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30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不损害刚性的情况下可提高必要部位的屈曲性的鞋。鞋1包括:外底2,具有与地面接触的触地面8;以及鞋帮4,在与触地面8相反的一侧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外底2上,外底2具有外底主体10、以及从外底主体10边缘朝向鞋帮4延伸的卷起部12,外底2具有屈曲区域16,所述屈曲区域16形成有从外底主体10延伸至卷起部12的至少一个切口18。卷起部12的至少一个切口18。卷起部12的至少一个切口1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鞋,尤其涉及一种运动用的鞋。

技术介绍

[0002]运动用的鞋在每种比赛中所要求的功能、性能不同。另一方面,在很多比赛中,共同点是鞋的鞋帮、外底等各部分基本上要求一定的刚性。例如对于滑板而言,在实施一些技巧时,有时会使鞋的鞋帮及鞋帮附近与板接触。因此,例如对于滑板用的鞋,要求进一步提高鞋帮、外底等各部分的刚性。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美国设计公报第639031
[0006]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用以防止鞋的鞋帮的磨耗的鞋用防护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可提高鞋帮的刚性。但是,在滑板比赛中,有时需要使鞋的鞋帮弯曲的动作,若鞋帮的刚性过高,屈曲性不足,则有可能会阻碍穿着者的动作。
[0009]要求屈曲性的部位根据穿着者所要求的动作而不同,其意味着每种鞋所要求屈曲性的部位不同。
[0010]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些实际情况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损害刚性的情况下可提高必要部位的屈曲性的鞋。
[0011]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2]为了解决所述课题,基于本专利技术的鞋的特征在于包括:外底,具有与地面接触的触地面;以及鞋帮,在与触地面相反的一侧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外底上;外底具有外底主体、以及从外底主体的边缘朝向鞋帮延伸的卷起部,外底具有屈曲区域,所述屈曲区域形成有从外底主体延伸至卷起部的至少一个切口。
[0013]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不损害刚性的情况下,可提高必要部位的屈曲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鞋的侧面图。
[0016][图2]是所述鞋的底面图。
[0017][图3]是图2所示的A

