于驱使喷枪进行多角度转动;以及,
[0023]现场控制器,其电连接于喷播主体和转动装置用于响应喷播控制指令。
[0024]可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关节,所述第一关节包括第一中柱、第一外环以及第一蜗轮蜗杆组;
[0025]所述第一中柱固定于喷播主体的上顶面且竖向设置,所述第一外环套设于第一中柱且呈转动连接,所述喷枪连接于第一外环;
[0026]所述第一蜗轮蜗杆组包括套设固定于第一外环的蜗轮、啮合于蜗轮的蜗杆以及用于驱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第一中柱且其输出轴与蜗杆的一端固定。
[0027]可选的,所述转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关节、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
[0028]所述第二关节和第一关节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外环,另一端固定于第二关节的中柱,且呈倾斜向上设置;
[0029]所述第二连杆一端固定于第二关节的外环,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所述喷枪连接于第二连杆远离第二关节的一端。
[0030]可选的,所述转动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杆远离第二关节一端的第三关节;
[0031]所述第三关节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安装板以及第三电机,所述从动齿轮转动于第二连杆且竖向设置,所述第三电机固定于第二连杆且输出轴固定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啮合于从动齿轮,所述安装板固定于从动齿轮的侧部,所述喷枪固定于安装板。
[0032]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还安装有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电信号连接于现场控制器。
[0033]可选的,所述自动喷播系统,其被配置为:用于根据预设的关系图表,基于测距传感器测得的数据调整对转动装置的控制量。
[003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5]1、可在指定坡面,例如废弃石场的纯岩、近垂直坡面,形成覆盖率、成活率更高的植被层,减少雨季时水土流失,旱季时风化扬尘,恢复地形地貌景观,并通过植被根系稳固坡面结构,减少山体破坏和崩塌;
[0036]2、喷播过程可自动化完成,形成厚度更为符合要求的喷植层,保障喷植效果。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本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8]图2是本方法所采用自动喷播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9]图3是本方法的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0]附图标记说明:1、车体;2、喷播主体;3、喷枪;4、转动装置;41、第一关节;411、第一中柱;412、第一外环;413、蜗轮;414、蜗杆;415、第一电机;42、第二关节;43、第一连杆;44、第三关节;441、主动齿轮;442、从动齿轮;443、安装板;444、第三电机;45、第二连杆;5、测距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矿山石场植被生态修复方法。
[0043]参照图1,废弃采石场生态植被恢复方法,其主要有:危岩浮石整治+已挂网固定+安装生态棒+基层混喷喷播+表层SPF木纤维喷播,可在指定坡面形成覆盖率、成活率更高的植被层,减少雨季时水土流失,旱季时风化扬尘,恢复地形地貌景观,并通过植被根系稳固坡面结构,减少山体破坏和崩塌。
[0044]具体的,包括:
[0045]1)、清理坡面的危岩浮石,其包括:在生态修复施工前需清理坡面,清除坡面危岩体、浮土、浮石,使坡面尽可能平整;坡面清理可采取人力与机械相结合的措施,施工时自上而下削离,以提高施工安全性。
[0046]2)、清理后的坡面,打入铆钉,并用捆扎等方式挂设防护网,例如:镀锌网。
[0047]3)、对已挂网的坡面安装生态棒;生态棒施工:
[0048]上下间距设置为20

40cm,例如:30cm左右;同时,横向不规则安装,并采用φ6

8mm的圆钢钉入坡体,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石场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清理坡面的危岩浮石;S2、对清理后的坡面挂网;S3、对已挂网的坡面安装生态棒,且相邻两层生态棒之间的间距设置为20

40cm,相邻两层的生态棒横向不规则安装,并通过稳固杆固定;S4、在生态棒处理后的坡面上进行基层喷播,且喷播为分层多次喷播,喷播轨迹自上而下产生,先产生于喷播面的凹陷部,再产生于喷播面的凸出部;其中,喷播的材料包括混合的水、土和木纤维;S5、在喷播后的基层上进行表层SPF木纤维喷播;S6、在表层喷播后的规定时间内以预设频次对坡面进行喷淋养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石场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喷薄之前,对坡面洒水,且若干个预设节点的喷播厚度大于非节点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石场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播轨迹包括相对喷播面呈“S”形或螺旋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石场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层喷播之前,再次铺设CF网,且预安装用于喷淋供水的水管,水管固定于坡面挂网的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石场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自动喷播系统进行基层和/或表层喷播,所述自动喷播系统包括:车体(1),其用作移动工作平台;喷播主体(2),其安装于车体(1),用于将物料混合并用于将混合料增压送出;喷枪(3),其通过管道连通于喷播主体(2)的增压泵输出端口;转动装置(4),其安装于喷播主体(2),用于固定喷枪(3),并用于驱使喷枪(3)进行多角度转动;以及,现场控制器,其电连接于喷播主体(2)和转动装置(4)用于响应喷播控制指令。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矿山石场植被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4)包括第一关节(41),所述第一关节(41)包括第一中柱(411)、第一外环(412)以及第一蜗轮蜗杆组;所述第一中柱(411)固定于喷播主体(2)的上顶面且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铭宇陈平陈炎森王世隆
申请(专利权)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深圳市森朗园林生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