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乳化剂壳聚糖纳米粒修饰的槲皮素口服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969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子乳化剂壳聚糖纳米粒修饰的槲皮素口服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以壳聚糖为聚合物纳米粒载体,通过离子交联法使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带有正电的壳聚糖形成包裹槲皮素的纳米制剂,从而提高槲皮素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及口服生物利用度。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右旋糖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子乳化剂壳聚糖纳米粒修饰的槲皮素口服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子乳化剂壳聚糖纳米粒修饰的槲皮素口服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槲皮素纳米口服缓释制剂


技术介绍

[0002]槲皮素是天然多羟基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瓜果、蔬菜和多种中草药中,具有抗炎、抗过敏、抗自由基抗氧化、抗癌防癌、抗HIV等多种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且存在来源广、价格低、无毒副、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可在临床研究和应用具有重大的开发价值。但因其溶解度低、内在活性小,胃肠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缺陷导致其临床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从而严重限制它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故现在迫切需要一种增加槲皮素溶解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策略,来提高槲皮素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医药应用价值。
[0003]纳米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增强药物溶解度和提高疗效的方法,纳米制剂与传统药物相比,通过减小粒径,增大比表面积,提高溶解度等进而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和内在药理活性,以达到降低不良反应,提高药效和生物利用度的效果。目前,研究者们对槲皮素纳米制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尝试制备了多种纳米制剂,如槲皮素纳米晶体、槲皮素纳米脂质体、槲皮素纳米乳等。但是槲皮素纳米晶体在制备过程中,如何保证其稳定性仍是研究者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同时槲皮素纳米脂质体由于存在易变质,稳定性差控缓释效果不理想等不足,限制其在临床实际治疗中的应用。此外,槲皮素纳米乳技术也存在着制药成本高、保质期短和影响标准检测等缺点。
[0004]聚合物纳米粒载药系统是将药物溶解或分散到纳米颗粒中,目前已被证实其系统作为药物载体可以提高药物溶解度和生物活性,且有载药系统稳定和药物包封率高等优点。在众多药物载体中,聚氰基丙烯酸丁酯和壳聚糖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特性而备受关注,然而聚氰基丙烯酸丁酯存在价格较为昂贵的缺点。壳聚糖作为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溶液中电离为带正电荷的天然聚合物,有良好的渗透增强药物吸收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形成纳米复合物的载体结构,可以明显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但壳聚糖难溶于水,单一使用很难形成稳定的纳米制剂,已有报道使用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得稳定壳聚糖纳米粒,但是,三聚磷酸钠的使用增加了制备成本,不利于产业化。故到目前为止还未获得简便、安全、经济的方法制备有关增强槲皮素口服生物利用度聚合物纳米制剂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槲皮素纳米制剂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为解决槲皮素在实际应用中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难题,提供一种具有粒径小、分散性强、稳定性好、缓慢释药等优点的槲皮素纳米口服缓释制剂。
[0006]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以壳聚糖为聚合物纳米粒载体,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交联剂,通过离子交联法使阴
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带有正电的壳聚糖通过电荷相互作用粒子形成可以包裹槲皮素的纳米制剂,此聚合物纳米粒载药系统可有效增加槲皮素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作为壳聚糖聚合形成胶束引发剂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是一种优良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又可增强槲皮素的溶解性和胃肠吸收穿透性,从而提高槲皮素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和增加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同时使用右旋糖酐

70作为稳定剂以提高壳聚糖与十二烷基硫酸钠阴阳离子交联包裹槲皮素纳米粒子的稳定性,最终获得稳定性较高的离子乳化剂壳聚糖纳米粒修饰的槲皮素纳米制剂。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离子乳化剂壳聚糖纳米粒修饰的槲皮素口服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一、称取0.3~0.6克壳聚糖后溶于40毫升冰乙酸(0.8~1.1%)水溶液中,并在室温下以800~1000r/min的磁力搅拌速率搅拌过夜,后用0.45微米滤膜过滤。
[0010]步骤二、过滤后,加入0.04~0.10克槲皮素,超声使其充分溶解并使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至略中性(6.6~6.9),得到混合溶液。
[0011]步骤三、将含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0.3~0.6克的40毫升超纯水溶液在900~1100r/min的磁力搅拌速率下缓慢滴入由步骤二所制得的混合液中,室温维持此搅拌速率1.5~2.5小时后,初步得到槲皮素载进壳聚糖的纳米混悬液。
[0012]步骤四、将含0.8~1.1克右旋糖酐

