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防渗柳编桶的生产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柳编
,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防渗柳编桶的生产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从殷商时代到战国时期,柳编、竹编、草藤类编织就已经出现,在柳编工艺中,出现了“剪压式柳线混编”的编织法,制品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挤压等特点,是独具一格的编织工艺品。这类工艺品的编织技艺在世上得到长期流传,在现代农村中,仍可见到这种柳线混编的生活用品。战国时期的竹编工艺也发展到了一定水平,从湖北江陵一带的楚墓中,竟出土了彩色的竹席、竹扇、竹筒和竹,等,编织工艺相当精细。在夏商时期虽然出现了青铜器,但使用的范围主要是在上层统治者当中,而竹、草、柳、藤编织品,因原料广泛、价格低廉、工艺简易、美观实用,自然便成为广大人民喜爱的工艺产品。即使在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编织品自身的优势,不但没有被取代,反而得到了发展,当时人们生活中普遍使用席、篮、筐、篓、草衣、草帽、草袜、草鞋和提兜等编织用品。元代著名农学家王祯对柳编制品作了较详细的文字描述,在其著作《王祯农书》中记载了人们用柳条编“囤”存放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防渗柳编桶的生产工艺方法,包括柳编生产的常规工艺,即柳条剥皮以葵花桩、米字桩、丰字桩、麻花绞桩、胡椒眼、三角眼、筛子眼的方式经纬编及绞、圈、挑、压、扭工艺绞桩架桶底后,采用单篾和双篾转编、旋编、胡椒眼、三角眼的方式相互挑、压和反正绞编的经纬编架桶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1)锁口:用锁口柳条绞锁编出紧密结实的桶口得柳编筐桶;(2)裱糊:在柳编筐桶内部用涂胶柳剥皮纸进行裱糊,得裱糊筐桶;(3)离心匀胶:用旋转机械离心旋转涂覆胶液;(4)风干陈化后,即得防水防渗柳编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渗柳编桶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所述的柳剥皮纸为35~38g/m2的柳剥皮纸碱化抄造纸,裱糊的厚度为0.3~0.4mm,裱糊压力为1.8~2.4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魁,潘光灿,马之广,马军,
申请(专利权)人:阜南县永盛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