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若焱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农业领域茶园中药复方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004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农业领域茶园中药复方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专利技术基于中医理论进行组方,该土壤改良剂中采用药用植物原材料原粉与细米糠炒制,形成了针对茶园种植技术升级所需要的速效有机肥和土壤保育技术。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药用植物构成:干地黄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农业领域茶园中药复方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农业
,具体为一种基于中医理论,可改善茶园土壤板结、改善茶树根系土壤环境,提质增产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茶园土壤板结、酸化现象突出,风味同质化倾向较高。同时,打造有机茶园目前缺肥高效浓缩,可将土壤改良、风味提高、提质增效三个目标融合的速效有机肥,尤其是有机追肥。为了提高茶园的种植水平,以有机手段养护茶园,打造高端有机茶叶,急需将土壤改良、施肥与提质增效合一的速效有机肥,尤其是有机追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中医理论,将土壤改良、施肥与提质增效三效合一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形成了针对茶园种植技术升级所需要的速效有机肥和土壤保育技术。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1.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农业领域茶园中药复方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复方组合物基于中医理论与技术方法,跨界运用于农业领域。其特征在于将借鉴《黄帝内经》、《本草纲目》、《药性赋》等经典中医药理论及精典方,将土壤与植物系统视为整体,采用中医理论中整体观,系统生态学的“系统调控、协同进化”理念,将术香、独活、泽泻、远志、艾叶、青蒿、细辛、卷柏作为主药材,按照君臣佐使中医组方配伍原则构成组合物,按照“治养合一、系统调控”方法形成组方,与米糠结合,制备成具有改良茶园、施肥与体质增效三效合一的有机肥。
[0007]进一步地,组合物包括青蒿30-60份、术香20-30份、独活5-15份、泽泻25-35份、远志10-15份、艾叶5-10份、细辛10-20份、卷柏15-25份。组合物不添加化学肥料,零农残,具有高安全性特征。
[0008]进一步地,中药复方还可扩展为:干地黄10-20份、牛膝10-15份、蛇床子20-25份、山楂5-10份,麦门冬10-20份、术香5-10份、独活15-20份、泽泻5-10份、远志10-15份、穿破石10-15份、艾草5-10份、青20-25份蒿、细辛10-15份、卷柏10-15份、蓝实5-10份、防风10-15份、山银花15-20 份。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复方可加入中药传统炮制方法中发酵技术,以增强效果,并强化与细米糠结合的效果。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复方可添加微生物发酵技术,以增强效果,并强化与细米糠结合的效果。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述中药复方加入权利要求4、权利要求5后,与细米糠混合,形成茶园专用土壤改良肥料。
[0012]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6中调理“脾土”类药物,如山楂等,可用《中华药典》中性相近药物替代;
[0013]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4中细米糠可用其他可食用的谷物的脱粒产物替代。
[0014]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4所述细米糠可用其他有机肥、微生物肥替代。
[0015]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9所述配方,氮磷钾含量超过7%,有机质含量超过90%,pH为5.5-6.5之间,高于国家有机肥标准,农残达到欧盟相关标准。
[0016]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10所述配方,所用药用植物复方为未提取原粉,非药用植物提取后药渣肥。可代替茶园常规化肥、有机肥,直接作为底肥或者追肥使用,为有机茶园提供高效有机肥追肥;也可以在常规肥料通常减少20%的基础上,搭配减量化肥、减量微生物肥、有机肥使用,以增强肥效,强化肥效速效性,转化和提高肥料利用率。
[0017]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11所述配方,采用了食品级原料和中药炮制工艺,形成了速效有机肥“土壤后发酵技术”,可在施用后4-7天在茶园土壤中出现菌丝,蓬松土壤,具有速效、浓缩、可高效特征。具有很好的改善茶园根系土壤,解决茶园土壤板结的问题,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防止茶园土壤严重酸化,调节土壤酸碱平衡度。
[0018]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12所述配方,全部采用可食用原材料,可直接作为饲料使用。
[0019]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12所述的一种中医农业领域茶园中药复方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
[0020]步骤(1),先将各中药原料粉碎;
[0021]步骤(2),将炒货机通电,打开双加热开关,将药粉与米糠倒入,同时加热机器,转动滚筒。将滚筒加热到60-70度时间,同时打开抽风开关,开始往滚筒内加料,继续加热到80-90度,维持3分钟左右,即可出料;
[0022]步骤(3),炒制好后,关闭全部加热开关,将炒制后肥料冷却装袋,然后关闭全部电源。
