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在线烟支通风度检测精度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977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42
一种提高在线烟支通风度检测精度的装置,包括:进气管、检测鼓、设置于检测鼓两侧的石墨弧板、石墨弧板与烟支对应的一侧设置有气槽、烟支同步信号、数据采集运算单元组成,气槽的气路与进气管和烟支进气端石墨弧板处和出气端石墨弧板处的压力传感器连通,石墨弧板气槽的圆弧长度即为烟支的检测区域长度;数据采集运算单元在获取烟支同步信号后,对其信号的脉冲周期进行运算,进行N次分频,形成N个检测触发脉冲;压力传感器对N个检测数值进行平均运算,获得准确的烟支进气端、出气端的压力值,进而获取更准确的烟支通风度值;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使用常规的喷嘴,利用运算单元形成检测允许脉冲,使得检测数据能够避开烟支进出检测区域时所造成的波动。代替了常规喷嘴的抑制波动的作用。成的波动。代替了常规喷嘴的抑制波动的作用。成的波动。代替了常规喷嘴的抑制波动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在线烟支通风度检测精度的方法和装置
[0001]
:本专利技术属于烟支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在线烟支通风度检测精度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0002]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ZL201410015291.1一种烟支在鼓轮上输送时一种检测漏气的方法,描述了利用相邻两个槽位烟支分别进行两路气流设计,第一路进、出气端各设立气压传感器检测气压P1\P2;第二路在出气端设置气压传感器检测气压P3; 其利用轴编码器的64个增强脉冲进行64次压力信号检测,并进行数据处理的一种技术方案。显然,由于检测装置通常为一与检测鼓相匹配的弧形的区域,位于检测鼓轮的顶部区域,每支烟间隔且轮流进入检测区域再离开该区域,然后下一支烟支再进入检测区域,因此,对于每支烟支的进出检测区域,必然存在气路的充气和放气的过程,显然该技术方案没有考虑烟支入和离开检测区域时气流、气压的充气和放气的过程造成检测气压的波动对检测数据的影响,实践证明,该压力的变化及波动可占整个检测区域长度的50%,因此必然会造成大量无效的数据,肯定会影响其运算的准确性。另外,对于一些卷接机组并没有采用轴编码器协助产生机器脉冲,所以,额外安装一个轴编码器也不方便,甚至会影响其他器件的运行。
[0003]图1为采用轴编码器产生的64个检测脉冲的示意图;图中为烟支进出检测区域的一个周期内的几个阶段:烟支进入检测区域时的第一阶段,烟支的端部截面部分进入检测区,气流开始进入烟支,压力逐步上升,并震荡。
[0004]烟完全进入检测区域的第二阶段,压力已经上升并稳定。
[0005]烟支离开检测区域时的第三阶段,烟支的端部截面部分离开检测区,进入烟支的开始气流减少,压力逐步下降,并震荡。
[0006]烟完全离开检测区域的第四阶段,压力已经下降并稳定。
[0007]检测区域等待下一支烟的进入。
[0008]可见,利用轴编码器产生64个检测脉冲,对上述四个阶段构成的一个周期进行采样,没有起到提高检测精度的作用。
[0009]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1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在线烟支通风度检测精度的装置,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在线烟支通风度检测精度的装置,包括:进气管、检测鼓、设置于检测鼓两侧的石墨弧板、石墨弧板与烟支对应的一侧设置有气槽、烟支同步信号、数据采集运算单元组成,气槽的气路与进气管和烟支进气端石墨弧板处和出气端石墨弧板处的压力传感器连通,石墨弧板气槽的圆弧长度即为烟支的检测区域长度;
数据采集运算单元在获取烟支同步信号后,对其信号的脉冲周期进行运算,在避开烟支进出检测区域时的气压气流不稳定的时间段后,再进行N次分频,形成N个检测触发脉冲;气压气流不稳定的时间段通过有效检测时间长度:T1获得。
[0012]压力传感器对应每个检测触发脉冲产生一个检测数据,对N个检测数值进行平均运算,获得准确的烟支进气端、出气端的压力值,进而获取更准确的烟支通风度值。气压气流不稳定的时间段通过有效检测时间长度:T1获得,T1=(β

