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唐卡漆画温感变色制作工艺及温感变色的唐卡漆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68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唐卡漆画制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唐卡漆画温感变色制作工艺,以及由该制作工艺得到的温感变色的唐卡漆画。通过将撒粉、固粉和填色、调肌理步骤中,应用所述感温粉,改变了唐卡漆画制作之后即一成不变的艺术效果,使之在人手触摸、光照或环境升温使唐卡漆画相应升温情况下,发生感温变色,在温度恢复情况下又恢复原色的多元化艺术效果,增添了唐卡漆画的审美趣味。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温感变色的唐卡漆画解决了唐卡不可触摸、怕水和保护难等技术问题,使唐卡漆画可反复呈现变色效果,拓宽了唐卡漆画的市场空间,更增强了唐卡的可观赏性和审美性。赏性和审美性。赏性和审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唐卡漆画温感变色制作工艺及温感变色的唐卡漆画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唐卡漆画制作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唐卡漆画温感变色制作工艺,以及由该制作工艺得到的温感变色的唐卡漆画。

技术介绍

[0002]唐卡亦称“卷轴佛画”、“藏布画”,是以勾线晕染为主的直接画法,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大漆工艺有着8000年文化历史沉淀,早在浙江萧山夸浮桥出土的弓箭上装饰纹饰上就可以看到大漆在传统工艺的应用。漆画,在传承了传统的漆工艺的基础上综合了多样的表现技法,比如镶嵌、堆绘、打磨、推光等。两种千年非遗文化嫁接产生的“唐卡漆画”是借用唐卡的传统图案,用漆画工艺完成的绘画形式表达,成为一个新兴的艺术形态。唐卡漆画拓宽了绘画的表现技法,其画面色彩层次更丰富,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并且解决了传统唐卡不可触摸、怕水、保存寿命短等问题。但是,随着消费者审美品位和多元化欣赏趣味的发展,又需要进一步研究打破唐卡漆画的色彩层次长期固定不变的技术。
[0003]温感变色涂料是以可逆温感变色材料为颜料的,它在外界条件激发下发生颜色变化,撤掉激发源后恢复原色的功能性涂料。温感变色涂料通常用在服装布料印花、陶瓷马克杯、印刷、印染涂料、塑料射出等方面,但由于现有的温感变色涂料稳定性较差,印刷工艺中无法改善其稳定性和附着性,目前市面上的温感变色服装、马克杯等变色效果不是很好,而且可变色的次数较少。此外,塑料射出工艺中由于温感变色颜料分散不均,可变色塑料制品的色彩均一性往往不够理想。
[0004]“唐卡漆画”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态,采用的颜料色彩丰富,与生产服装布料上的印花颜料、印染涂料和陶瓷马克杯用涂料相比,唐卡漆画的颜料期望有更强的色彩持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唐卡漆画温感变色制作工艺以及由该制作工艺得到的温感变色的唐卡漆画,所述唐卡漆画温感变色制作工艺需满足温感色粉与原来制作唐卡漆画的色漆和色粉均匀调和的技术要求,同时能满足唐卡漆画在0

40℃温度变化或可见光照射升温情况下的色彩变化,并且该变化为长期有效和可逆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作工艺得到的唐卡漆画大大提升了唐卡漆画的多元化审美趣味。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在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唐卡漆画温感变色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拷贝上板:将预设图案的唐卡画稿固定在复写纸上,所述复写纸固定铺在漆画板上,描画所述预设图案的唐卡画稿;
[0008]镶嵌:将待镶嵌的物质用大漆粘粘在所述漆画板上;
[0009]撒粉:将第一色漆铺底,采用稀释剂、透明漆和感温粉以重量比为7:1.5:2.5调和、
干燥并研磨成的混合粉末进行撒粉,所述混合粉末粗细度为400

