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9608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氢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解槽系统,包括多级电解槽、采集模块、存储模块和第一处理模块;多级电解槽包括两端板电极,及设置在两端板电极之间的多个隔板电极;在端板电极和隔板电极上均安装有接线柱,其中一个端板电极上的接线柱作为阳极接线柱,其余接线柱作为阴极接线柱;阳极接线柱与每一个阴极接线柱之间均与采集模块连接;采集模块与第一处理模块连接。还公开了其工作方法,处理模块通过电压的变化,判断各级电解槽的运行情况,当某级电解槽的运行工作电压大于预设值时,说明该级电解槽运行故障,便于定位电解槽故障的区间,只对这一级电解槽进行检修就可以,不需要对全电解槽进行整体的检修。对全电解槽进行整体的检修。对全电解槽进行整体的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氢能
,特别涉及一种电解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氢能是一种绿色的二次能源,在能源结构转型、工业碳减排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克服传统化石原料制氢碳排放较高的问题,电解水制氢是未来氢气最重要的生产方式。碱性电解水制氢由于技术相对成熟、设备制造成本低、单台设备规模较大,因此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电解水制氢技术。碱性电解槽通常由两侧的端板、极板、极网、隔膜、密封垫圈、拉紧螺栓组成。由于电解槽仅仅依靠两侧端板和拉紧螺栓固定,因此,在大型碱性电解槽检修时,必须拆卸两侧端板,并拆解中间每个极板、极网、隔膜及密封垫圈,检修维护的工作量很大,且重新组装时需要更换密封垫圈,增加了成本;同时,现有电解槽气体的产量通常依靠调节电流密度的大小来实现,在采用波动性电源进行电解制氢过程中,由于电流变化幅度较大,容易对电极造成冲击,使得电极表面催化层脱落,产气效率下降,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解决了大型碱性电解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电解槽、采集模块、存储模块和第一处理模块;多级电解槽包括两端板电极(1),及设置在两端板电极(1)之间的多个隔板电极(2),端板电极(1)与多个隔板电极(2)可拆卸连接;端板电极(1)与隔板电极(2)之间及相邻两个隔板电极(2)之间均设有电解单元(6),每个电解单元(6)形成一级电解槽;在端板电极(1)和隔板电极(2)上均安装有接线柱(7),接线柱(7)与电源连接,其中一个端板电极(1)上的接线柱(7)作为阳极接线柱,其余接线柱(7)作为阴极接线柱;阳极接线柱与每一个阴极接线柱之间均与采集模块连接,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阳极与每个阴极之间的工作电压;采集模块与第一处理模块连接,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计算初始运行阶段每级电解槽的初始工作电压;第一处理模块与存储模块连接,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每级电解槽的初始工作电压;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比较某级电解槽的运行工作电压与预设值,当某级电解槽的运行工作电压大于预设值时,第一处理模块断开电源;其中,预设值大于每级电解槽的初始工作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系统,其特征在于,采集模块连接有第二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计算初始运行阶段每级电解槽的运行负荷;第二处理模块与存储模块连接,存储模块内存储有各级电解槽的运行负荷,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运行所需负荷与电解槽运行负荷进行比较,设置接入电源的电解槽的级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系统,其特征在于,端板电极(1)与隔板电极(2)之间,及相邻两个隔板电极(2)之间分别通过紧固螺栓(8)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系统,其特征在于,电解单元(6)包括极板(3)、对称设置在极板(3)两侧的隔膜单元,隔膜单元包括隔膜(4)和对称设置在隔膜(4)两侧的极网(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解槽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智勇王金意王凡张畅任志博王鹏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四川华能太平驿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能宝兴河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能嘉陵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能东西关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华能康定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能涪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华能明台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