A剖面的剖面图。
[0018][图4]是图2所示的B

B剖面的剖面图。
[0019][图5]是图2所示的C

C剖面的剖面图。
[0020][图6]是所述鞋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0021][图7]是基于第二实施方式的鞋的俯视图。
[0022][图8]是所述鞋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同一构成元件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各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适当省略构成元件的一部分,或者适当放大、缩小其尺寸。另外,在各附图中省略表示在说明实施方式时不重要的构件的一部分。在实施方式中,列举滑板鞋为例进行详细的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除了滑板鞋以外,还可适用于步行、网球、篮球、足球、排球、摔跤、自行车、滑雪等的各种比赛用的鞋。
[0024]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使用表示上下及前后方向的用语,上下表示将鞋放置在地面上的状态下的上方向或下(触地面)方向,前表示脚尖侧,后表示脚后跟侧。
[0025]首先,参照图1至图5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鞋1主要包括构成鞋1的底部的外底(outsole)2、覆盖脚背的鞋帮(upper)4、以及铺设在外底2的上表面的中底6(midsole)。
[0026]外底2例如通过将橡胶成形为规定形状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用所谓的鞋底(cupsole)作为外底2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也可适用于所谓的硫化鞋底(vulcanized sole)。外底2具有与地面接触的触地面8。在触地面8形成有规定的凹凸图案,提高与地面之间的抓地力。
[0027]中底6起到吸收冲击的作用,例如由发泡乙烯乙酸乙烯酯(ethylene vinyl acetate,EVA)、发泡氨基甲酸酯、凝胶(GEL)、软木之类的吸收冲击的材料形成。中底6的厚度可根据鞋1的用途适当设定,例如在篮球之类的跳跃多的比赛用的鞋中,优选为将中底6加厚。中底6并非必需的结构,也可不设置。
[0028]如图3至图5所示,外底2具有:外底主体10,由大致平坦的脚形的片材体构成;以及卷起部12,从外底主体10的边缘朝向鞋帮延伸。外底主体10的底面构成触地面8,在外底主体10的上表面配置有中底6。外底主体10的形状无需设为厚度均匀的平坦的片材,也可在外底主体10的上表面形成与脚掌形状相符的形状的凹凸或倾斜。在外底2的上表面配置有中底6。外底主体10以及卷起部12例如由发泡或非发泡橡胶、氨基甲酸酯树脂之类的材料形成。另外,外底主体10与卷起部12优选为一体形成,但也可为将分别形成的构件结合而成的构件。
[0029]卷起部12由从外底主体10的边缘朝向上侧立起的周壁形成。更具体而言,卷起部12从外底主体10的上表面或中底6的底面的位置朝向上侧延伸。卷起部12提高鞋1的刚性。鞋1的刚性是指弯曲刚性及抗扭刚性。为了提高刚性,设置有卷起部12的鞋可提高包括耐磨耗性在内的耐久性、相对于穿着者的动作而言的鞋的稳定性。中的至少任一者。卷起部12的上端的位置能够根据使用鞋1的比赛的种类适当变更。例如,在实施方式那样的滑板鞋的情况下,由于要求高稳定性,因此优选为将卷起部12的上端的位置设为至少比中底6的上表面更靠上侧、且覆盖鞋帮4的一部分的位置。卷起部12在外底主体10的整个周围全长上延伸。因此外底2具有脚形的杯形状。
[0030]卷起部12的高度可均匀,也可根据位置而不同。例如,在脚尖侧要求刚性的情况下,可使卷起部12在脚后跟侧变低,在脚尖侧变高,也可在宽度方向的内外改变高度。
[0031]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的滑板鞋的情况下,卷起部12与触地面8的交叉部(即,角14)优选为呈大致直角。通过此种结构,可适用于使用与卷起部12的交叉部来控制板的比赛。另外,在用于其他比赛的鞋中,也可不使角14为直角。例如,可将卷起部12设为随着接近触地面8而宽度变宽的喇叭形状,使角14为锐角,也可利用曲面连接交叉部。
[0032]另外,卷起部12具有提高鞋1的屈曲性的屈曲区域16。屈曲区域16是提高鞋1整体的屈曲性、特别是外底2的屈曲性的区域。在基于实施方式的滑板鞋中,屈曲区域16设置在外脚侧前脚部(脚尖侧且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此处,前脚部是指将鞋的全长设为100%时从脚尖开始的50%的范围。设置屈曲区域的位置能够根据使用鞋的比赛的种类适当变更,例如在鞋的内脚侧前脚部(脚尖侧且宽度方向内侧的部分)要求屈曲性的情况下,也可仅在内脚侧前脚部设置屈曲区域。另外,在整个前脚部整体要求弯曲性时,也可在外脚侧前脚部及内脚侧前脚部此两者设置屈曲区域。
[0033]屈曲区域16通过在卷起部12形成至少一个切口18而构成。切口18在前后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且以在上下方向上横切卷起部12的方式延伸。切口18的数量只要是一个以上即可,能够根据所要求的屈曲性而适当变更。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四个切口。例如,在要求高屈曲性的情况下可增加切口18的数量,相反地在要求轻度屈曲性的情况下,只要减少切口18的数量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鞋,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底,具有与地面接触的触地面;以及鞋帮,在与所述触地面相反的一侧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外底上;所述外底具有外底主体、以及从外底主体的边缘朝向鞋帮延伸的卷起部,所述外底具有屈曲区域,所述屈曲区域形成有从所述外底主体延伸至所述卷起部的至少一个切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中,所述切口在前后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底与所述鞋帮之间的中底,所述卷起部延伸至比所述中底的上表面更靠上侧。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其中,所述切口设置在所述外底的外脚侧前脚部或内脚侧前脚部的至少任一者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其中,所述切口从所述触地面连续延伸至所述卷起部。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其中,所述切口延伸至所述卷起部的上端。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其中,所述切口延伸至所述外底的触地面的宽度方向中间附近。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其中,延伸至所述触地面的所述切口配置在与穿着者的跖趾关节对应的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包括多个延伸至所述触地面的所述切口,多个所述切口的位于所述外底的触地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附近的各个端部配置成曲线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鞋,其中,所述曲线为朝向外底的宽度方向外侧鼓起的形状。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波多野元贵阿部悟北尾翔平高田靖之阪上直树玉越祐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世克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