600目,待干后,用所述稀释剂、透明漆和感温粉以重量比为7:1.5:2.5混合均匀调制成感温色漆进行固粉,起纹;
[0010]堆绘:用所述第一色漆进行堆绘;
[0011]填色、调肌理:将稀释剂和所述感温粉以重量比为8.5:2.5混合均匀,得到感温变色调色漆,用所述感温变色调色漆进行髹涂;以及依次进行漆层的绘制、荫干、打磨、罩金、罩漆、打磨、推光、楷青和退青。
[0012]唐卡和漆画工艺跨界融合需要综合两种艺术形式各自的特点进行制作。首先是喷绘或手工创作出具有预设图案、色彩的唐卡作品画稿,定制与该唐卡作品画稿一样大小的漆画板,漆画板一般是黑色的。其次,检查该漆画板的平整度,清理板面上的污迹、小颗粒、凹凸坑及直角边污迹,若原来漆画板的平整度无法达到的要求可以用2000号砂纸细磨。接着,在处理平整的漆画板上铺设复写纸,如果有拼凑复写纸要注意复写纸的接缝处,可以重叠但不能有间距,固定好复写纸。接着将唐卡作品画稿固定在复写纸之上,防止唐卡作品画稿移位。接着用圆珠笔描稿,将唐卡作品画稿拷贝到漆画板上。描稿时不能过轻,无法清晰将唐卡漆画上的图形拓印到漆画板上。由于唐卡的线形较为丰富,在描线过程中,需边描线边观察其完整性,并应注意:除了描线外,切勿重压于唐卡作品画稿,以免留下不必要的印迹。全部描线完毕,揭开一部分唐卡作品画稿和复写纸,进一步检查描画出来的深蓝色印迹的完整性和清晰度,确定可以再全部揭开。接着,用棉花醮少许工业铝、银或铜粉,对拓印在漆画板上的线条轻轻进行擦拭,使拓印的图像显现出来。若对漆画板的底色有要求可以先在漆画板上罩两层或多层色漆,磨平整后再开始进行上述拷贝的上板步骤。
[0013]镶嵌步骤是将宝石、玉、贝壳、螺钿、蛋壳等物质用大漆粘在漆画板上面,需要干燥时间,且还要用其他色漆覆盖,所以要早固定好。
[0014]撒粉传统操作所用的粉有漆粉、蛋壳粉、碳粉、瓦灰、闪光粉等,本专利技术是将稀释剂、透明漆和感温粉以重量比为7:1.5:2.5调和、干燥并研磨成粗细度为400

600目的混合粉末撒在第一色漆底上,待所述混合粉末干后,用所述稀释剂、透明漆和感温粉以重量比为7:1.5:2.5混合均匀调制成感温色漆进行固粉,起纹;需用到的原料和工具有:色漆、各种粉、筛子、竹管、笔、排刷等。撒粉的具体操作可以选择以下三种中的一种:
[0015](1)均匀洒法:色漆铺底,小面积就用手洒,高处洒落即可;大面积就用相应目数的筛子洒落调整其疏密;
[0016](2)渐变洒法:色漆铺底,将粉均匀洒落后,用笔或排刷把图形外面的漆粉轻扫进铺好的色漆里面,让边缘到中心产生渐变;可用筛子控制图形的疏密分布产生渐变;
[0017](3)混合洒法:在色漆作色后,将两种以上色粉混合起来之后洒;可以上色漆的区域用竹管精确洒;粗细不同的色粉,按先粗后细的顺序洒。
[0018]起纹操作可以采用直接起纹、薄膜起纹或按压起纹三种之一。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感温粉是一种常见的变温颜料(或温变颜料),是一种在特定温度下呈现出特定颜色的微小颗粒。每个颗粒都有微小的变色胶囊单元组成,胶囊内含有机酸、溶剂和着色剂。当环境温度低于溶剂的熔点时,着色剂与有机酸结合,呈有色状态;当环境温度高于溶剂的熔点时,着色剂与有机酸分离,呈无色状态。
[0020]温变单元在热量的作用下,从有色变为无色的范围,决定这颜料的最终颜色。温变单元的颜色一般有蓝色、黑色、红色、绿色、黄色等。温变颜料可与普通颜料混用,以达到由
一种颜色变为另一种颜色的效果。例如红色温变颜料与普通颜料混合,即能产生有橙色变为黄色的效果。
[0021]由于温变颜料的特定结构,其遮盖力和调色性能与有机颜料相比均有一定差距,也要避免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和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目前,温变颜料特殊变色效果常常应用在杯子、印刷、纺织印染、儿童玩具等物品上,使杯子随着杯子内装的液体温度变化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图样的效果变换。由于可逆感温变色颜料是不稳定体系,其耐光、耐热、耐老化性能远不及普通颜料。在唐卡漆画的制作方面,如何使温变颜料和普通的漆粉或色漆配合,使得到的漆粉和感温粉的混合粉具有卓越的调色和均匀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唐卡漆画温感变色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拷贝上板:将预设图案的唐卡画稿固定在复写纸上,所述复写纸固定铺在漆画板上,描画所述预设图案的唐卡画稿;镶嵌:将待镶嵌的物质用大漆粘粘在所述漆画板上;撒粉:将第一色漆铺底,采用稀释剂、透明漆和感温粉以重量比为7:1.5:2.5调和、干燥并研磨成的混合粉末进行撒粉,所述混合粉末粗细度为400

600目,待干后,用所述稀释剂、透明漆和感温粉以重量比为7:1.5:2.5混合均匀调制成感温色漆进行固粉,起纹;堆绘:用所述第一色漆进行堆绘;填色、调肌理:将稀释剂和所述感温粉以重量比为8.5:2.5混合均匀,得到感温变色调色漆,用所述感温变色调色漆进行髹涂;以及依次进行漆层的绘制、荫干、打磨、罩金、罩漆、打磨、推光、楷青和退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唐卡漆画温感变色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粉为将色母粒与聚乙烯蜡或聚苯乙烯蜡以重量比为1:10制成的微胶囊感温变色粉末。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唐卡漆画温感变色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感温变色粉末的尺寸大小为平均直径2

7μ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唐卡漆画温感变色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玉英张立峰陈秀梅何微陈丰何肃先唐顺枝仁青郎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