α)*T,系数α为自烟支同步脉冲的起始上升沿至发出首个允许检测脉冲上升沿的延时,α取值范围为30
‑‑
65%;系数β为自烟支同步脉冲的起始上升沿至最后一个检测脉冲周期的结束的延时,β取值范围40
‑‑
98%,T为相邻两个烟支同步信号之间的时长周期。
[0013]背负骂名的思路为:不使用常规喷嘴,利用运算单元形成检测允许脉冲,使得检测数据能够避开烟支进出检测区域时所造成的波动。代替了常规喷嘴的抑制波动的作用。
[0014]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烟支同步信号,包括烟支到位传感器的脉冲信号以及机器时钟的脉冲信号,所述烟支同步信号与每一烟支的速度和位置相对应。
[0015]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一支烟支只对应有一个烟支同步信号的脉冲。
[0016]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在烟支进气端石墨弧板处和出气端石墨弧板处的压力传感器对应压力值为:Pin为烟支进气端压力传感器值,Pout为烟支出气端压力传感器值;烟支进入或者离开石墨弧板圆弧气槽检测区域造成Pin 和Pout

变化率9%

4.8%范围内。
[0017]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数据采集运算单元根据烟支同步信号,当卷烟机速度大于X支/分的情况下进行以下运算,X为大于100的正整数:S1,获取相邻两个烟支同步信号之间的时长周期T;S2,设定自烟支同步脉冲的起始上升沿至发出首个允许检测脉冲上升沿的延时,系数为α 30
‑‑
65%;S3,设定自烟支同步脉冲的起始上升沿至最后一个检测脉冲周期的结束的延时,系数为β 40
‑‑
98%;S4,获得有效检测时间长度:T1=(β

α)*T;S5,设定T1时间内需要的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的次数N和脉冲占空比N1%,获得周期为T2=T1/N和占空比N1%检测触发脉冲;S6,自烟支同步脉冲的起始上升沿开始α延时后,运算控制单元发出发出允许检测脉冲,即N个周期为T1/N、占空比为N1%的多个允许检测脉冲序列;S7,所述数据采集单元根据运算控制单元发出的检测触发脉冲,对所述两对进气槽的进气端和出气槽的出气端的压力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采集,获得每支烟支对应N个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分别为P1进、P1出,和P2进、P2出各N个数据;S8,对每个压力传感器的上述N个有效数据进行平均值计算:P=(P1+
……
+PN)/N,即P1进平均、P1出平均,和P2进平均、P2出平均;S9,若所述两组进气槽的进气端均对应烟支的点燃端,两组出气槽的出气端均对应烟支的过滤嘴端,即两组检测均采用正向检测气流,气流从烟支的点燃端流向烟支的过滤嘴端;
进而获得:P进平均=(P1进平均+P2进平均)/2,P出平均=(P1出平均+P2出平均)/2,所述烟支的通风度F=(P进平均
ꢀ‑ꢀ
P出平均),或者:烟支的通风度F=(P进平均
ꢀ‑ꢀ
P出平均)/P进平均;S10,若所述一组进气槽的进气端对应烟支的点燃端以及出气槽的出气端对应烟支的过滤嘴端(正向检测气流,即检测气流从烟支的点燃端流向烟支的过滤嘴端)、另一组进气槽的进气端对应烟支的过滤嘴端以及出气槽的出气端对应烟支的点燃端(反向检测气流,即气流从烟支的过滤嘴端流向烟支的点燃端);进而获得:烟支的正向通风度F正=(P1进平均 *C1
ꢀ‑ꢀ
P1出平均*C2),或者F正=(P1进平均 *C1
ꢀ‑ꢀ
P1出平均*C2)/P1进平均,烟支的反向通风度F反=(P2进平均*C3
‑ꢀ
P2出平均*C4),或者F反=(P2进平均*C3
‑ꢀ
P2出平均*C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在线烟支通风度检测精度的装置,包括:进气管、 检测鼓、设置于检测鼓两侧的石墨弧板、石墨弧板与烟支对应的一侧设置有气槽、烟支同步信号、数据采集运算单元组成,所述气槽的气路与进气管和烟支进气端石墨弧板处和出气端石墨弧板处的压力传感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弧板气槽的圆弧长度即为烟支的检测区域长度;数据采集运算单元在获取烟支同步信号后,对其信号的脉冲周期进行运算,在避开烟支进出气槽检测区域时的气压气流不稳定的时间段后,再进行N次分频,形成N个检测触发脉冲;压力传感器对应每个检测触发脉冲产生一个检测数据,对N个检测数值进行平均运算,获得准确的烟支进气端、出气端的压力值,进而获取更准确的烟支通风度值;气压气流不稳定的时间段通过有效检测时间长度:T1获得,T1=(β

