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吊与钢平台爬升方案自动化生成与数字化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967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9
本申请属于超高层建筑数字化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塔吊与钢平台爬升方案自动化生成与数字化优化方法,其包括步骤1、输入已知初始信息;步骤2、根据输入的初始信息判断是否满足[(L1+f1)/f1]*f1+c1+2≤k_(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塔吊与钢平台爬升方案自动化生成与数字化优化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超高层建筑数字化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塔吊与钢平台爬升方案自动化生成与数字化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超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塔吊是非常重要的水平和垂直运输设备,通常需要在核心筒区域内设置可自爬升塔吊,来对建筑材料进行运输。在超高层核心筒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都需要将塔吊与整体提升钢平台模架体系施工装备配合使用,将塔吊布置在钢平台内部,可以增加施工操作的空间,并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使用整体提升钢平台模架体系施工装备与塔吊进行配合施工时,由于竖向空间区域受限,存在有钢平台和塔吊装备在爬升时相互制约的问题,需要提前排布好塔吊和钢平台的爬升工况,保证两者的顺利爬升,否则容易发生两者交叉碰撞、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但是采用人工排布施工工况的方式费时费力,效率较低,也容易出错,一但出现对爬升工况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可能就会导致施工进行受阻,影响工程精度,增加了项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吊与钢平台爬升方案自动化生成与数字化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输入已知初始信息:结构总高度L0;结构标准层高f1;初始混凝土浇筑面标高L1;塔吊支座至回转平台底部总高度t1;钢平台导轨每格间距g;塔吊第一节爬升框初始位置标高t0 ;塔吊第一节爬升框与第二爬升框t2;;塔吊两相邻爬升框间距下限值r0;钢平台顶梁至混凝土浇筑面距离理想值d1、钢平台顶梁至混凝土浇筑面距离极限值d2;塔吊爬升框至钢平台底梁距离理想值s1、塔吊爬升框至钢平台底梁距离极限值s2;钢平台顶梁至钢平台底梁总高度h1;钢平台爬升柱长度c1;塔吊新增爬升框标高k_n;塔吊第二节爬升框初始标高k_(n

1)=t0+t2;初始k_(n

2)=t0;塔吊爬升次数n,n=n+1,每经历一次完整的循环之后,n迭代为n+1;步骤2、判断是否满足:[(L1+f1)/f1]*f1+c1+2≤k_(n

2)+ t1,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钢平台可上爬一完整楼层,并输出:L1=[(L1+f1)/f1]*f1,若判断结果为“否”,此时所述钢平台不可继续爬升,而需爬升所述塔吊;步骤3、若步骤2判断结果为“是”,则判断步骤2输出的L1是否满足L1<L0,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继续回到步骤2进行循环,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程序终止,所述钢平台无需继续爬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吊与钢平台爬升方案自动化生成与数字化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若步骤2的判断结果为“否”,则开始判断是否满足:[(L1+f1+d1

h

s1)/f1]*f1>k_(n

1)+r0,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塔吊向上爬升,输出新增所述爬升框标高:k_n=[(L1+f1+d1

h

s1)/f1]*f1,然后继续回到步骤2进行循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塔吊与钢平台爬升方案自动化生成与数字化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若步骤4的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是否满足: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将所述塔吊爬升框至所述钢平台底梁距离理想值s1增加g,并输出:d1=d1+g,
再返回步骤4进行循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塔吊与钢平台爬升方案自动化生成与数字化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若步骤5判断结果为“是”,继续判断是否满足:s1

g>s2,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王少纯李子乔陈彦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