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探用智能钻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666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钻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地质勘探用智能钻头结构,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部连接有钻杆,所述钻杆的底部连接有钻尖,所述钻尖内腔的底部设有开槽,所述钻尖内腔顶部的中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一,所述液压伸缩杆一的另一端连接有压裂棒,所述压裂棒与开槽的内腔适配,所述钻杆包括底板、连接环结构、移动杆和转动环。该地质勘探用智能钻头结构,通过液压伸缩杆一与压裂棒的设置,液压伸缩杆一的伸缩可以带动压裂棒移动,压裂棒可以插入硬质石块中,把硬质石块或土层压裂,便于钻头移动,通过楔形块的设置,便于压裂棒压裂硬质石块或土层,楔形块高度的设置,可以防止外界的物质进入到钻尖的内腔内。进入到钻尖的内腔内。进入到钻尖的内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质勘探用智能钻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钻头
,具体为地质勘探用智能钻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质勘探是一种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再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传统地质勘探常采用钻探法,通过钻机在地层中钻孔,取出岩芯,在实验室内通过实验方法鉴别和划分地层,并测定岩石和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0003]钻头是地质勘探中用的较多的工具之一,现有的地质勘测用钻头在使用时仅靠着钻尖来实现对井底部的钻设冲击,导致钻尖磨损非常严重,严重影响地质勘探的效率,而且现有的钻头上的钻齿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在钻头使用的过程中更换磨损的钻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地质勘探用智能钻头结构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地质勘探用智能钻头结构,具备压裂结构,可以对井底部较硬的部位进行压裂处理,降低钻尖的磨损度,且可以更换钻齿,便于钻头的使用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地质勘探用智能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质勘探用智能钻头结构,包括固定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的底部连接有钻杆(2),所述钻杆(2)的底部连接有钻尖(3),所述钻尖(3)内腔的底部设有开槽,所述钻尖(3)内腔顶部的中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一(10),所述液压伸缩杆一(10)的另一端连接有压裂棒(9),所述压裂棒(9)与开槽的内腔适配,所述钻杆(2)包括底板(8)、连接环结构、移动杆(16)和转动环(4),相邻的两个连接环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底板(8)与钻尖(3)内腔顶端的中部活动连接,连接环结构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环(12)、限位环(15)和支撑环(17),位于底部的所述限位环(15)和支撑环(17)的底部与底板(8)顶部的中部连接,所述转动环(4)与位于顶部的限位环(15)的顶部连接,所述转动环(4)外圈的中部连接有齿轮环(5),所述固定环(1)内腔底端的一侧连接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内腔固定套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末端连接有齿轮(7),所述齿轮(7)与齿轮环(5)啮合,所述固定环(1)顶端的内壁设有内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勘探用智能钻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裂棒(9)的底部连接有楔形块,且楔形块的高度与开槽内腔的高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勘探用智能钻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12)的侧壁上均匀设有开孔一(13),所述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见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检钻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