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快速渗滤、蓄水绿化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539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5
本申请涉及一种道路快速渗滤、蓄水绿化带,属于绿化带技术领域,包括种植层,所述种植层内设置有雨水井和蓄水层,所述蓄水层的底部设置有集水区,所述种植层内设置有用于连通集水区与雨水井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内转动设置有用于输送淤泥的螺旋轴,道路快速渗滤、蓄水绿化带还包括用于驱动螺旋轴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集水区内滑动设置有用于刮动集水区内淤泥的刮板,所述刮板朝向靠近或背离雨水井的方向滑动,所述集水区背离雨水井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淤泥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与所述集水区连通,道路快速渗滤、蓄水绿化带还包括用于驱动刮板滑移带动淤泥进入收纳盒的第二驱动件。本申请具有便于对雨水收集与使用的效果。本申请具有便于对雨水收集与使用的效果。本申请具有便于对雨水收集与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快速渗滤、蓄水绿化带


[0001]本申请涉及绿化带
,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快速渗滤、蓄水绿化带。

技术介绍

[0002]绿化带,指的是供绿化的条形地带。可以消除视觉疲劳、净化环境、美化城市、减少交通事故等作用,在城市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绿化带的分隔交通,具有安全功能。绿化带具有美化城市的作用,消除司机视觉上的疲劳,种植乔木绿化带还可以改变道路的空间尺度,使道路空间具有良好的宽高比。此外,还有净化环境作用,能滞尘,减弱噪声,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
[0003]目前,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784541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道路快速渗滤、蓄水绿化带,包括均布的数个植物栽种坑和均布于每个所述植物栽种坑四周的数根快速渗滤管及雨水井。所述植物栽种坑与所述快速渗滤管之间形成种植层,该种植层的底部设有蓄水层并通过所述快速渗滤管相连;所述种植层与所述雨水井之间的路基内设有溢流管,该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雨水井上部相通,另一端位于所述种植层的侧上方;所述蓄水层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集水区,该集水区通过连通管与所述雨水井的相通,且该连通管的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快速渗滤、蓄水绿化带,包括种植层(1),所述种植层(1)内设置有雨水井(2)和蓄水层(3),所述蓄水层(3)的底部设置有集水区(4),所述种植层(1)内设置有用于连通集水区(4)与雨水井(2)的连通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5)内转动设置有用于输送淤泥的螺旋轴(6),所述螺旋轴(6)的转动轴线平行于连通管(5)的长度方向,道路快速渗滤、蓄水绿化带还包括用于驱动螺旋轴(6)转动的第一驱动件(7);所述集水区(4)内滑动设置有用于刮动集水区(4)内淤泥的刮板(9),所述刮板(9)朝向靠近或背离雨水井(2)的方向滑动,所述集水区(4)背离雨水井(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淤泥的收纳盒(10),所述收纳盒(10)与所述集水区(4)连通,道路快速渗滤、蓄水绿化带还包括用于驱动刮板(9)滑移带动淤泥进入收纳盒(10)的第二驱动件(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快速渗滤、蓄水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7)包括设置在雨水井(2)侧壁上用于收集雨水的蓄水箱(71),所述蓄水箱(71)位于连通管(5)的正上方,所述蓄水箱(71)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72);所述螺旋轴(6)的一端伸出连通管(5)进入雨水井(2),所述螺旋轴(6)位于雨水井(2)的一端设置有叶片(73),所述叶片(73)位于出水管(72)的正下方,所述叶片(73)用于受水流冲击带动螺旋轴(6)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快速渗滤、蓄水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轴(6)包括用于输送淤泥的第一杆体(61)和设置在第一杆体(61)上的第二杆体(62),所述第二杆体(62)位于雨水井(2)内,所述第一杆体(61)靠近第二杆体(6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万向节(63),所述第二杆体(62)设置在第一万向节(63)背离第一杆体(61)的端部,所述第二杆体(62)的转动轴线垂直于蓄水箱(71)所在的侧壁,所述叶片(73)固定设置在第二杆体(6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快速渗滤、蓄水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轴(6)还包括位于蓄水区内的第三杆体(64),所述第一杆体(61)背离第二杆体(6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万向节(65),所述第三杆体(64)设置在第二万向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海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联兴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