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Dlib人脸识别的AI平台分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
,具体为一种基于Dlib人脸识别的AI平台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得到提高,而真正进入初级的应用阶段则在90年后期,现如今人脸识别的技术已经十分先进了,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人脸识别的识别率很高,dlib也是人脸识别常用的一个库,可以检测出人脸上的68个点,并且进行标注,当我们准备自己的人脸数据时,常常用dlib进行数据提取。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 112560730 A的“一种基于Dlib与人工神经网络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通过Dlib对人脸图像进行人脸关键点检测,形成关键点图像,以关键点图像制作的情绪数据集对表情识别神经网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Dlib人脸识别的AI平台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脸比对模块(1),所述人脸比对模块(1)用于对参与者进行实时人脸检测,并且对人脸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获得匹配度最好的人脸ID;人脸融合模块(2),所述人脸融合模块(2)用于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和修改,并对人脸进行三角面细分和填充,对最终变换后的人脸图像和名人脸图像进行操作,并将滤波后的图像与名人脸原图融合处理获得最终的合成图像;网络下载模块(3),所述网络下载模块(3)用于将合成图像上传至云服务器,为参与者生成获得二维码,为参与者提供下载方式,供参与者扫描下载留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lib人脸识别的AI平台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比对模块(1)包括实时检测模块(11)、上传模块(12)、平台分析模块(13)、信息返回模块(14)、显示模块(15)和匹配度比对模块(16),其中:所述实时检测模块(11)用于通过Dlib人脸识别接口对站立在指定位置的参与者进行实时人脸检测;所述上传模块(12)用于将人脸数据通过HTTPS请求上传到百度AI平台;所述平台分析模块(13)用于对人脸数据进行年龄和表情等数据分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lib人脸识别的AI平台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返回模块(14)用于将分析后的人脸数据信息返回传输,所述显示模块(15)用于将返回的人脸属性显示在画面上,所述匹配度比对模块(16)用于将该人脸数据和预设的名人脸库进行比对获得匹配度最好的人脸I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lib人脸识别的AI平台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融合模块(2)包括图像处理模块(21)、图像修改模块(22)、三角面细分模块(23)、填充模块(24)、矩阵模块(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颖,杨天威,邹颂扬,鲍海波,王正前,王家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安达创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