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人工全肘关节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672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用型人工全肘关节假体,包括:肱骨柄,所述肱骨柄的上端用于插入肱骨髓腔并与之紧固连接;关节体部,所述关节体部的上端与所述肱骨柄连接;尺骨柄,所述尺骨柄的下端用于插入尺骨髓腔并与之紧固连接,所述尺骨柄的上端与所述关节体部通过单纯屈伸机制的铰链结构形成铰链关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肘关节创伤、退行性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肿瘤等重建,实现肢体结构恢复的目的,同时实现肘关节即刻稳定和应力降低等优点的完美结合,从而使患者远期肘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从而使患者远期肘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从而使患者远期肘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型人工全肘关节假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假体,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通用型人工全肘关节假体,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肘部骨肿瘤占全身骨肿瘤发病率的1%。随着放化疗技术的发展,使得局部切除肿瘤、保留上肢成为可能。然而,由于肘部重要的解剖结构密集,局部切除术后会导致肘腕手部关节不稳定及功能丧失。肘关节周围肿瘤切除术后需要重建肘关节使其功能稳定,但可供选择的重建方法不多。在人工全肘关节出现以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几种重建方法可供选择。关节融合术、切除成形术、异体骨关节移植等各自存在弊端,导致术后肘关节运动受限、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对于较小的骨缺损,常选用关节融合术或切除成形术。关节融合术导致手术后肘关节运动受限,切除成形术导致术后关节不稳定。对于较大的缺损,可应用同种异体肘关节移植,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70%,会出现感染、关节不稳定、肘关节脱位。虽然有坚实的内固定,但术后出现骨不连的机会仍很高(约15%),另外部分患者可出现异体骨吸收。对于肘关节周围肿瘤切除术后功能重建而言,目前尚没有比人工肘关节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型人工全肘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肱骨柄(1),所述肱骨柄(1)的上端用于插入肱骨髓腔(4)并与之紧固连接;关节体部(2),所述关节体部(2)的上端与所述肱骨柄(1)连接;尺骨柄(3),所述尺骨柄(3)的下端用于插入尺骨髓腔(5)并与之紧固连接,所述尺骨柄(3)的上端与所述关节体部(2)通过单纯屈伸机制的铰链结构形成铰链关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人工全肘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体部(2)包括向肱骨侧延伸的延伸部以及与所述延伸部一体连接的铰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型人工全肘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肱骨柄(1)的下端形成锥接端,所述肱骨柄(1)的下端直接与所述关节体部(2)的延伸部相锥接;或者,在所述肱骨柄(1)的下端锥接合适长度的缺损段,所述缺损段再与所述关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