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可靠便于逐层周转使用的电梯井防护操作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平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安全可靠便于逐层周转使用的电梯井防护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电梯井防护平台为钢管脚手架搭设,施工工艺如下:
[0003]步骤1将立杆从电梯井底部开始搭设;
[0004]步骤2在架起的立杆上安装横杆;
[0005]步骤3安装柔性防护网;
[0006]步骤4随着楼层的增高接长立杆;
[0007]步骤5重复步骤2至步骤4。
[0008]其优点:工艺成熟,安装制作方便,用料较单一,只需钢管、扣件和防护网即可,且对于较低的楼层较为实用。
[0009]其缺点:随着施工楼层的增高,立杆接长的高度也增加,悬臂端增大,稳定性降低;防护平台只起防护作用,不能够当做操作平台来使用;此防护平台为柔性防护,稳定性不好,且较小的施工材料可以掉落至电梯井内部;待施工完成之后需要从上至下逐一拆除,拆除工作较为麻烦。
[0010]因此,一种既保证安全、质量,又能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安全可靠便于逐层周转使用的电梯井防护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台(1)、可伸缩松紧系统(2)、支撑体系(3)、止挡体系(4)、吊装系统(5);所述操作平台(1)位于支撑体系(3)顶部,操作平台(1)包括网状结构(11)和位于网状结构(11)上的平台垫板(12);所述可伸缩松紧系统(2)包括螺栓孔(21)和顶紧螺杆(22),螺栓孔(21)位于网状结构(11)的四个拐角和四条边的中心处,顶紧螺杆(22)位于螺栓孔(21)中;所述止挡体系(4)位于支撑体系(3)底部;所述吊装系统(5)与操作平台(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可靠便于逐层周转使用的电梯井防护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结构(11)包括两个外框架主梁(111)、两个外框架次梁(112)、两个内连接纵梁(113)和内连接横梁(114);所述两个外框架主梁(111)和两个外框架次梁(112)组成四边形外框架,两个外框架主梁(111)之间通过两个内连接纵梁(113)连接,两个外框架次梁(112)之间通过内连接横梁(114)连接;所述可伸缩松紧系统(2)位于四边形外框架的四个拐角和四条边的中心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可靠便于逐层周转使用的电梯井防护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螺杆(22)上有橡胶垫(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可靠便于逐层周转使用的电梯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欢欢,刘玉华,谢宇,汤思杰,周国帅,谢福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