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排水结构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80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声学排水结构和电子设备,其中声学排水结构包括壳体和声学组件,壳体设有容腔和与容腔连通的第一拾音孔;声学组件包括设于容腔内的拾音模块和发声单元,拾音模块包括拾音单元、连接件以及透气防水膜,透气防水膜设于容腔的腔壁,连接件连接透气防水膜和拾音单元,连接件设有第二拾音孔,透气防水膜遮盖第一拾音孔和第二拾音孔,透气防水膜、第二拾音孔的孔壁以及拾音单元围合形成拾音腔;连接件设有连通拾音腔和容腔的导气通道,以使发声单元驱动透气防水膜振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声学排水结构能够实现拾音模块的排水。学排水结构能够实现拾音模块的排水。学排水结构能够实现拾音模块的排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声学排水结构和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声学
,特别涉及一种声学防水结构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许多智能穿戴产品都带有声学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智能穿戴产品一般内置麦克风,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声音,以实现相应语音交互功能。
[0003]在相关技术中,麦克风的拾音端罩设有防水膜,防水膜位于产品外壳的拾音孔和麦克风的拾音端之间,用于对麦克风进行防水保护。智能穿戴产品在降水、游泳以及淋浴等场景下使用时,水会通过拾音孔附着于防水膜表面,防水膜上的积水会使防水膜振动受限,阻碍防水膜进行声音传导,导致麦克风在采集外界声音时出现响度低和含杂音的问题,即使通过甩动产品的方式甩出部分水,防水膜上依然会残留水分,仍然会影响麦克风的拾音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声学排水结构,旨在实现拾音模块的排水。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声学排水结构,所述声学排水结构包括:
[0006]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容腔和与所述容腔连通的第一拾音孔;和
[0007]声学组件,所述声学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容腔内的拾音模块和发声单元,所述拾音模块包括拾音单元、连接件以及透气防水膜,所述透气防水膜设于所述容腔的腔壁,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透气防水膜和所述拾音单元,所述连接件设有第二拾音孔,所述透气防水膜遮盖所述第一拾音孔和所述第二拾音孔,所述透气防水膜、所述第二拾音孔的孔壁以及所述拾音单元围合形成拾音腔;所述连接件设有连通所述拾音腔和所述容腔的导气通道,以使所述发声单元驱动所述透气防水膜振动。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气通道管贯穿所述连接件的外壁和所述第二拾音孔的孔壁。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气通道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的至少两个导气支路,至少两个所述导气支路连通所述拾音腔和所述容腔。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各所述导气支路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导气支路连通所述拾音腔和所述容腔。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导气支路相互连通;
[0012]且/或,所述导气通道还包括至少一个连通支路,每一所述连通支路连通两个所述导气支路。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气通道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的两个导气支路;
[0014]两个所述导气支路对称设于所述第二拾音孔的相对两侧,每一所述导气支路连通所述拾音腔和所述容腔。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气通道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的多个导气支路;
[0016]多个所述导气支路环绕所述第二拾音孔设置,每一所述导气支路连通所述拾音腔和所述容腔。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粘胶层和支撑层;
[0018]所述粘胶层粘接所述支撑层和所述透气防水膜,所述拾音单元设于所述支撑层背向所述粘胶层的一侧,所述粘胶层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撑层设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拾音孔;
[0019]所述导气通道设于所述粘胶层和/或所述支撑层。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设有连与所述容腔连通的发声孔,所述发声单元对应所述发声孔设置;
[0021]所述发声单元远离所述发声孔的一端设有泄声孔,所述泄声孔与所述容腔连通。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声学排水结构具有所述透气防水膜振动时的排水状态;
[0023]在所述排水状态时,所述发声单元的发声频率大于等于30HZ且小于等于100HZ。
[0024]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声学排水结构。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0026]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声学排水结构的拾音单元电连接,并用于削减所述拾音单元采集到的噪音;和
[0027]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滤波模块电连接,并用于处理音频信号。
[002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连接拾音单元和防水膜的连接件上设置第二拾音孔和导气通道,使导气通道与壳体的容腔,以及由透气防水膜、第二拾音孔的孔壁以及拾音单元围合形成拾音腔连通,利用发声单元在工作时产生的声波驱动容腔和导气通道内的空气振动,进而驱动拾音腔内的空气带动透气防水膜振动,使透气防水膜能够抖落附着于其表面的水分,被抖落的水分也可通过第一拾音孔向外排出,以此能够有效解决透气防水膜上的积水问题,实现拾音模块的排水,改善拾音单元的拾音质量。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检声学排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1为本专利技术声学排水结构中发声单元中振膜振幅和声波频率的关系图;
[0041]图12为本专利技术声学排水结构的频响曲线图;
[0042]图13为本专利技术声学排水结构的部分电路结构图。
[0043]附图标号说明:
[0044]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壳体22a2第二通孔1a容腔22b导气通道1b第一拾音孔22b1导气支路1c发声孔22b2连通支路2拾音模块23透气防水膜21拾音单元2a拾音腔22连接件3发声单元221粘胶层3a泄声孔222支撑层4滤波模块22a第二拾音孔5通信模块22a1第一通孔
ꢀꢀ
[0045]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7]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学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学排水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容腔和与所述容腔连通的第一拾音孔;和声学组件,所述声学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容腔内的拾音模块和发声单元,所述拾音模块包括拾音单元、连接件以及透气防水膜,所述透气防水膜设于所述容腔的腔壁,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透气防水膜和所述拾音单元,所述连接件设有第二拾音孔,所述透气防水膜遮盖所述第一拾音孔和所述第二拾音孔,所述透气防水膜、所述第二拾音孔的孔壁以及所述拾音单元围合形成拾音腔;所述连接件设有连通所述拾音腔和所述容腔的导气通道,以使所述发声单元驱动所述透气防水膜振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通道管贯穿所述连接件的外壁和所述第二拾音孔的孔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通道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的至少两个导气支路,至少两个所述导气支路连通所述拾音腔和所述容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学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气支路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导气支路连通所述拾音腔和所述容腔。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学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导气支路相互连通;且/或,所述导气通道还包括至少一个连通支路,每一所述连通支路连通两个所述导气支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通道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的两个导气支路;两个所述导气支路对称设于所述第二拾音孔的相对两侧,每一所述导气支路连通所述拾音腔和所述容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