α)*T,系数α为自烟支同步脉冲的起始上升沿至发出首个允许检测脉冲上升沿的延时,α取值范围为30
‑‑
65%;系数β为自烟支同步脉冲的起始上升沿至最后一个检测脉冲周期的结束的延时,β取值范围40
‑‑
98%,T为相邻两个烟支同步信号之间的时长周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在线烟支通风度检测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支同步信号,包括烟支到位传感器的脉冲信号以及机器时钟的脉冲信号,所述烟支同步信号与每一烟支的速度和位置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在线烟支通风度检测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支烟支只对应有一个烟支同步信号的脉冲。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在线烟支通风度检测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烟支进气端石墨弧板处和出气端石墨弧板处的压力传感器对应压力值为:Pin为烟支进气端压力传感器值,Pout为烟支出气端压力传感器值;烟支进入或者离开石墨弧板圆弧气槽检测区域造成Pin 和Pout

变化率9%

4.8%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在线烟支通风度检测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运算单元根据烟支同步信号,当卷烟机速度大于X支/分的情况下进行以下运算,X为大于100的正整数:S1,获取相邻两个烟支同步信号之间的时长周期T,以及利用双通道示波器,同时检测烟支同步信号和压力传感器的电压信号的波形;S2,根据示波器显示的图形,设定自烟支同步脉冲的起始上升沿至发出首个允许检测脉冲上升沿的延时,系数为α 30
‑‑
65%;S3,根据示波器显示的图形,设定自烟支同步脉冲的起始上升沿至最后一个检测脉冲周期的结束的延时,系数为β 40
‑‑
98%;S4,获得有效检测时间长度:T1=(β

α)*T;S5,设定T1时间内需要的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的次数N和脉冲占空比N1%,获得周期为T2=T1/N和占空比N1%检测触发脉冲;S6,自烟支同步脉冲的起始上升沿开始α延时后,运算控制单元发出发出允许检测脉冲,即N个周期为T1/N、占空比为N1%的多个允许检测脉冲序列;S7,所述数据采集单元根据运算控制单元发出的检测触发脉冲,对所述两对进气槽的进气端和出气槽的出气端的压力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采集,获得每支烟支对应N个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分别为P1进、P1出,和P2进、P2出各N个数据;
S8,对每个压力传感器的上述N个有效数据进行平均值计算:P=(P1+
……
+PN)/N,即P1进平均、P1出平均,和P2进平均、P2出平均;S9,若所述两组进气槽的进气端均对应烟支的点燃端,两组出气槽的出气端均对应烟支的过滤嘴端,即两组检测均采用正向检测气流,所述气流从烟支的点燃端流向烟支的过滤嘴端;进而获得:P进平均=(P1进平均+P2进平均)/2,P出平均=(P1出平均+P2出平均)/2,所述烟支的通风度F=(P进平均
ꢀ‑ꢀ
P出平均),或者:烟支的通风度F=(P进平均
ꢀ‑ꢀ
P出平均)/P进平均;S10,若所述一组进气槽的进气端对应烟支的点燃端以及出气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申蝶吴君映梅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