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纠正飞机的左右翼的燃油量不平衡的系统以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纠正飞机的左右翼的燃油量不平衡的系统以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飞机燃油供给系统中包括设置于飞机的左右机翼的用于储存燃油的左翼油箱和右翼油箱。为了确保飞机的左右方向上的重心平衡,通常将左翼油箱与右翼油箱的大小尺寸设计成相同。也就是说,左翼油箱与右翼油箱中的初始燃油量是相同的。然而,随着各个油箱中的燃油不断被消耗,左翼油箱与右翼油箱中的燃油可能会产生较大偏差而变得不平衡,从而严重影响飞机的左右方向上的重心平衡。
[0003]针对上述的左翼油箱与右翼油箱的燃油量不平衡的情况,以往采用交输供油方法,即在左翼油箱与右翼油箱之间的供油管路设置交输供油阀,并将燃油量低的机翼油箱(例如右翼油箱)的供油泵关闭,将交输供油阀打开,将燃油量高的机翼油箱(例如左翼油箱)的供油泵打开,以使左翼油箱的燃油同时供给左发动机和右发动机(例如A350飞机)。
[0004]然而,上述交输供油方法中需要将燃油量低的机翼油箱的所有供油泵均关掉,因此,若关掉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纠正飞机左右翼的燃油量不平衡的系统,包括:发动机供油单元,所述发动机供油单元包括:左翼油箱,所述左翼油箱经由发动机供油管路并联设置有第一供油泵和第二供油泵,并经由所述第一供油泵和所述第二供油泵向左发动机供油;以及右翼油箱,所述右翼油箱经由发动机供油管路并联设置有第三供油泵和第四供油泵,并经由所述第三供油泵和所述第四供油泵向右发动机供油;压力加油单元,所述压力加油单元用于经由所述压力加油管路向所述左翼油箱和/或所述右翼油箱压力加油;以及供油转输单元,所述供油转输单元用于在所述左翼油箱、所述右翼油箱和所述中央油箱之间转输燃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动机供油单元中,所述左翼油箱与所述右翼油箱经由发动机供油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二供油泵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在所述第四供油泵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二单向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正飞机左右翼的燃油量不平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二供油泵与所述第一单向阀之间至所述压力加油单元的压力加油管路之间连接有第一供油转输管路,在所述第一供油转输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切断阀,从所述第四供油泵与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至所述压力加油单元的压力加油管路之间连接有第二供油转输管路,在所述第二供油转输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切断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正飞机左右翼的燃油量不平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翼油箱与所述右翼油箱之间的供油管路上设置有双电机驱动交输供油切断阀。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纠正飞机左右翼的燃油量不平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供油单元还包括中央油箱,所述中央油箱经由发动机供油管路设置于所述左翼油箱与所述右翼油箱之间,所述中央油箱经由发动机供油管路并联设置有第五供油泵和第六供油泵,在所述第五供油泵的下游侧设置有第三单向阀,在所述第六供油泵的下游侧设置有第四单向阀。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纠正飞机左右翼的燃油量不平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五供油泵与所述第三单向阀之间至所述压力加油单元的压力加油管路连接有第三供油转输管路,在所述第三供油转输管路上连接有能调节开度的第三切断阀,从所述第六供油泵与所述第四单向阀之间至所述压力加油单元的压力加油管路之间连接有第四供油转输管路,在所述第四供油转输管路上连接有能调节开度的第四切断阀。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纠正飞机左右翼的燃油量不平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转输单元还包括从所述中央油箱连接至所述左翼油箱的第五供油转输管路和从所述中央油箱连接至所述右翼油箱的第六供油转输管路,在所述第五供油转输管路上设置有比所述第五供油泵位置低的第一引射泵,在所述第六供油转输管路上设置有比所述第六供油泵位置低的第二引射泵。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纠正飞机左右翼的燃油量不平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应急放油单元,所述应急放油单元分别经由所述压力加油单元的压力加油管路连接至所述第一供油转输管路、所述第二供油转输管路、所述第三供油转输管路和所述第四供油转输管路。8.一种纠正飞机左右翼的燃油量不平衡的方法,其是由权利要求7所述的纠正飞机左右翼的燃油量不平衡的系统实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纠正方法,所述自动纠正方法由飞行员手动开启,自动结束。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纠正飞机左右翼的燃油量不平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纠正方法包括从中央油箱向燃油量低的机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昊,朱德轩,蒋静慧,董林康,张霄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