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光阱中捕获微粒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93478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阱中微粒捕获装置。微粒箱、振荡器、电动平移台、光阱和微粒均位于真空腔内,微粒箱安装在振荡器上,振荡器安装在电动平移台上,微粒箱下端出口的下方设有光阱,微粒箱内部有多个微粒;微粒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盖密封于箱体上部,箱体内部开设有漏斗形的微粒腔,微粒腔内有多个微粒,微粒腔下部中心开设有微孔作为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直接将微粒投送到光阱的有效捕获区域,提高光阱捕获效率,微粒腔可装载足够多的微粒,确保试验过程不会因为没有微粒而中断,并可控制一次投放微粒的数量,避免光阱捕获多个微粒的情况,解决了杂质微粒污染光阱系统的问题。了杂质微粒污染光阱系统的问题。了杂质微粒污染光阱系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阱中捕获微粒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粒捕获装置,具体公开了一种光阱中捕获微粒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镊是以激光的力学效应为基础的一种物理工具。1969年,美国物理学家A.Ashkin等首次实现了激光驱动微米离子的实验。1986年,A.Ashkin等人又发现,单独一束强聚焦的激光束就足以形成三维稳定的光学势阱,可以吸引微粒并把它局限在焦点附近。
[0003]激光聚焦形成的光阱,令微小物体受光压而被束缚在光阱处,由于光阱使用高聚焦的激光来实现对微粒非机械接触捕获,不会产生机械损伤,同时光阱的机械部件离捕获对象的距离都远大于捕获对象的尺度,是“遥控”的操作,因而微粒几乎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从而可以利用光悬浮的微粒完成对外界物理量的探测,获得高探测精度。
[0004]空气或真空环境下微粒的初始捕获(即起支)一直是光阱领域的一个技术难点。起支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需要进入到光阱的有效捕获区域后,才能被光阱捕获。根据理论计算,光阱的有效捕获区域通常较狭窄。为了保证一定的捕获效率,传统的方法需要将大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阱中微粒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腔(1)、微粒箱(2)、振荡器(3)、电动平移台(4)、光阱(5)和微粒(10),微粒箱(2)、振荡器(3)、电动平移台(4)、光阱(5)和微粒(10)均位于真空腔(1)内,微粒箱(2)安装在振荡器(3)上,振荡器(3)安装在电动平移台(4)上,微粒箱(2)下端出口的下方设有光阱(5),微粒箱(2)内部有多个微粒(10);微粒箱(2)包括箱体(6)和箱盖(7),箱盖(7)密封于箱体(6)上部,箱体(6)的箱壁(11)垂直于箱体(6)底面,箱体(6)内部开设有漏斗形的微粒腔(8),微粒腔(8)内有多个微粒(10),微粒腔(8)下部中心开设有微孔(9)作为出口,微孔(9)贯穿微粒箱(2)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阱中微粒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荡器驱动器(13)和电动平移台驱动器(14),振荡器驱动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