[0023]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中医农业领域茶园中药复方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步骤(3)还可以省略,直接将各组方粉末与细米糠混合。
[0024]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可按照肥料生产以及中药组合物一般方法,如中药药剂学、中药制药学等常见中药制药学教材所记载的制备工艺,制作成任何剂型,包括丸状、条状及粉状。
[0025]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6所述剂型改良,为使上述剂型实现,需在制备剂型时加入肥料生产及农药学、中药制药学可接受的辅料,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剂、乳油、防腐剂、增效剂等。增效剂包括壳聚糖、甲壳素、磷酸二氢钾、芽孢杆菌、木霉菌、哈茨霉菌,发酵菌。助剂包括有机硅油、纳米材料、包埋载体等。
[0026]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中医农业领域茶园中药复方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治养合一,多效兼顾”的特点,可用于缓解茶园土壤板结、酸化,改善根系土壤微环境,同时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树产质量。
[0027]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18所述一种中医农业领域茶园中药复方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中医“整体观”、“辨证施治”、“阴阳五行”、“避秽”、“驱邪扶正”原理,将茶园
与农田系统视为整体,同时采用了现代自然科学中农业系统生态学及高产栽培理论的“系统调控、协同进化”理念,将中药材原粉按照君臣佐使原则组方配伍后,对茶园土壤进行改良,提高茶树发芽率,提高茶树产量具有显著效果。
[0028]进一步地,全量代替常规基肥时:在茶园冬季管理施基肥时,施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复方土壤改良粉剂,最经济用量为40kg/亩,中等用量为60-80kg/ 亩,最高用量为100-120kg/亩;减量代替常规基肥时:将其他常规基肥减施 10%-15%;作为追肥时:在采收完明前茶、谷雨茶后,每亩施用本土壤改良剂 60kg-80kg。谷雨后再施用,可培育风味显著改善的夏茶产品。
[0029](三)有益效果
[003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1.本专利技术形成的肥料,氮磷钾含量超过7%,有机质含量超过90%,高于国家有机肥标准接近一倍,pH为5.5-6.5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农业领域茶园中药复方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复方组合物基于中医理论与技术方法,跨界运用于农业领域。其特征在于将借鉴《黄帝内经》、《本草纲目》、《药性赋》等经典中医药理论及精典方,将土壤与植物系统视为整体,采用中医理论中整体观,系统生态学的“系统调控、协同进化”理念,将术香、独活、泽泻、远志、艾叶、青蒿、细辛、卷柏作为主药材,按照君臣佐使中医组方配伍原则构成组合物,按照“治养合一、系统调控”方法形成组方,与米糠结合,制备成具有改良茶园、施肥与体质增效三效合一的有机肥。2.一种中医农业领域茶园中药复方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包括青蒿30-60份、术香20-30份、独活5-15份、泽泻25-35份、远志10-15份、艾叶5-10份、细辛10-20份、卷柏15-25份。组合物不添加化学肥料,零农残,具有高安全性特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农业领域茶园中药复方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复方还可扩展为:干地黄10-20份、牛膝10-15份、蛇床子20-25份、山楂5-10份,麦门冬10-20份、术香5-10份、独活15-20份、泽泻5-10份、远志10-15份、穿破石10-15份、艾草5-10份、青20-25份蒿、细辛10-15份、卷柏10-15份、蓝实5-10份、防风10-15份、山银花15-20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农业领域茶园中药复方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复方可加入中药传统炮制方法中发酵技术,以增强效果,并强化与细米糠结合的效果。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农业领域茶园中药复方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复方可添加微生物发酵技术,以增强效果,并强化与细米糠结合的效果。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一种中医农业领域茶园中药复方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述中药复方加入权利要求4、权利要求5后,与细米糠混合,形成茶园专用土壤改良肥料。7.如权利要求1-6中调理“脾土”类药物,如山楂等,可用《中华药典》中性相近药物替代。8.如权利要求4中细米糠可用其他可食用的谷物的脱粒产物替代。9.如权利要求4所述细米糠可用其他有机肥、微生物肥替代。10.如权利要求1-9所述配方,氮磷钾含量超过7%,有机质含量超过90%,pH为5.5-6.5之间,高于国家有机肥标准,农残达到欧盟相关标准。11.如权利要求1-10所述配方,所用药用植物复方为未提取原粉,非要用植物提取后药渣肥。可代替茶园常规化肥、有机肥,直接作为底肥或者追肥使用,为有机茶园提供高效有机肥追肥;也可以在常规肥料通常减少20%的基础上,搭配减量化肥、减量微生物肥、有机肥使用,以增强肥效,强化肥效速效性,转化和提高肥料利用率。12.如权利要求1-11所述配方,采用了食品级原料和中药炮制工艺,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C零五G三零零
申请(专利权)人:王若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