70的20毫升水的水溶液缓慢逐滴的加入由步骤三所制得的溶液中,900~1100r/min搅拌反应0.5~1小时后,可获得稳定性较高的聚合物包裹的槲皮素纳米制剂。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离子乳化剂壳聚糖纳米粒修饰的槲皮素口服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槲皮素纳米制剂的包封率为71.97~75.83%。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槲皮素纳米口服缓释制剂,形态为乳白色混悬液或白色冻干粉,形状为球形或椭球形,粒径小于200纳米,混悬液在超纯水中分散指数为0.128~0.213,电动势为

45.012~

30.102毫伏;离子乳化剂壳聚糖纳米粒修饰的槲皮素纳米制剂的纳米粒包封率为71.97~75.83%,缓慢释药可长达72小时,具有粒径小,分散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壳聚糖有良好的渗透增强性能,同时壳聚糖在溶液中电离出正电荷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通过离子交联法的电荷相互作用形成可以包裹槲皮素的纳米制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可增强活性化合物的溶解性和胃肠吸收穿透性,从而提高槲皮素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和口服吸收的生物利用度。右旋糖酐

70作为稳定剂提高壳聚糖与十二烷基硫酸钠阴阳离子交联包裹槲皮素纳米粒子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制剂的药效作用时间延长,药效作用增加,生物利用度增加。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槲皮素纳米口服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备条件要求低、制备过程不产生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可有利于产业化满足于临床应用,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槲皮素纳米口服缓释制剂的制备过程流程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槲皮素纳米口服缓释制剂的透射电镜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槲皮素纳米口服缓释制剂Zeta电位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槲皮素纳米口服缓释制剂紫外扫描光谱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槲皮素纳米口服缓释制剂体外释放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槲皮素纳米口服缓释制剂体内口服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生物利用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离子乳化剂壳聚糖纳米粒修饰的槲皮素口服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
[0026]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步骤一、称取0.6克壳聚糖后溶于40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乳化剂壳聚糖纳米粒修饰的槲皮素口服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壳聚糖为聚合物纳米粒载体,通过离子交联法使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带有正电的壳聚糖通过电荷相互作用粒子形成可以包裹槲皮素的纳米制剂,右旋糖酐

70作为稳定剂可以提高壳聚糖与十二烷基硫酸钠阴阳离子交联包裹槲皮素纳米粒子的稳定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乳化剂壳聚糖纳米粒修饰的槲皮素口服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通过以下过程制得:步骤一、称取壳聚糖后溶于冰乙酸水溶液中,并在室温下磁力搅拌过夜,后用滤膜过滤。步骤二、过滤后,加入槲皮素,超声使其充分溶解并使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至略中性,得到混合溶液。步骤三、将含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超纯水溶液在磁力搅拌下缓慢滴入由步骤二所制得的混合液中,室温维持此搅拌速率一定时间后,初步得到槲皮素载进壳聚糖的纳米混悬液。步骤四、将右旋糖酐

70的水溶液缓慢逐滴的加入由步骤三所制得的溶液中,磁力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后,可获得稳定性较高的壳聚糖包裹的槲皮素纳米粒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子乳化剂壳聚糖纳米粒修饰的槲皮素口服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壳聚糖的量为0.3~0.6克,冰乙酸水溶液为冰乙酸的含量为0.8~1.1%的40毫升的水溶液,磁力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京京崔世华段聪慧胡洁李留成齐浩然王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