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业用降尘与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0058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业用降尘与除尘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第一壳体底端设有减震部件,所述第一壳体内腔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壳体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四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连接杆转动,由于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有雾化器,连接杆带动雾化器转动,便于对雾化器进行角度调节,从而能适应复杂的矿内井下作业面;第三连杆带动喷头发生自适应的转动,便于调节喷头的位置,从而能够直接对作业面进行除尘,防止了粉尘的飞扬,在源头上进行除尘,使效率最大化。最大化。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业用降尘与除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业除尘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矿业用降尘与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在煤矿等开采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作业面上,存在许多粉尘,这些粉尘漂浮在空气中,作业工人吸入后容易引发尘肺病,在煤矿等矿内,大都利用注水法、采掘防尘、通风除尘、喷雾降尘、使用水泡泥、巷道洒水灭尘等措施来降低和除去空气中的粉尘,而通风除尘,这是一个最天然的除尘方法,但它的除尘,受到工作面对通风除尘有很大限制,既要保证除尘的效果又要保证不能掀起二次扬尘还要保证合理的通风量等等原因的制约,使得通风除尘效果并不是很好,煤矿一般通过防尘降尘洒水系统来实现防尘降尘,主要用到的有洒水喷枪、防尘电磁阀、自动泄水阀、手自一体自动控制系统等。
[0003]在矿石粉碎加工过程中,也产生大量的粉尘,人们称粒度在0.20μm以下的粉尘为纳米级粉尘,与大颗粒粉尘不同的是:前者易于清除,而这种纳米级粉尘由于其粒度小、质量轻,在矿石粉碎加工过程中极易于长时间地飘浮扩散在空气中,清除它们十分困难。因此,这种粉尘对人、对环境的危害更大。
[0004]目前,这些除尘装置移动性较差,随着矿内作业面的推进,这些除尘设备难以跟上,从而降低了除尘效果,增大了来回搬弄设备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矿业用降尘与除尘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矿业用降尘与除尘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第一壳体底端设有减震部件,所述第一壳体内腔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壳体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四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旋合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通过第一连杆活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转动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和支撑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上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和雾化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储液箱,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滑动槽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壳体通过电动伸缩杆与第三连杆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槽内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上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伸缩波纹管与第二储液箱固定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减震部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
定块上铰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两端均铰接有活动轮。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第一固定板与转动板铰接。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螺纹套。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通孔。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电动伸缩杆与第一壳体铰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第三连杆铰接。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所述第二储液箱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所述第一壳体内开设有第一限位槽。
[002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专利技术中,由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通过轴承与第二壳体转动连接,螺纹杆上旋合连接有螺纹套,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转动,由于第二壳体内设有限位杆,限位杆贯穿螺纹套,限位杆可防止螺纹套跟随螺纹杆发生转动,螺纹杆转动带动螺纹套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由于螺纹套通过第一连杆活动连接有转动板,第一固定板与转动板铰接,第一连杆一端与转动板铰接,第一连杆另一端与螺纹套铰接,螺纹套带动第一连杆发生自适应的转动,第一连杆顺时针转动时,转动板可围绕第一固定板与转动板的铰接点逆时针转动,由于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有雾化器,可带动雾化器跟随转动板转动,打开第二驱动电机,由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轮,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一传动轮转动,由于第一传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轮转动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由于第二传动轮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固定块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连接杆转动,由于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有雾化器,连接杆带动雾化器转动,便于对雾化器进行角度调节,从而能适应复杂的矿内井下作业面。
[0026]2、本专利技术中,控制电动伸缩杆伸长,由于第一壳体通过电动伸缩杆与第三连杆活动连接,电动伸缩杆与第一壳体铰接,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第三连杆铰接,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带动第三连杆围绕第三连杆与第二固定块的铰接点顺时针转动,由于滑动块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活动连接,第二连杆一端与滑动块铰接,第二连杆另一端与第三连杆铰接,第三连杆端部与第二连杆的铰接处固定连接有喷头,滑动槽内设有滑动块,滑动槽与滑动块滑动配合,滑动块沿滑动槽滑动,第三连杆带动喷头发生自适应的转动,便于调节喷头的位置,从而能够直接对作业面进行除尘,防止了粉尘的飞扬,在源头上进行除尘,使效率最大化。
[0027]3、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壳体外表壁底端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第一壳体底端固定连接有减震部件,减震部件包括连接块,连接块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的中心处铰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两端均铰接有活动轮,活动轮关于第三固定块的中心处对称设置,可方便移动第一壳体,同时由于矿井下路面不平整,通过减震部件减小了由于移动中路面凹凸不平造成的振动,以提高第一壳体内装置的使用寿命,最大程度的发挥降尘除尘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矿业用降尘与除尘装置的第一壳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矿业用降尘与除尘装置的第一壳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矿业用降尘与除尘装置的第二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矿业用降尘与除尘装置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矿业用降尘与除尘装置的图4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业用降尘与除尘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4),所述第一壳体(1)底端设有减震部件(3),所述第一壳体(1)内腔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37)和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壳体(1)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22),所述第四固定板(37)上设有第一驱动电机(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螺纹杆(23),所述螺纹杆(23)旋合连接有螺纹套(25),所述螺纹套(25)通过第一连杆(26)活动连接有转动板(6),所述转动板(6)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7),所述第二固定板(7)上设有第二驱动电机(8),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轮(9),所述转动板(6)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10)和支撑板(14),所述第三固定板(10)上设有第二传动轮(11),所述第一传动轮(9)通过皮带(17)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11),所述第二传动轮(11)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2),所述支撑板(1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5),所述第一固定块(15)上设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和雾化器(18),所述支撑板(14)上设有第一储液箱(19),所述第一壳体(1)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8),所述第二固定块(28)上设有滑动槽(29)和第三连杆(33),所述第一壳体(1)通过电动伸缩杆(27)与第三连杆(33)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槽(29)内设有滑动块(3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祖龙
申请(专利权)人:溆浦县东新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