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结构及其驱动方法、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999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08
一种指纹识别结构及其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该指纹识别结构包括:驱动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N个驱动电极;压电材料层,位于驱动电极层的一侧;接收电极层,位于压电材料层远离驱动电极层的一侧,且包括M个接收电极;辅助驱动电极层,位于压电材料层远离接收电极层的一侧,且与驱动电极层异层设置;以及第一绝缘层,位于驱动电极层和辅助驱动电极层之间,辅助驱动电极层包括N个辅助驱动电极,N个驱动电极和N个辅助驱动电极交替排列,第i个辅助驱动电极在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与第i个驱动电极和第i+1个驱动电极在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隔交叠。由此,该指纹识别结构可提高该指纹识别结构的超声波发射效率。识别结构的超声波发射效率。识别结构的超声波发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指纹识别结构及其驱动方法、电子装置


[0001]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指纹识别结构、指纹识别结构的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指纹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比较不同指纹的细节特征点来进行鉴别,从而达到身份识别功能的技术。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已经成为了当前的智能手机市场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可分为屏下电容式指纹识别技术、屏下超声波式指纹识别技术和屏下光学式指纹识别技术。而屏下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因其穿透性强、辨识度高、抗污能力强等优点成为当前最理想的解决方案。
[0003]屏下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通过超声波指纹识别结构来实现指纹识别。通常,超声波指纹识别结构为三叠层结构,包括驱动电极、接收电极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压电层。当对驱动电极和接收电极加载驱动电压时,压电层受到电压激发产生逆压电效应,向外发射第一超声波。该第一超声波接触手指后,被手指反射回第二超声波。由于指纹包括谷和脊,所以被指纹反射回到压电层的第二超声波震动强度有差异,此时,对驱动电极加载固定电压,则压电层可将第二超声波转换成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通过接收电极传输给指纹识别模块,根据该电压信号判断指纹中谷和脊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结构及其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该指纹识别结构包括:驱动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N个驱动电极;压电材料层,位于驱动电极层的一侧;接收电极层,位于压电材料层远离驱动电极层的一侧,且包括M个接收电极;辅助驱动电极层,位于压电材料层远离接收电极层的一侧,且与驱动电极层异层设置;以及第一绝缘层,位于驱动电极层和辅助驱动电极层之间,辅助驱动电极层包括N个辅助驱动电极,N个驱动电极和N个辅助驱动电极交替排列,第i个辅助驱动电极在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与第i个驱动电极和第i+1个驱动电极在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隔交叠,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i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N的正整数。由此,该指纹识别结构可通过设置辅助驱动电极层来驱动或者激励位于相邻的驱动电极之间的间隔的位置处的压电材料层,从而提高该指纹识别结构的超声波发射效率,实现超声波发射效率的最大化。
[0005]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结构,其包括:驱动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N个驱动电极;压电材料层,位于所述驱动电极层的一侧;接收电极层,位于所述压电材料层远离所述驱动电极层的一侧,且包括M个接收电极;辅助驱动电极层,位于所述压电材料层远离所述接收电极层的一侧,且与所述驱动电极层异层设置;以及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驱动电极层和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层之间,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层包括N个辅助驱动电极,所述N个驱动电极和所述N个辅助驱动电极交替排列,第i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与第i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i+1个所述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隔交叠,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i为大于等于1,且
小于N的正整数。
[0006]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结构中,第i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i+1个所述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隔完全落入第i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之内。
[0007]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结构中,第i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i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被配置为接收同样的驱动信号,第N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N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被配置为接收同样的驱动信号。
[0008]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结构中,所述指纹识别结构包括指纹识别区域和围绕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周边区域,第i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i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在所述周边区域电性相连,第N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N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在所述周边区域电性相连。
[0009]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结构中,第N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位于第N个所述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远离第N-1个所述驱动电极的一侧。
[0010]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结构中,所述M个接收电极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各所述驱动电极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多个驱动电极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N个驱动电极中的每个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与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接收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0011]例如,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结构还包括:导电辅助层,位于所述压电材料层远离所述驱动电极层的一侧,且与所述接收电极层异层设置,所述导电辅助层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M个接收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隔交叠。
[0012]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结构中,所述导电辅助层为导电网格,所述导电网格围绕所述M个接收电极设置。
[0013]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结构中,第i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导电网格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交叠,第N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导电网格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交叠。
[0014]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结构中,所述导电辅助层被配置为连接固定电位或接地。
[0015]例如,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结构还包括: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导电辅助层和所述接收电极层之间。
[0016]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结构中,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层位于所述驱动电极层远离所述压电材料层的一侧。
[0017]例如,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结构还包括:声波反射层,位于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层远离所述压电材料层的一侧;以及第三绝缘层,位于所述声波反射层与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层之间。
[0018]例如,在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结构中,所述压电材料层的材料包括聚
偏氟乙烯。
[0019]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结构。
[0020]例如,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还包括:驱动电路,与所述N个驱动电极和所述N个辅助驱动电极分别电性相连,并被配置为向第i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i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施加同样的驱动信号,被配置为向第N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N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施加同样的驱动信号。
[0021]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指纹识别结构的驱动方法,包括:向第i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i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施加驱动电压以驱动第i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i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对应的压电材料层发出超声波;以及利用所述压电材料层接收被指纹反射的超声波并通过所述M个接收电极中的至少部分输出相应的指纹电信号。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纹识别结构,包括:驱动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N个驱动电极;压电材料层,位于所述驱动电极层的一侧;接收电极层,位于所述压电材料层远离所述驱动电极层的一侧,且包括M个接收电极;辅助驱动电极层,位于所述压电材料层远离所述接收电极层的一侧,且与所述驱动电极层异层设置;以及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驱动电极层和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层之间,其中,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层包括N个辅助驱动电极,所述N个驱动电极和所述N个辅助驱动电极交替排列,第i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与第i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i+1个所述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隔交叠,M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i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N的正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结构,其中,第i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i+1个所述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隔完全落入第i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之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结构,其中,第i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i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被配置为接收同样的驱动信号,第N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N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被配置为接收同样的驱动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结构,其中,所述指纹识别结构包括指纹识别区域和围绕所述指纹识别区域的周边区域,第i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i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在所述周边区域电性相连,第N个所述驱动电极和第N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在所述周边区域电性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结构,其中,第N个所述辅助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位于第N个所述驱动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远离第N-1个所述驱动电极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结构,其中,所述M个接收电极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各所述驱动电极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多个驱动电极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N个驱动电极中的每个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与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接收电极在所述压电材料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明丁小梁李秀锋王雷王迎姿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