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宏鑫专利>正文

微气泡产生装置以及相关的微气泡产生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016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气泡产生装置,其包含有一壳体、一微气泡产生器以及一缓冲结构,该壳体放置于一容器内或设置于该容器的一壁面上且用以连接一气源,该微气泡产生器包含有一微孔件以及一驱动件,该驱动件连接于该微孔件且用以带动该微孔件来回振动以产生复数个微气泡,该缓冲结构结合于该微气泡产生器且位于该微气泡产生器与该壳体之间,以使该微气泡产生器不与该壳体直接接触,从而减少该驱动件带动该微孔件来回振动时作用于该壳体上的作用力,进而避免该容器产生振动。进而避免该容器产生振动。进而避免该容器产生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气泡产生装置以及相关的微气泡产生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泡产生装置以及相关的气泡产生设备,尤指一种微气泡产生装置以及相关的微气泡产生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气泡产生装置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科技、除污、饮品制造或水族养殖等不同领域,其原理是于液体中输入气泡,以达到如增加氧气、增加二氧化碳或杀菌等的不同目的,然现有的气泡产生装置所产生的气泡由于体积较大,而较难溶解于液体且在液体中的扩散速度较缓慢。此外,现有的气泡产生装置在产生气泡时容易使承载液体的容器产生振动,故其仍有改良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气泡产生装置以及相关的微气泡产生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微气泡产生装置,其包含有一壳体、一微气泡产生器以及一缓冲结构,该壳体放置于一容器内或设置于该容器的一壁面上且用以连接一气源,该微气泡产生器包含有一微孔件以及一驱动件,该驱动件连接于该微孔件且用以带动该微孔件来回振动以产生复数个微气泡,该缓冲结构结合于该微气泡产生器且位于该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气泡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壳体,其放置于一容器内或设置于该容器的一壁面上且用以连接一气源;一微气泡产生器,其包含有一微孔件与一驱动件,该驱动件连接于该微孔件且用以带动该微孔件来回振动以产生复数个微气泡;以及一缓冲结构,其结合于该微气泡产生器且位于该微气泡产生器与该壳体之间,以使该微气泡产生器不与该壳体直接接触,从而减少该驱动件带动该微孔件来回振动时作用于该壳体上的作用力,进而避免该容器产生振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含有一第一壳部以及一第二壳部,该第一壳部可拆卸地锁固于该第二壳部且能够相对于该第二壳部移动以靠近该第二壳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气泡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孔件与该驱动件位于该第一壳部与该第二壳部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气泡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缓冲结构包含至少一弹性件,该驱动件连接于该微孔件靠近该第一壳部的一侧,该至少一弹性件设置于该驱动件与该第一壳部之间以及该微孔件与该第二壳部之间,或设置于该驱动件与该第一壳部之间以及该驱动件与该第二壳部之间,或设置于该微孔件与该第一壳部之间以及该微孔件与该第二壳部之间,且该至少一弹性件用来定位该驱动件与该微孔件并减少该驱动件带动该微孔件来回振动时作用于该壳体的作用力。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气泡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缓冲结构包含至少一弹性件,该驱动件连接于该微孔件远离该第一壳部的一侧,该至少一弹性件设置于该驱动件与该第二壳部之间以及该微孔件与该第一壳部之间,或设置于该驱动件与该第一壳部之间以及该驱动件与该第二壳部之间,或设置于该微孔件与该第一壳部之间以及该微孔件与该第二壳部之间,且该至少一弹性件用来定位该驱动件与该微孔件并减少该驱动件带动该微孔件来回振动时作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宏鑫高莉薇
申请(专利权)人:高宏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