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丰盛专利>正文

一种带助力装置的轮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001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09
一种带助力装置的轮椅,包括车架、助力装置、可移动座椅和固定装置等,所述车架安装有助力装置;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助力支架,所述助力支架,是一种杠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杠杆的阻力作用点上设置有立杆;所述可移动座椅,能够脱离车架,独立承载失能和半失能人员进行移动;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可移动座椅固定在车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减轻伺候人员的劳动强度,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助力装置的轮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椅。

技术介绍

[0002]失能和半失能人员,主要靠轮椅实现身体的移动。但是,很多时间他们还需要反复在轮椅、床、坐便椅等物体之间转换位置,每次转换位置都需要完成站起和坐下的动作。目前,失能和半失能人员完成站起和坐下的动作,主要依靠伺候人员的帮助来实现,对伺候人员来说这是一项强度很大的体力劳动;如果伺候人员的体力不能支撑这种劳动强度,就需要聘请更多的伺候人员,从而还将给患者家庭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带助力装置的轮椅,以帮助失能和半失能人员站起和坐下,减轻伺候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助力装置的轮椅,包括车架、助力装置、可移动座椅和固定装置等。
[0005]所述车架,包括支撑结构、车轮、导向轮和延长杆等,所述支撑结构用于承载助力装置、固定装置和可移动座椅;所述延长杆用于在进行助力时改善车架的力学结构。
[0006]所述助力装置,架构在车架上,包括动力装置和助力支架,所述动力装置可以是手动的,也可以是电动的;所述助力支架,是一种杠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杠杆的阻力作用点上设置有立杆,其目的是优化杠杆结构的起落曲线。
[0007]助力支架的立杆通过向车架后方正反向翻转一定角度来实现助力的目的将有利于优化机械结构。
[0008]所述可移动座椅,包括椅面、腿架和移动轮等,其特征在于,可移动座椅可以脱离车架,独立承载失能和半失能人员进行移动。
[0009]所述固定装置,架构在车架上,用于将可移动座椅固定在车架上,采用提升可移动座椅的高度的方式来实现将可移动座椅与车架固定在一起,既可以达到固定的目的,还可以使可移动座椅的轮子离开地面,从而避免影响车架的轮子和导向轮的功能。
[001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一是可以减轻伺候人员的劳动强度;二是结构简单;三是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移动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助力吊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助力支架立杆、2—助力杠杆、3—助力杠杆支点固定支架、4—助力杠杆支点固定轴、5—助力杠杆连接横杆、6—电动推杆、7—电动推杆支撑杆、8—电动推杆固定支架

、9—电动推杆固定轴

、10—电动推杆固定支架

、11—电动推杆固定轴

、12—吊带钩、13—车架左侧底层横杆、14—车架右侧底层横杆、15—车架左侧上层横杆、16—车架右侧上层横杆、17—车架前端底层横杆、18—车架前端上层横杆、19—车架后端底层横杆、20—车架后端上层横杆、21—车架左侧前立杆、22—车架左侧后立杆、23—车架右侧前立杆、24—车架右侧后立杆、25—车轮、26—车轮轴、27—导向轮、28—延长杆、29—延长杆转轴、30—延长杆移动轮、31—固定螺母、32—左侧支撑杆、33—右侧支撑杆、34—左右支撑杆连接横杆、35—左侧托架、36—右侧托架、37—左右托架后连接横杆、38—左右托架前连接横杆、39—托架抬升连接杆、40—连接转轴、41—固定档杆、42—手摇柄立杆、43—手摇柄、44—丝杆座、45—丝杆、46—轴套模块、47—轴套模块转轴、48—丝杆通过孔、49—轴套模块支架、50—螺母模块、51—螺母模块转轴、52—螺丝孔、53—螺母模块支架、54—椅面、55—扶手、56—左侧腿架、57—右侧腿架、58—靠背、59—连接横杆

、60—连接横杆

、61—连接横杆

、62—连接横杆

、63—座椅移动轮、64—臂环、65—臂带、66—粘带条、67—胸带、68—胸带扣、69—扣眼、70—吊钩圈、71—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0]一种带助力装置的轮椅,包括助力装置、车架、可移动座椅、固定装置和助力吊带。
[0021]参照图1、图2、图3:助力装置由助力支架立杆1、助力杠杆2、助力杠杆连接横杆5、电动推杆6和吊带钩12构成。助力支架立杆1固定在助力杠杆2的阻力作用点上,这样的结构设计既可以更好地与车架的结构相匹配,使助力杠杆2和助力支架立杆1与椅面和靠背更趋吻合,更重要的是可以优化安装在助力支架立杆1上的吊带钩12的起落曲线,使该曲线更符合人们站起或坐下的运动轨迹;助力杠杆2的支点通过助力杠杆支点固定支架3和助力杠杆支点固定轴4架构在车架前端上层横杆18上;电动推杆支撑杆7通过车架前端底层横杆17和车架前端上层横杆18加以固定,电动推杆6通过电动推杆支撑杆7及其电动推杆固定支架

8、电动推杆固定轴

9和电动推杆固定支架

10、电动推杆固定轴

11架构在车架和助力杠杆2的动力作用点之间,用于依托车架为助力杠杆2提供动力。
[0022]车架由车架左侧底层横杆13、车架右侧底层横杆14、车架左侧上层横杆15、车架右侧上层横杆16、车架前端底层横杆17、车架前端上层横杆18、车架后端底层横杆19、车架后端上层横杆20、车架左侧前立杆21、车架左侧后立杆22、车架右侧前立杆23、车架右侧后立杆24、车轮25、车轮轴26和导向轮27、延长杆28、延长杆转轴29、延长杆移动轮30构成。车架左侧底层横杆13、车架右侧底层横杆14、车架左侧上层横杆15、车架右侧上层横杆16、车架前端底层横杆17、车架前端上层横杆18、车架后端底层横杆19、车架后端上层横杆20、车架左侧前立杆21、车架左侧后立杆22、车架右侧前立杆23、车架右侧后立杆24按相应的位置焊接在一起,构成车架的基本架构;车轮25通过车轮轴26分别固定在车架左侧后立杆22和车架右侧后立杆24上,构成两侧车轮;导向轮27分别固定在车架左侧底层横杆13和车架右侧
底层横杆14的前端,与两侧车轮相对应;延长杆28通过延长杆转轴29和固定螺母31分别固定在车架左侧底层横杆13和车架右侧底层横杆14的后端,并可以延长杆转轴29为圆心实现转动,以实现延长杆28的展开和收回。
[0023]固定装置由左侧支撑杆32、右侧支撑杆33、左右支撑杆连接横杆34、左侧托架35、右侧托架36、左右托架后连接横杆37、左右托架前连接横杆38、托架抬升连接杆39、连接转轴40、固定档杆41、手摇柄立杆42、手摇柄43、丝杆座44、丝杆45、轴套模块46、轴套模块转轴47、丝杆通过孔48、轴套模块支架49、螺母模块50、螺母模块转轴51、螺丝孔52和螺母模块支架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助力装置的轮椅,包括车架、助力装置、可移动座椅和固定装置,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助力支架,所述助力支架,是一种杠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杠杆的阻力作用点上设置有立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助力装置的轮椅,所述可移动座椅,包括椅面、腿架和移动轮等,其特征在于,可移动座椅能够脱离车架,独立承载失能和半失能人员进行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助力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丰盛
申请(专利权)人:赵丰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