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下料智能优化方法、系统和可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信息技术应用相关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钢筋下料智能优化方法、系统和可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建筑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材料作为建筑行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对土建工程造价有着巨大影响。钢筋作为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建材之一,在土建工程造价中占比高达30%以上。因此,在满足结构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优化钢筋下料组合方式,对提高钢筋材料利用率、降低土建工程造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现阶段,在实际工程中,所用到的钢筋按其强度等级、直径和长度等综合分类,数量巨大且种类繁多。再结合钢筋的定尺长度和模数,制定合理的钢筋加工组合方案已成为钢筋下料过程中最主要的难题。同时,由于人工钢筋下料组合计算复杂,工人在下料时往往只在单构件中组合,在下料时也是简单的依次下料,导致钢筋浪费严重。
[0004]钢筋下料不只是简单的数字计算,它涉及复杂的结构理论和规范要求,需要深厚的结构修养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不是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钢筋下料智能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对钢筋明细表中的钢筋按照强度等级、直径进行分类,将同规格不同长度的钢筋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基于施工规范提取弯曲调整值修正数据,建立弯曲调整值规范数据库;根据分类存储的钢筋的强度等级和钢筋直径以及对应的弯曲调整系数,计算钢筋施工下料长度;选择钢筋定尺长度;根据钢筋施工下料长度以及钢筋定尺长度,通过多算法融合的钢筋施工下料方案计算算法,获得最终钢筋施工下料方案和切割根数;结合最终钢筋施工下料方案、钢筋定尺长度与钢筋的市场价格,筛选出最经济的钢筋施工下料方案;结合钢筋加工的需求,将最终钢筋施工下料方案和切割根数存储为钢筋套裁组合表,钢筋套裁组合表包含每根钢筋具体的切割顺序及切割数量;结合钢筋加工的需求以及钢筋套裁组合表的顺序,设计钢筋施工下料表;根据钢筋施工下料表与分类存储的钢筋,生成钢筋加工牌;导出钢筋套裁组合表、钢筋施工下料表、钢筋加工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下料智能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算法融合的钢筋下料方案计算算法具体为:S51、根据工程需求,获得任一规格钢筋所需的胚料长度和对应根数;S52、根据任一规格钢筋所需的胚料长度和对应根数,计算最优钢筋下料方案;S53、重复S52,通过高斯函数获得重复次数;S54、更新工程需求,记录当前方案、重复次数与迭代次数;S55、循环S52至S54,直至工程需求为空,按顺序汇总钢筋下料方案;S56、分析汇总的钢筋下料方案,根据动态临界阈值设定法确定阈值T;S57、抽取S54中阈值T次迭代后对应的工程需求;S58、对工程需求中的钢筋单长进行降序排列,根据钢筋切割方式计算法结合钢筋定尺长度输出任一规格钢筋的多个钢筋下料方案;S59、对多个钢筋下料方案建立数学模型;S510、根据分支定界法求解数学模型,存储钢筋下料方案及对应的切割根数;S511、汇总S54中阈值T之前的钢筋下料方案以及S510中获得的钢筋下料方案,即最终钢筋下料方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下料智能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数学模型具体为:将S58中获得的多个钢筋下料方案存储为一个n行m列的矩阵A
nm
,将任一规格不同尺寸的胚料的需求根数存储为一个m行1列的矩阵B
m1
,将各个钢筋下料方案使用的次数存储为1行n列的矩阵X
1n
,以Z表示所需的钢筋胚料总根数,数学模型为:目标函数:Min Z=c1x
11
+c2x
12
+
…
+c
n
x
1n
;系数c均为1;Z≥0,x≥0;约束条件:
A
nm
*X
1n
=B
m1
技术研发人员:马召熙,赵钦,黑新宏,李宇超,赵杨阳,江巧永,杨明松,洪嘉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